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溯源―魏晋名士风流

阿春

<h3>  “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面容姣好纤瘦柔弱的男性越来越受到许多少男少女的追捧。人民日报评论很多男孩子不光是外表变得雌雄莫辨,就连脾气性格也越来越女性化。面膜做得比女生还勤,香水3米外都能闻到。“娘炮”,“当红炸子鸡”,“少年娘则国娘”,这种崇尚女性阴柔之美的风尚其实早在魏晋时期就比较盛行。</h3> <h3>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盛产美男的时代。“濯濯如春月柳,谡谡如松下风”,高高瘦瘦,皮肤白皙的“玉人”型美男是魏晋时期主流社会的美男审美观。魏晋美男有三大爱好:剃须,敷粉,熏香。</h3><h3> 美男之首―潘安。貌似潘安,情如宋玉,才比子建。潘安到底有多美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h3><h3> 同时代的才子左思,相貌奇丑,也学着像潘安一样,挟着牛皮弹弓,故作潇洒深沉地走在洛阳道上。结果,一群妇女围着他,朝他啐口水、唾唾沫,狼狈至极。唉,一度造成“洛阳纸贵”的大才子,明明可以靠才华,结果非要拼颜值,结果闹了男版东施效颦的大笑话。</h3> <h3>  何宴(曹操养子),“动静粉帛不去手”,“何宴服妇人之服”,面色白皙的招致魏明帝的妒忌,为了验证他的肤色,魏明帝让何宴在大夏天吃热汤面。何晏越吃越热,脸上一直出汗,就用衣袖去擦脸,结果并没有掉粉的现象,何宴皮肤反而愈发肤如凝脂,洁白如玉。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为了护肤美颜,何宴服用“五石散”。何宴最后在司马懿的政变中被杀,他的这种服妇人之妇的癖好也成了原罪。奇装异服在古代被称为“服妖”,《礼记》就把异服列为刑罚,“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h3><h3> 《世说新语》中说卫玠“风神秀逸、身体羸弱”,正合魏晋女子喜欢的标准——病态之美。卫玠的美不仅能征服女子,就连男人看了也怦然心动。“看杀卫玠”身体孱弱的他竟27岁就被粉丝团围追堵截,活活看死。</h3><h3> 魏晋时期美男排成排,曹植爱敷粉,韩寿爱偷香,大书法家王羲之走路姿态“飘如游云,矫若惊龙”。</h3> <h3>  女性化的阴柔与秀美,主导了魏晋时期的主流审美,面容姣好的名士曾一度引得女粉丝们“掷果盈车”。“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这种崇尚阴柔之美的风气影响深远。</h3><h3> 到了明代,这股风气越演愈烈。“嘉靖末年……富贵公子衣色大类女妆。”“凡生员读书人家有力者,皆为妇人红紫服。”“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曾引领了这股时尚。“时衣妇人衣,红衫粉額。”<br></h3><h3> </h3> <h3>  虽说魏晋时代是个看脸的时代,但也有许多人剑走偏锋,走个性化路线,如竹林七贤的刘伶和阮籍,散发裸饮、肆意酣畅,不为世俗礼节所拘。</h3><h3> 魏晋时期少有的带有阳刚之美的当数“竹林七贤”之首嵇康,他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英俊潇洒,人称“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h3><h3> 事实上,才情兼俱,才貌合备的男子任何朝代都有,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名士最为潇洒飘逸。何也?因为这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时代,老庄思想和佛教的流行,让他们摆脱现实的纷争回归自然,回归自我。所以他们容颜超尘脱俗,行为卓尔不羁,率性而为,风流相放。他们有的“岩岩如孤松之独立”,有的“朗朗如明月入怀”,穿衣风格上也追求飘飘欲仙的神仙范儿,褒衣博带,名士如玉,白衣胜雪,“越明教而任自然”。<br></h3><h3> 追求肤白貌美的“娘炮”们,看到了吧,历史上的这些美男子个个才华横溢,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要做就做个有才华的美男子噢。😀️</h3> <h3>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不含本人任何褒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