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华培训者研修笔记(十九)

石各庄中心小学 曹宝华

<h3>  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在保定研修已经22天了,从第一天介绍项目研修课程时种竞梅教授说这次研修我们确实来值了、“赚到了”------因为我们会迎来一位大咖人物!那一刻,我们都对这位大咖好奇并且期待!</h3><h3>(借助百度先一睹大咖风采)</h3> <h3>  余新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培训师研修中心”教授/主任,兼任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研修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教育部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聘)、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类项目一一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负责人。曾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美国HIU的MBA。近几年专兴趣聚焦在教师培训的项目开发、教学实施和培训研究。</h3> <h3>今天终于如愿以偿,领略大咖的风采,感受大咖的课堂…</h3> <h3>  果然是大咖!除了气度不凡,讲课也很与众不同!一开场,余教授要求我们把笔记本收起来,要求学员们只需听,无需记笔记,把他所讲的内容记在脑子里,而不是记在本子上。风趣的他温馨的提示并严格的监督着我们,让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狂记族”煞是觉得不习惯!</h3> <h3>  余教授开始利用微信扫码签到,统计签到人数。基于大数据分析,一部分人未签到的因素。揭示学习者存在的5大学习障碍:</h3> <h3>  余新教授的课堂互动性很强,很注重对学员思维的启迪。在他一步一步的引导下我明白了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可能性不止是知识和信息,还有条件、技术、态度和时间。我们平时总以为把知识和信息呈现和教给了学生,学生就自然就会了。却忽略了引起学生学习障碍的其他可能性,在课堂上没有给到孩子们足够的学习支撑,如为他们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同伴学习、观察、模仿的条件。最重要的一点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消化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时间!由于我们意识不到这些引起学生学习障碍的可能性,我们很多时候的教学是重复和低效的。<br></h3> <h3>  余新教授用“水瓶向水杯加水”的例子,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教师就像一瓶水,学生就像一个需要加水的水杯,并不是教师有水,学生缺水,教育效果就一定能顺利达成。杯子盖恰似学生积极的心向。只有将盖子打开,教育才会真正发生意义。</h3><h3> 我明白了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要尽量以学生为本设计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自己心理的教学体验 。首先,在课堂上要创造愉悦的学习气氛。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建立信任、愉快的师生关系,进而有利于教师的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孩子们在愉悦的课堂学习中无意识提取和记忆的信息才是最牢固的。</h3><h3> 余教授还指出:我们的课堂一定要通过让孩子克服一两个困难而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样他们就会一直愿意学下去。其次,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余新教授的一句话触动了我:“学困生是上帝派来考验你教学智慧的天使!”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凭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更不能随便给学生贴标签。好的学生其实不怎么需要老师教,恰好是那些问题生,他们各有各的问题,要把他们教好更考验一个老师的教学智慧,因此也给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成长空间。正如余新教授所说:“一个教师搞不定学困生那他就一定成不了真正的名师。”回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确实带到一些难搞的班级时恰好也是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最快的时候。</h3> <h3>  余新教授利用学习互动平台,通过活动和案例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九个核心要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效果(结果)、学校条件(资源)、家庭(社会支持)、教师理念(素质)进行深入分析,帮助教师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态与氛围,形成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认知与积极态度,发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创新的落地策略,增加学生课堂获得感,以提高教学质量。</h3> <h3>  余教授重点讲了9大要素中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h3> <h3>一、教学对象</h3> <h3>  人脑不同于动物脑的关键是人拥有了认知。只有将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有机结合才能更有力的去改变一个人形成能力。</h3> <h3>  余教授让我们思考,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德优良,学术,特长,这5项中,只能为自己的孩子选一项的话,该选什么?真的是很艰难的选择,但是无论怎样,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h3><h3> 学生的学习是存在着差异性的,共有九类学习风格:1视觉,2动手,3听觉,4压力,5放松,6记录,7信任,8教会,9模仿…</h3><h3> 教学对象存在共性与差异。听了余教授的讲解,我的头脑里不断的在想:学生属于什么风格?我们要适应学生的差异性,而不是让学生的多样性适应我们。</h3> <h3>  教师就是一束光,去照亮学生,去点亮学生的人生。</h3> <h3>二、教学目标</h3><h3> 余教授以“扔钥匙”的活动,让我们区分“目的”和“目标”的含义。目的是抽象的,而目标是具体的,可检测的。</h3> <h3>  教学目标就像人的5根手指。只有将知识,技能,态度整合,才能形成能力。只有将微不足道的行为目标再度整合,才能握成拳头,达成目标。</h3> <h3>  关于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余教授谈到了教师最缺乏的是条件性知识。建议我们要好好学习教育技术学。</h3> <h3>  关于技能学习,余教授讲:技能学习效果是自动化反应,它包括告知、示范、试做、纠正、练习。用现场模拟幼儿园老师教孩子怎样系鞋带的过程,帮助我们理解自动化反应这一技能学习。</h3> <h3>  可爱的余教授为了让我们理解态度学习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一次又一次的模仿学生迟到的案例。用信息颠覆原有的假设,是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h3> <h3>三、教学内容</h3><h3> 余教授用三个活动引领我们理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的9个要素。</h3> <h3>四、教学方法</h3><h3>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最有力的教学方法是输入+输出。</h3><h3> 余教授引用库伯行为圈理论。</h3> <h3>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有效学习的两个条件,积极的心向和有意义的内容。学生只有向我们敞开心扉,打开学习的通道,而不是屏蔽学习的信号,这样积极的心向,才有利于学习。</h3> <h3>遵循“行动――反思――理论――应用”的原则,即“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念――行动实践”四个象限。</h3> <h3>五、教学过程</h3> <h3>  余教授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八步法“获取注意力”、“建立联接”、“介绍框架”、“激活原有经验”、“引入新知识”、“练习与反馈”、“复习与总结”、“设计行动计划”,分析了“行动型学习者”、“反思性学习者”、“应用型学习者”、“理论型学习者”4种学习者类型。余教授一再强调,教学过程好似打网球,有教有学,老师出招学生能接得住,才是好的课堂,老师不容易,学生就会很容易,就像挑担子一样,老师变得容易,不精心设计课堂,学生就会很困难。</h3> <h3>  最后,余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第二代教学设计大师的教学5个步骤。</h3> <h3>  余新教授的讲座通过案例分析、参与体验多元方式,引导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掌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树立和强化“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h3> <h3>  围绕“教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什么是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如何实施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三个问题做了详细的汇报,总之,余教授的课正如余老师的名字――余新,运用技术是创“新”,实践新理念是创“新”,构建新模式是创“新”,怎一个“新”字了得?</h3><h3> 换个角度去学习,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h3> <h3>  大咖就是大咖,名副其实!今天的笔记是最少的,但是头脑风暴般的理念和知识充斥着整个大脑。刚才在整理的过程当中也觉得有很多的点,很多的线,一时间还不能织出一张完美的网!</h3><h3> 总而言之,余老师今天是想告诉我们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上一节让学生喜欢的课。孩子们的童年是美好的,是一生的基础。正如余教授所说: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曾不只一次的亲身体验过这句话。我们所能做的,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h3> <h3>  几米说:“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就如我们和一批批孩子的相遇,滋润一个个与众不同的生命,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h3><h3> 生活,不负晨之鲜花,</h3><h3> 工作,不负少之年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