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涂丹青,巧手绘美景——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美术组公开课

焦敏

<h3>  妙笔涂丹青,&nbsp;巧手绘美景。&nbsp;空白化神奇,&nbsp;瞬间成永恒。远景收眼底,&nbsp;动中藏恬静。&nbsp;翠鸟似啼鸣,&nbsp;人物栩如生。在美术组老师们的指引下,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不仅学到的绘画的技巧,更多的是美术的思维及审美的能力。</h3> <h3> 李丹老师的《娇艳的花》一课为我们带来了国画的享受,本课正处于从简单的彩墨游戏到水墨学习的过渡阶段,是开启学生进入传统艺术中国画殿堂的一扇大门。李丹老师先用对比的方法,从生活中常见到的绽放的花到艺术作品中的花,从学生常用到的彩笔油画棒到国画水墨颜料,一步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感受国画写意特有的韵味。国画是一种技法很强的艺术形式,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李老师采用现场演示的方法,李老师先勾勒出花卉的外轮廓,此过程运用了浓墨中锋用笔,执笔灵活,寥寥数笔就呈现出了花朵的外轮廓。之后又用毛笔蘸取曙红颜料侧锋用笔,通过墨彩的干湿浓淡,笔法的刚柔、轻重、顿挫,表现出了花卉的形态和质感。除此之外,构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处理好花与花之间大小、疏密及前后遮挡关系也不是容易的事。</h3> <h3>  张卓婷老师在一年二班讲授了《昆虫爬一爬》,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通过观察,记忆昆虫的特征,学习昆虫的表现方法,在了解昆虫的种类和习性的基础上,大胆表现会爬的昆虫,感受动态美术的乐趣。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用童心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h3> <h3>  李娜老师的《手形的联想》课题很有趣,很有新意,课本上提供了多种形式表达手形联想的范例,可供学生欣赏。但这些范例的作用,仅在于提供了一些表达的形式,而如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借助简单的手形展开丰富的联想,激活每个学生创新思维。</h3> <h3>  王圣尧老师的《纸盒变家具》一课使学生了解家具文化及家具造型的基本结构。学习根据纸盒造型特点,设计制作纸盒家具的方法。通过刻、折、剪、粘贴、插组合和装饰等制作手段的运用,巧用废旧纸盒材料设计制作出具有美感的纸盒家具。</h3> <h3>  焦敏老师的《衣架的联想》一课,生动活泼,以开发学生思维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分组创作让同学们增强了团队意识,一个一个的衣架在大家手中变了样,汽车、啄木鸟、轮船……大家的创造力都得到的充分发挥!</h3> <h3>  王家璇老师的公开课通过欣赏、观察示范、艺术实践等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人物脸形、五官和表情特点,并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等工具完成突出人物特点的肖像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h3> <h3>  陈佳老师的《交通礼仪》一课不仅对学生进行一次交通安全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的好习惯,更是用我们为师者的爱与责任为孩子们生命的轮渡护航的践行。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的情景表演,主动探究,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快乐。</h3> <h3>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强慧枝老师带着学生体验不同的书体,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h3> <h3>  崔萌老师的公开课讲授的是横折折折钩,运用简单笔画的组合游戏导入,使学生有趣的认识到新课的的趣味性。最后学生通过课上讨论探究,总结出了两种笔画的不同,感受到了书法运笔的乐趣。</h3> <h3>  本轮公开课中,各位老师都体现出了超强的个人专业素养,发挥了各自的专长,选课有针对性、目标性,渗透了本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成就,强调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特别重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从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升。</h3>

学生

老师

昆虫

公开课

纸盒

学习

国画

一课

家具

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