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绿&岛

<h1>  前几天儿子打来电话,问我父亲节要什么礼物,我这才知道父亲节快到了。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亲,是啊,父亲节我送给父亲什么礼物呢?他在天国还好吗?</h1><h1> 时光荏苒,一转眼父亲去世整整6年了。音容笑貌依然如昔,深深根植于我的脑海中,时常走进我的梦中。浓浓的父爱,深深的缅怀。总想为父亲写点什么,可当我真正想把它写出来的时候,确又不知如何用恰当的语句来描述,只能用这浅薄、陈旧、直白的话语诉说父亲大地之爱的冰上一角,未及成字,泪已潸然。</h1><h1> 捋一捋自己的思绪,完成长久以来的凤愿,亦正近父亲节,便谨以此文祭父亲天年,寄托儿子思念。</h1> <h1>  父亲也算长寿,卒年虚岁90。童年和少年的苦难,青年和中年的奋斗,晚年的病痛,构成了父亲整个人生。</h1> <h1>  祖辈家境贫寒,奶奶很早就过世了。父辈兄弟三人,父亲排行老大,两个叔叔尚小,父亲很小的时候便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父亲当过长工,也打过短工,赶车、放羊、拖丕、打墙,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由于家里穷,父亲直到25岁还没有娶上媳妇。母亲家庭成分不好,土改时家被抄得一贫如洗,姥姥领着母亲和老姨靠乞讨为生(当时姥爷已过世),走投无路的母亲便嫁给了父亲,当时母亲只有16岁。结婚后的父母亲相濡以沫,在一起一过就是65年。</h1> <h1>  解放以后,父亲凭借仅有的一点点文化,被安排到农村供销社工作,成为了一名“吃红本”的国家干部。父亲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当过供销社售货员、会计、付主任,在供销系统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父亲爱岗敬业,业务精益求精。在当售货员的时候,练就了一手精准的“口撵账”,当时计算器还没有出现,算账只能靠算盘和口算。4角8分5厘一尺的花布,买4尺6寸一共多少钱,只见父亲嘴里默念着乘法口诀,瞬间说出结果,又快又准。</h1><h1> 父亲是一个具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党性极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文革”期间,父亲也受到了迫害,以“当权派”等莫须有罪名当街游行批斗。然而,父亲都默默地承受了,对党、对国家没有半点怨言,体现了一个老党员、老革命应有的胸怀。</h1> <h1>  父亲一生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我们兄弟六个,母亲没有工作,全家八口人靠父亲每月仅有的28.5元工资维持生活,六个“秃小子”都要上学、穿衣吃饭,生活状态可想而知。</h1><h1> 父亲不会骑自行车(也买不起),交通主要靠双腿走路。有一段时期我家住地和父亲工作单位分处两地,距离十几公里。为了省下两毛钱的公交车钱,他总是走路两个多小时步行回家。</h1><h1> 父亲一生没有穿过皮鞋,大都是母亲用“戈布”(废布料粘合而成)作帮,麻绳纳底亲手做的布鞋,又硬又不透气,长时间走路脚会被磨出血泡。有一年我回家过春节,在城里给他买了一双老北京棉布鞋,父亲穿上感觉又轻又软,特别舒服,爱不释手。每次穿完,都要把鞋小心翼翼放到炕头,生怕弄脏。这也许是父亲一生中穿过的最“高档”的鞋。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最好的衣服是一件灰色对襟的确良布衫。平时舍不得穿,叠得整整的放到箱子里,只有在重要的场合,比如他过生日或者春节家人团聚的时候才拿出来穿。</h1><h1> 父亲不喝酒,年轻时抽过烟,烟瘾不大,一天也就几支。后来,父亲还是把烟戒了,说对身体不好。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父亲戒烟主要是为了省下每月那几块钱的烟钱。</h1> <h1>  父亲不善言谈,更不懂幽默,说话直来直去,表面上看,像似一个非常“倔”的人。其实,父亲的内心无比善良,柔情似水。父亲对母亲恩爱有加,他比母亲大九岁,生活中处处让着母亲。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很少吵架,偶尔的几次争吵过后,不管谁对谁错,都是父亲主动向母亲赔不是。</h1><h1> 老姨4岁那年姥姥过世,无依无靠的老姨只好投奔母亲,从此,父亲便承担起了抚养老姨的责任。老姨在我家生活了近二十年,父亲像自己亲闺女一样待她,供她读书上学,给她找婆家订亲,直到老姨出嫁。</h1> <h1>  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知道有知识、有文化的重要性。无论家里条件多么艰苦,父亲都千方百计地供我们上学,并努力为我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父亲规定,凡正在上学的孩子,可以不做家务活,更不用干农活。在父亲的监督、支持和影响下,我们兄弟几个(除二哥外)学习都很好。大哥、三哥赶上了“文革”,荒废了学业。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和五弟、老弟都考上了中专或大学。邻居们常夸“人家的孩子学习都好”,其实,这都是父亲的功劳。</h1><h1> 我在学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典型的好学生 。有一次,校长让我转告父亲,请他在学校开学典礼上代表学生家长讲话。我想,父亲不善言辞,不会去的。意想不到的是,父亲爽快地答应了。为了那次讲话,父亲做了精心准备,还让公社广播站的“秀才”写了讲话稿。开学典礼那天,父亲特别精神,深灰色的上衣,蓝色帽子。讲话时,父亲声音宏亮,铿锵有力,博得师生们阵阵掌声。看得出,父亲是为我感到骄傲,我也为父亲感到自豪。</h1> <h1>  父亲晚年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五弟为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子,他们也从农村搬到城里,住上了楼房。我们家有个传统,也是父亲定下的规矩。所有家庭成员,无论走多远、走多久,都得回父母身边一起过春节。每逢春节,全家上下近三十口人齐聚父亲家里,把两居室的房子塞得满满的。每当这时,父亲便荣光焕发,正襟危坐。父亲患有老年性耳聋,可以确定的是,他基本听不清我们在说些什么,但他会认真地看着说话的每个人,好像听懂了似的,不停的点头,不时露出憨憨的笑容。看得出,他在尽享天伦之乐,这也是一年中父亲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h1> <h1>  然而,病痛一直伴随着父亲的晚年,给他带来了很多痛苦和磨难。父亲一生做过三次手术,虽都不是致命的病,但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记得最危险的一次是他患肠梗阻手术,当时父母还在农村,县医院考虑父亲年纪大(当时85岁),手术有风险,不给做。无奈之下侄女女婿开车火速将父亲送往省城救治。期间,虽时都有生命危险。与此同时,我在省城已经联系医院做好了手术前的一切准备,父亲一到,第一时间进行手术。途中没有发生意外,手术也很顺利。但是,危险还是发生了。手术后的第二天,父亲突然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甚至不认识母亲和我们,随后便进入昏迷状态。我们都非常害怕,祈祷父亲尽快苏醒过来。第二天早上,父亲真的奇迹般的苏醒过来了。而他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他拉着母亲的手,含着眼泪说:“老伴啊,我们养了好儿女了,没有孩子们为我及时救治,我可能这次就活不成了”。显然,父亲对儿女们为他治病这样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心存感激。</h1> <h1>  父亲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是在病床上度过的。2012年初的一天,那天是母亲的生日,全家人聚在一起为母亲庆生。父亲吃完饭后自己想把餐具送去厨房,起身不慎跌倒在地上。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大腿根部胫骨骨折。当时父亲已是88岁高龄,医生说手术风险极大,建议保守治疗。我们采纳了医生的建议,没给父亲做接骨手术,父亲从此卧床。虽然我们顾了保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但是,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给父亲的精神和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和伤害,每况愈下,在卧床一年半后离我们而去。现在,每当我和母亲在一起提及当时父亲骨折时该不该做手术一事时都很后悔。如果做了手术,也许父亲就……,已没有也许。</h1><h1> 父亲临终前一个月的某一天,我去看父亲。他一反常态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儿子呀,爸要走了。你爸这辈子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儿女。我走后,你们要好好孝敬你妈,她这辈子呀跟我吃了不少苦”。父亲说话的声音很轻,很弱,有点断断续续,说完还掉下了几滴眼泪。这是父亲对我说的最后一段话,算是遗言吧。</h1><h1> 父亲临终前几天突然不吃东西了,似乎丧失了吞咽功能,身体极度虚弱。我们将父亲送到医院,医生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鼻饲进食。可是,父亲的食道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似的,食管无论如何都下不进去。无奈之下,父亲的生命只能靠输营养液来维持。2013年6月3日早晨,三哥打电话说父亲快不行了,我急忙开车赶往父亲家,到的时候,我与父亲已阴阳两隔。父亲啊,儿子不孝,在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能守候在您身边。我的眼泪夺眶而出……。</h1> <h1>  父亲走了,走的很安详,没有留下只言片语。</h1><h1> 父亲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热爱的亲人们。</h1><h1> 父亲走了,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然而,他那艰苦朴素的作风,做人的品德,做事的准则是我们一生最大、最好、最宝贵的财富。父亲啊,您的子孙后代永远永远地怀念您。</h1><h1> 祝天堂里的父亲,父亲节快乐!</h1><h3> 2019.6</h3><h3>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h3><h3> </h3> <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