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共唱国学经典——野鸡坨初级中学第二届担当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

杨文静

<h3>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更迭,中华文化的经典诗词流传至今,传承的绝不仅仅只是诗词和文字,还有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内涵。野鸡坨初级中学将传统文化中的“担当”精神作为我们校园文化的主题,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之中,在校长王立新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野鸡坨初级中学第二届担当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共唱国学经典”在2019年6月13日准时召开。</h3> <h3>  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一身戎装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我们看到的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疏理云鬓,秋波顾盼流转,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这二者在花木兰身上的统一,世世代代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与温情。七(1)班的合唱《木兰诗》<br></h3> <h3></h3><h3> 七年级组教师节目《我的未来不是梦》<br></h3><h3></h3> <h3></h3><h3> 几千年前,孔子站在黄河边上,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史如黄河、长江滚滚向前,从不回溯,千载而下,除了涛声依旧,还留下了无数闪光的名字,不朽的篇章,灿若星河,点缀星空。毛主席曾这样说道: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还是你们的。他还把青少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早起的太阳就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力量。七(2)班的歌曲《少年中国说》<br></h3><h3></h3> <h3>八年级组节目《中华孝道》<br></h3> <h3>  自古以来,无数名人志士,他们甘于淡泊,不与权贵同流合污,具有高洁清俊的品格。唐代的刘禹锡就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千古传唱。八(1)班的合唱《陋室铭》<br></h3> <h3>贺佳老师、阚冰洁老师《但愿人长久》<br></h3> <h3></h3><h3>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八(2)班带来的歌曲《苔》<br></h3><h3></h3> <h3>九年级师生合颂<br></h3> <h3></h3><h3></h3><h3></h3><h3></h3><h3>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尤为人称道。八(3)班的歌曲《使至塞上》 <br></h3><h3></h3><h3></h3><h3></h3><h3></h3> <h3>九年级组节目《明天会更好》<br></h3> <h3></h3><h3></h3><h3>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子孙代代无穷已,诵完经书唱诗词,让我们在经典文化中尽情漫步,让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让我们将担当精神与时代的发展深度契合,让我们书写独具个性又积极向上的文化篇章。 <br></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