林花经雨香犹在 堤柳无风絮自飘--记地震学家张国民先生

意大利咖啡《安琪儿》

<p>  总有一个力不从心的心愿,年复一年的在自己内心徘徊冥思,明知这个“心愿”难于实现。但当夜深人静时,许多残缺的记忆画面仍能浮现眼前,并能带给你无限欣慰与美好遐想。 </p><p> 所谓“心愿”是“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自1980年成立以来,直至到2004年更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它经历了漫长而难忘的24个春夏秋冬,所有这段我们的历程和所为,直到今天迟迟未能有一份正式完整的大事记,去记录那不平凡的24年光辉岁月,去展现那不平静的24年预测之心,如能记录下来多好,这对后人铭记和借鉴那段创业的成与败,特别是现在改革步伐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经验和教训对改革将是何等的珍贵与重要。完成它,已迫在眉睫,完成它,应该是我们的选择,同时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p><p> 我们用心用力去追忆那已消失的年代,并未感到乏味无聊,反而更加感到津津有味,回忆是种重逢。记得30多年前,在国家地震局的领导和支持下,那时的单位堪称是最豪华鼎盛阶段,给大家的感觉在地震预报领域里,它敢与老资格国家地震局地球所、地质所等国家级著名院所“掰手腕”相竞争,并且在某些科研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不论在人才经费、任务项目、学科牵头等方面,首当其冲在行业中排行稳居“老大”地位。毫不夸张地讲,那个年代单位汇聚了众多学科顶尖优秀领军式人物。 </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2017年《震苑晚晴》第二期张国民教授封面</p><p class="ql-block"> 地震学家张国民教授就是这些众多领军人物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p><p class="ql-block">  时光倒退回三年前,2017年第二期《震苑晚晴》封面人物当选地震学家张国民教授,记得那年,编辑组陪他到北京大北照相馆去照像,用做设计封面(见上图),那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所有工作完成后,张教授执意花自己的钱,盛情邀请我们到前门大栅栏旁的“都一处”烧麦馆就餐,此情此景到现在仍记忆犹新,我们知道他平时生活一向勤俭,请我们吃饭是表达对我们的谢意,他身为老领导、国内知名大专家,在他身上看不出有一点架子,平易近人,轻声细语,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屈己待人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他相处总是带给人舒适与温暖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为张国民教授,左一为《震苑晚晴》杂志主编郭宗福,右一为本文笔者吉安琪  </p><p class="ql-block">地震学家张国民,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教授在地震行业尤其在地震预测预报领域内是位有突出贡献的资深专家。1942年11月他出生于上海,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师从于傅承义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并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p> <p class="ql-block">上图左一为地震预测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张晓东,左二为张国民教授,左三为原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接受中国政府网记者采访  </p><p class="ql-block"> 记得1980年成立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时,年仅38岁的他就时任中心副主任,当时分析中心可谓兵强马壮,汇聚了全国各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第一任中心主任是梅世蓉先生,党委书记谷景林、周锐(原副局长),副主任还有马宗晋院士、李浩、刘文川、宫仕湘等老前辈,当时共设有十个研究室,仅留苏人才就有近三十多位,全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我记忆中的室主任就有丁鉴海、吴开统、高旭、刘德富、陈章立、高维明、刘蒲雄、付征祥、蔡祖煌、汪成民、张炜、桂燮泰、何世海、张奕霖、庄灿涛、张肇诚、朱岳清、张广仁、鲍振刚等,他们许多人都是某学科领域里的学科带头人甚至是“泰斗”和“鼻祖”式人物,真可谓人才济济,力量雄厚,两任局长陈章立、陈建民都是来自这个群体。</p><p class="ql-block"> 上述这些精英们有许多人已过早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p><p class="ql-block"> 那时,所有人都在为唐山大地震后的总结和实用化攻关研究中忙碌着。</p> <p>  下图为周总理视察地震考察队分析组(左一张国民)所留下的珍贵照片,当时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地震预报在我们这一代看来是难以实现了,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周总理的嘱托成了张国民一生的奋斗目标,也成为他毕生追求。</p><p><br></p> <p class="ql-block">邢台地震开启了中国地震预报的新纪元,下图自左依次是黄纬琼、冯锐、陈Rong、张国民老前辈在地震现场工作照。</p> <p>  1966~1967 年期间,在校就读研究生的张国民教授,以师兄师长的身份带领下届的同学一起赴邢台大地震现场、河间地震现场等地进行大震现场科学考察,他是最早系统并掌握了第一手现场资料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p><p> 1968~1970年这期间他又在地质部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地震室,利用现场获得宝贵经验和所学知识开展地震预报研究;</p><p> 1970~1979 在北京市地震队开展地震监测、预报与研究,任副队长、分析预报室主任等职,那时仅北京附近地区就建有近二十个地震台站,对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震情预报起着顶梁柱的作用。</p><p> 1980~2004整整24年中在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开展震情分析预报和地震余震理论研究,任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等职;2006年退休。</p><p> 这期间,记忆中,张国民教授除前文提的第一任领导班子担任职务外,又在随后的四届领导班子中担任职务,第二任领导班子是主任陈鑫连(原局科技监测司司长),党委书记张肇诚,副主任曲克信、崔德海、杨玉荣。第三任领导班子(1992-1998年)是主任罗灼礼(原四川省地震局局长),党委书记刘连柱(原天津市地震局局长),副主任崔德海、罗咏生(原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庄灿涛。第四任领导班子主任是陈建民(原局长)、党委书记王善恩,副主任张金祥、蔡晋安、马文乔。以上完全凭本人回忆所写,肯定不准确,有些领导排序也不会准确,时代久远,变动之大,只有靠查看档案文件准确表述,比如,王善恩书记一段时间同时兼任主任和党委书记等等。这都需要将来在“大事记”中笔笔明确。</p><p> 张国民教授在以上各阶段均发挥着他的聪明才智,全身心的继续开展余震理论,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带领后人不断进取,不断探索,对传承前人经验和教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p> <p>  在2004年以前,单位遇到过两次转型改革。一次是将单位大后勤整体剥离出移交给局服务中心,由于单位担负着地震现场应急救援考察任务,记得当时仅司机班就有近20多人,可想后勤队伍的庞大健全;另一次是整编制将第九研究室和所属北京各区县10多个台站以及部分科室人员调拨给新成立的北京市地震局。这时有的研究室也相继完成科研使命转行,人员分流。改革没有停止直至到2004年成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又有一半科研人员调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工作。</p><p> 这段时间张教授仍坚守着岗位,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p> <p>  1998年张国民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项目,圆满地完成任务,出色发挥了项目首席科学家的作用。</p><p> 发表论文100多篇,著有《地震预报引论》等专著多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部委科技进步奖15项,据我了解,那些年张教授将自己所发表的文章稿费,全部交于单位工会,用于困难职工的补贴款。</p><p> 张教授在他的地震探索中,不忘初心,勇于实践,积极赴大震现场工作,他转战华北、新疆、西南、华东等地震现场,多次赴国外大震现场工作,上图为1990年伊朗7.8级地震后与伊朗科学家讨论问题的真实写照。只是我们掌握的材料太少以及自己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贫乏,无法准确详细地描述张教授的人生与工作轨迹和工作上取得的光辉事迹,真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张国民教授在与学生李丽研究学术问题</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地震预测研究所原所长吴忠良在慰问张国民教授 </p><p class="ql-block"> 1995年起作为博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生,多年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地震科技人才,这里有我熟系的李丽研究员,她是女中强人,聪明伶俐,现已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所长,IASPEI第二副主席、ASC秘书长,她是代表。还有许多他的优秀学生记得有 张永仙 焦明若、陈化然、马宏生、王辉、王新岭等等,其他学生不甚了解,会有许多许多。相信她们都在以张老师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地震能够成功预测的早日实现,所有地震从事人都在拼搏、在努力、在付出,用一代又一代人的聪明才智,在传承、在创新、在探索,正想习近平主席所讲“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相信科技创新的春天定会到来!</p>

张国民

地震

教授

地震预报

预报

中国地震局

现场

主任

地震局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