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的风彩

HA0金秋十月

<p>2020年7月3日的飞泉,“黄河之水天上来”再现今日南温泉的飞泉盛景。</p> <p>“疑是银河落九天”,南泉的飞瀑流泉,气势恢宏,令人震撼。</p><p>(视频拍摄:刘成基)</p> <p>飞瀑流泉更多展现给世人是“秀美温柔”的一面,如婷婷玉立的南温泉“仙女”,漂亮。</p> <p>南温泉著名的盛景:“峭壁飞泉”,又好象一条少女们最爱的项链。</p> <p>文史资料也忘不了我们喜欢的飞泉。</p> <p>从民国的绅士、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到今天的游人,谁又能忘记在飞泉“打卡”留个纪念呢?</p><p><br></p> <h3> 《飞 泉》</h3><h3> 重庆十中高五六级 林属清</h3><h3> 似美女,婷婷玉立, 似雕塑,自然天成。</h3><h3> 山城第一瀑,迎来多少游人。</h3><h3> 滴滴晶莹,潺潺和声,飘飘洒洒,荡滌心灵。</h3><h3> 曾几何时,不见妳肩上的珠帘,</h3><h3> 曾几何时,不见妳头上的玉簪?</h3><h3> 是谁摘去妳迷人的面纱?</h3><h3> 是谁让人扫兴而归 心绪绵绵?</h3><h3> 啊,飞泉之水天上来!</h3><h3> 告别母校日, 恰逢天公美人间,</h3><h3> 邀来仙女送山泉,银瀑飞舞,分外妖艳。</h3><h3> 快扬起镜头,——留住这瞬间</h3> 一本散文集“金色年华”,写尽了故乡南温泉五六十年代“天方夜谈”般的故事,母校“南泉中心小学”和“重庆第十中学”载着求学时期童话一样的美好记忆尽在书里……<div><h3>  “金色年华”的封面,终于选用了梦幻“飞泉”,与书中的故事永远紧紧相连。</h3><h3><br></h3></div> <h3> 一位前辈在他的大作:“南温泉”一书的封面,设计了抽象的“飞泉”,一条小船漂浮在飞泉的倒影中,飞泉集水潭的栏杆与河心亭,点缀了浓缩的飞泉景观。</h3><h3> 不久前杨天健先生拜访了这位老前辈,感谢他对温泉作出的贡献。</h3> <h3>南温泉的“飞鸿”,跨越了半个世纪,毛主席“永远”和南泉民众在一起。</h3> <h3>  中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题词:《游南泉》,“南泉今日我重来”,“花溪舟楫唤人回”。“回来”的是曾经的游客?还是南泉故居的父老乡亲?都是吧。</h3> <h3>民国时期的大人物:蒋界石夫妇、林森老先生、孔祥熙、于右任、四川军政首领……</h3><h3>文化界魁首:郭沫若、金庸、张恨水、杨济川……</h3><h3>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贺龙……</h3><h3>外国文化团体、贵宾、专家: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苏联援华专家……</h3><h3> 谁又没有踏上过飞泉瀑布前的小道,欣赏过南泉的鲜花美景?温泉的香汤洗尽了人间的风尘。</h3><h3> (图片由张兴淦先生提供)</h3> <h3>  “峭壁飞泉”,经典的飞泉照片。它是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景点,也是“南泉十二景”最具代表性的贵冠,所有南泉居民引以为豪的“南泉标牌”,摄影师们争相把它制作成“卖”点。</h3><h3> </h3> <h3>不同年代,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飞泉。相同的唯有风流而下,气贯如虹的泉水。</h3><h3> 飞泉高26米,上瀑布宽约六米,瀑底部宽大约十五米,激流从上往下跌落时形成纵向分流。有诗:“悬崖瀑布虹影随”赞颂飞泉之美。</h3> <h3>  重庆美术公司的摄影师,也到南泉拍摄下这张五十年代的“飞泉”。还有多少专业之作?从“蛮荒”的上世纪到我们的昨天,“峭壁飞泉”是永远拍不完的景点。</h3> <h3>飞泉标志性的景像,几十年前已经做成了“火花”,每天与无数的市民在一起,温泉小镇南温泉的“天上之水”,“流”进了重庆的万户千家,因为有了飞泉,南温泉名扬四海,“香飘”万里。</h3> <h3>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川渝大地,重庆第一瀑布,“飞泉”当仁不让成为南温泉风景区响当当的名片。</h3> <h3>  这张“仙女洞门票”,设计十分有趣,作者把飞泉的源头“仙女洞”冠在了飞瀑之上,明明是仙女洞的参观卷,留给大众看飞泉,实在妙不可言,在“下”特此注明:“重庆南温泉”,独此一家,别无分店!</h3> <h3>  一张飞泉的水粉画把“峭壁飞泉”带进了艺术的天堂。摄影师们像机的焦点,画家手中画笔下的飞泉:一个永恒题材一一“飞泉”,在大师们手下尽显出高雅艺术各自的风彩。</h3><h3> (水粉画《飞泉》作者:朱大全)</h3> <h3>校友林先生形容飞泉是“仙女送来的山泉”,飞泉的“母亲”是仙女洞。发源于仙女洞中的泉水流过了“重庆十中”美丽的校园,五十代仙女洞中的泉水也是百年母校重庆十中的饮用水源。</h3> <h3>两张“仙女幽岩”图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第一张“仙女洞”是五六十年代的图片,第二张“仙女洞”留影于民国年间,洞还在,龙泉寺的庙堂已改变。(庙殿后方正中,原书写有巨大的“佛”字占满后墙之壁,后来呢?)</h3><h3> (民国年间的“仙女洞”图片由杨天健先生提供)</h3> <h3>仙女洞也是“洞天福地”,还记得“释迦牟尼”的尊容吗?</h3> <h3>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第二办公厅迁驻于仙女洞,驱赶仙女洞前龙泉寺和尚,禁绝游人参观游览。直至抗战胜利后,在明月法师努力下,再修庙宇重塑金身。</h3> <h3>抗战期间日冦轰炸重庆和南泉,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在仙女洞主洞左侧开凿一条防空洞叉洞,取名“宣义洞”。民国政府主席林森游览仙女洞及寺庙时,书写下“古仙女洞”匾额。</h3><h3> (三个中央政校学员在仙女洞留影时“古仙女洞”匾额尚未制作)。</h3> <h3>南泉街坊朋友们也相聚在仙女洞。“古仙女洞”匾额历历在目。</h3><h3> (图片由向柏成先生提供)</h3> <h3>重庆十中同学们都喜欢在学校后院仙女洞前留下纪念的瞬间。</h3><h3>(图片由徐振铃女士提供)</h3> <h3>仙女洞流出的“天上之水”,穿过重庆十中校园,直奔大校门前的小桥和峭壁。</h3> <h3>来自仙女洞的“天上之水”冬“去”夏“来”,一届又一届勤奋好学的十中同学们。谁没在校门前的石桥上走过?</h3><h3> 仙女洞的流水穿过峭壁上的石桥,一边是十中校区,一边是“峭壁飞泉”。</h3><h3>(珍贵图片由王美伦先生提供)</h3> <h3>  飞泉瀑布前面的花溪流水,也是游客荡舟的乐园,故乡小镇曾经的“交通干线”,温泉及四乡的经济发展,花溪河上划动的木船功劳在先。一条木船划过“五湖占雨”,前行百米就要经过“峭壁飞泉”。</h3><h3> “五湖占雨”是十中后来的水源地,五九年十中初六零级的同学亲手建成了开水房(抽水机房),也是母校仅存的纪念,相伴在飞泉。</h3> <h3>  民国年间,一条小木船正奋力逆流而上,划过夏日的飞泉。船上也许载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或许装满南泉乡亲们的生活物资,“幸福总是奋斗而来的”。</h3><h3>(珍贵的民国时期的木船过飞泉图片,由杨天健先生提供)</h3> <h3>  这是唯一没有飞泉的“飞泉图片”,摄影师避开飞泉枯水期的“碧苔孤影”,把探索的焦点转到了飞泉的“左边”,相机广角大景深镜头记录下刚通过“峭壁飞泉”远去的木船,还有十中大门前的“迪惠桥”,“南泉新村”(桃子沟)上面的八角凉亭(颐寿亭一一1931),留下专注的题字:“这里是飞泉”,耐人寻味。</h3> <h3>  在南泉复兴路中段,一座紧邻“公园旅社”和“南泉工人疗养院”的楼房,据说是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为中国远征军归国将士来南泉休养休息所建。南泉居民称此楼为“仰光”,或者“仰光楼”。</h3> <h3>  一群“国军”军人在飞泉留影,他们是匆匆的“历史过客”,还是为了中华民族浴血沙场,九死一生远道返归,回到南泉“仰光”休养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现今已不得而知?</h3> <p>昔日国军们在飞泉留影,星转斗移,今日疗养员们在“老地方”留下时代更替的纪念,</p> <h3>  民国早期的飞泉留影,一条小道穿过瀑布前的集水潭,河心亭尚未兴建,环境优美,飞流直下到“今天”。</h3> <h3>解放前的“峭壁飞泉”,游人稀少,居住在远方“凉亭”和“南泉新村”的居民们“遥望”返航的木船。</h3> <h3>  解放之前的飞泉,几位仕女的倩影留在了飞瀑流泉之前,是“巴女中”(重庆十中)的同学?还是远来的游人?让人遐想连篇。</h3> <h3>(图片放大)</h3> <h3>解放后的峭壁飞泉,生机盎然。工疗院的疗养员荡舟在飞泉景点,河心亭已修建,南温泉进入建设发展的阶段。</h3> <h3>是油画?是图片?飞泉前的美景再现摄影艺术无限的魅力</h3> <h3>解放后的“峭壁飞泉”,喜迎八方游客,荡舟景区,流涟忘返。</h3> <h3>  南温泉的民众喜爱飞泉,那里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脚步,留住对故乡深情的热受,留下对家乡发展的无限企盼。</h3><h3> (图片由夏凤雏先生提供)</h3> <h3>山美水美瀑布美,南泉民众人更美,记住了时光的美好,留下家乡的故事,也有飞泉前面最难忘的回忆。</h3><h3> (图片由陈再英女士提供)</h3> <h3>母子三人飞泉留影,也是南泉居民家庭的“缩影”,一方热土养育一方的百姓,南泉民众热爱家乡,企盼故乡有更好的发展,一往情深。</h3><h3>(图片由张家全先生提供)</h3> <h3>南温泉成为重庆市民最喜爱的休闲旅游的风景名胜景区,飞瀑流水,当然是夏天最清凉的游玩乐园。</h3> <h3>  旅居国外的校友,客居外地的南泉居民,回到南泉都会到飞泉留影,留下人生旅途的“脚印”、对故乡无限的眷恋,对南温泉建设和发展的企盼。</h3><h3> 飞泉旁的青石碑为民国十年春,但懋辛先生手书棣书体“飞泉”刻于碑上,石碑:高一米九,宽一米一柒,碑厚十五厘米。“飞”字:0.8×0.8米,“泉”字0.9×0.7米。字体阴刻深0.02米。</h3><h3><br></h3> <h3>飞泉前的羊肠小道正在变成汽车奔驰的大道,历史正在改变“峭壁飞泉”的今天。</h3> <h3>  永远无法改变的,是故乡的街坊朋友们对南温泉最深沉的热爱和情怀,祝愿飞泉和南温泉的明天更美好,美景永驻人间。</h3> <h3>谢谢各位朋友的观赏,期待故乡南温泉更美好的“明天”。</h3><h3><br></h3><h3> 2019.6.15 李廷浩 于广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