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有感情地读课文</h3><h3>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h3><h3>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组内互相读文、分角色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h3><h3>在开始教学时,我先范读,之后,我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目的是让学生跟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后,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最后,让学生一起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h3><h3>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オ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h3> <h3>二、表演</h3><h3>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在于语言积累。</h3><h3>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h3><h3>最后,我再邀请几位学生上讲台表演课文,这就更加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