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导师 教案选登 教案一 <h3><font color="#010101"><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钢笔画手卷、长卷的论述》</b></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李渝基</b></span><br></p></b></font></h3> 一、中国画里的手卷(长卷)<br> 中国新钢笔画手卷和长卷,是源于中国画里的手卷(长卷),因为有了它才会出现 21 世纪的新钢笔画手卷和长卷。然而在新钢笔画里手卷和长卷是有区别的(后面将予以说明),在这里我们将先就中国画里的手卷(长卷)之历史渊源作些简略的绍与表述。<div><h3> 我们知道手卷是中国书画绘画中的一种主要样式 ,千百年来亦称“长卷”,也有称“图卷”的,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中的手卷和长卷其实就是一回事,一个意思。这种中国独有的绘画形式,是中国传统绘画里主要的表现形式,在它的画面里有着线描的准确洗练和用笔兼工带写,也有着以尚意为主体的精神感悟认识的表达方式。因此它呈现出来的是中国式的审美,和纸质绘画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于是它是以独特形式的审美与内涵,追问着自己的抒怀与心里,呈现着造境的魅力与神奇。长卷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历史的积淀中曾经产生了《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到《清明上河图》等。</h3> 以往各时代出现的重要作品,不管是记功,记事,都表现出了在功用和审美上的特别意义。显然,也只有中国的画家在绘画上才将它运用到了极致,而且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br> “手卷”或“长卷”,它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紧连其两边的是“隔水”,后面有“拖尾”,“包首”之上贴有“题签”。手卷是中国书画作品中横幅比较长的形式,短的有一两米,一般也有八、九米,更长的能达到二十米以上。它的高度一般在三十厘米到五十厘米之间。从南宋开始,一般的手卷高度都将近三十厘米,千百年来手卷尺寸也大概如此。因为不便于悬挂,只便于用手展开,边欣赏、边卷合。 在中国古代,手卷它们是供文人雅士私人交谊时于案头展赏之用,鉴赏者观画时常称为“卧游”,当然不一定要躺在卧榻上看,只是表示欣赏者的悠闲自在罢了。观赏时极富闲情逸致,可惜,这种人与画之间的特殊交流离当下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来遥远。它特殊的形质,展陈和观看,往往有“于咫尺之间,展千里之外”的功效。善作手卷者,通常要比一般书画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上高出一筹,历史上,不少名画就采用手卷的式样,像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五代董源的《萧湘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br> 与其他书画形制相比,书画手卷不像立轴、横披、对联等形制可以装潢、点缀居室,它一般只在案头欣赏和把玩观看,也能展开后平放于地面及悬挂墙上逐一进行艺术观赏。<br> 传统的手卷,往往采取“散点透视法”去组织画面,这时视点分布在画面的上下左右,随处皆有,而没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这就使得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同时,这也增加了它的创作难度,并使得手卷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所热衷所喜爱。手卷不同于中堂、屏条。长卷者,是把横幅延长,大大超过黄金律的比例,如同宽银幕,或全景银幕,可以无限地长下去。也以在不同时空和众多情节场景中组成画面,从不同的侧面反复强调同一主题,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观众带入历史或风光情境之中。中国画手卷是传统绘画形式的一种,也是唐以后文人画的一种特有的卷轴画形式,尤其是山水画。由于在中国历代绘画中视长卷和手卷为同一种形式的作品,本文在表述中国画里的长卷、手卷时也就统称为手卷或长卷了。在中国辉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发展长河中,中国的手卷不愧是一种足不出户就可以神游山高水长,且能品评笔墨趣味和与作者交流思想感情的高雅艺术表现形式,给过去时代的人们带来极高的美感和享受,即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仍不失其光彩与存在的价值。 在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今天,长卷的绘画欣赏、它的作用与与绘画性,也丝毫不会逊色。人们说它是绘画艺术中王冠上的宝石,一点也不为过。手卷有大有小,它们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而且适于保管、延长书画的寿命。当然,手卷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在展览时,不便于完全展开也不太适合悬挂,所以在博物馆中的手卷,经常是展出全画作的局部图来进行欣赏。</div> 二、中国手卷里名作简介<br><br>1、《洛神赋图》<br> 东晋顾恺之作,画卷为设色绢本,画宽(高)27.1 厘米、长 578.8 厘米,现仅有宋代摹本 5 卷。藏于中国故宫、中国台北及美国等地。画卷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画卷色彩典雅富于装饰性,故事随着画卷场景渐次展开,有着诗画交相辉映的审美体验,完美表达了“原赋”的意境。 <h3><font color="#010101">《洛神赋图》</font></h3> 2、《清明上河图》<br> 北宋张择端所作,画卷绢本设色,宽(高)25.2 厘米,长528.7 厘米,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鸟瞰式的全景法(散点透视构图法),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真实生动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画作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它不同于一般的界画,是一幅千古最富传奇色彩的作品。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h3><font color="#010101">《清明上河图》</font></h3> 3、《千里江山图》<br> 是北宋王希孟 18 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之作品。画卷为大青绿设色绢本,宽(高)51.5 厘米,长 1188厘米。总卷画面气势辽阔超凡,上层峰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等布局井然有序。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h3><font color="#010101">《千里江山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千里江山图》局部</font></h3> <h3>4、《富春山居图》<br> 是元朝书画黄公望为郑樗所绘,画面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之一。明朝末年,画卷遭藏家损坏而分成了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宽 33 厘米,长636.9 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宽31.8 厘米,长 51.4 厘米,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图:</h3><h3>李渝基《富春山居图 》临创局部 47cm×671cm 2018 年<br></h3> <h3><font color="#010101">5、《五牛图》</font></h3> 以上简单介绍的几幅中国古代著名手卷,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长卷巨制,了解和认识它们的目的,那是要我们今天的钢笔画人去认真欣赏、去体会中国传统的长卷绘画。而回顾这千古传奇之作的原委,应通过对作品的解析、对比、推断以求得在进入另外一种时代纬度中观看这些作品时的理解,从而获得在学术探索上的准确把握,并在追古学习前人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精神中,吸收好养分而为我所用,从而聚集创作能量开启新的未来。<br> 对于研究和学习中国画长卷(手卷),一般可以选择临摹名家画作,或者选取一些画谱来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的方法,对于有着一般钢笔画基础的和初学者来讲,也是一种很好的快速入门方法,在绘制过程中能让作画者初步掌握中国绘画长卷里的笔法、布局、技法,坚持练习这也是学好长卷绘画的必由之路。当然这只是适合于初学阶段,随着自己绘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绘画技法掌握日益成熟,那就应该开始临创作品,然后逐渐过渡到自我创作长卷作品。(未完待续) 教案二 <h3><font color="#01010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钢笔画创作的构图法基础》</b></h3><h3><b> 刘海章</b></h3></font></h3> <h3> 一幅新钢笔画的创作首先解决的是主题和立意问题,也就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揭下来就是解决怎么画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用笔,就是指用什么样的笔触来表现所描绘的物象,二就是如何摆放这些要描绘的物象,就是构图问题。而构图对一幅作品的创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最直观的形式美。这节课重要跟大家说一下有关构图的一些问题。<br> 一、构图的定义<br> 构图是一个造型艺术术语,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物象巧妙地排列、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画面。<br> 构图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视觉艺术中常用的技巧和术语,特别是绘画、平面设计与摄影中。<br> 构图在《辞海》里是这样定义的,构图是“造型艺术”术语。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br> 构图来历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br>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在摄影里,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取景。因此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西方绘画中的构图学,亦或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因此,统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br>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幅作品不知所云。</h3><h3><br></h3><h3> 二、构图形式<br></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2、垂直式(严肃端庄)</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3、S形(优雅有变化)</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5、长方形(人工化有较强和谐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6、圆形(饱和有张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7、辐射(有纵深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8、中心式(主体明确,效果强烈)</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9、渐次式(有韵律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10、散点式(有受边框约束,自由可向外发展</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下面分别讲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1、水平式构图 <br> 水平线在画面中,可以对画面情绪产生抑制作用,这是由水平线的平静、稳定的特性决定的。当这种水平线成为画面形式的基本格式时,体现了安宁、平静的意境。<br></div><h3></h3> <h3><font color="#010101"> 五代董源的《潇湘图》,正是运用平行水平线的联系,使画面明显地具有向两边延伸的形式感,表现出宽阔,娴雅而幽静的境界。</font></h3> 水平线的抑制作用尤为突出地表现于珂勒惠支的组画《农民战争》之一《俘虏》的画面结构。画面中俘虏们各种挣扎的动态以及劳动者那些宽厚的体魄、强健的骨骼、肌肉和扯乱了的衣襟形成各种动乱的曲折线条,表现了被俘者的强弱不同的反抗力量。然而这种抗争的激情又显然受制于捆绑的压力,这种抑制力体现在人群头顶、脚底以及绳索所形成的三条水平线。这两种相反的视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以更强烈的效果表现了作者的意图。德国著名版画家珂勒惠支使具有冷静、精细,端庄而严谍风格的德国绘画的叙述性传统发展到追求强烈、单纯而概括的表现形式,由此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当她作画时,激情浓缩到几根有力的线条,构图的形式感自然会大大加强。<br> 平行线实质是同一感觉的重复。同一感觉在多次重复时,有强调这一感觉的作用,而当着几条平行线前后交错时,这种位置差就必然产生运动速度的感觉。无论是平行垂直线、平行水平线或平行斜线处在上述情况下,都会同样产生运动和速度的感觉,只是三者的运动方向不同而已。 <h3><font color="#010101">珂勒惠支的组画《农民战争》之一《俘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汉代画像砖《骑吏戟幢》(见图二十八),对骑乘速度的表现,就是画画中利用了平行水平线的位置差所具备的视觉功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渝基 《神奇的张家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陈化智 《黄河之水天上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军朝 《空谷》</font></h3> 这几幅新钢笔画作品一是李渝基主席的《神奇的张家界》,一幅是陈化智老师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幅是张军朝副主席的《空谷》。<br> 这种水平式构图使画面感觉非常平稳,而且极具向左右两边的张力。这种构图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亦或其它题材,都表现出来画家内心的沉稳于宁静,似乎向观者娓娓的道来自己思想情绪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2、垂直线构图 <br> 垂直线一般给人以稳定、沉着、庄重之感,它可以同时将一排主要形象展示给观众。平行的垂直线组合可以利用形象空间位置的不同,高矮的不同,两端的开放与内合的不同,形成画面表现的变化。这种组合类似文学中的叠句,画面中形象的层层叠出,是加强形式感染力的一种手段。 <h3><font color="#010101"> 董希文先生创作的《开国大典》正是利用这种结构形式表现了庆典的盛况,天安门城楼上的圆柱构成的平行垂直线更加强了稳定、庄重的感觉。 画面中垂直线集中在左侧,使地平线明显有向右展伸的视觉倾向。这种分割方式使场面十分开阔,毛泽东同志站立其中间,取得了画面中心的突出地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永乐宫壁画》(局部)</font></h3> 平行垂直线构图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br>1)上下穿插,直通到底: 形式感是向上下两头延伸,形象高大,具有舒展畅通之感。<br>如附页插图图二《永乐宫壁画》(局部),以这种形式感出色地表现了天神的形象。 <h3><font color="#010101">《树间村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由下而上长起,在画面的上部空间停住:虽停住,却更有向上涨起的势态,这种构图形式不再有同时向上下延伸的感觉。如。《树间村道》的画面中两排树由地面长起,更突出了树木生态昂然的形象。这是仰视构图特有的形式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由上而下悬垂:这常用于俯视构,有插入地下之感,杨燕屏的《白杨礼赞》,运用这种构图形式,使长于表现严肃、庄重题材的平行垂直线构图在视觉功能上又从相反的方面得以变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面两幅是张军朝副主席的,人物的是陈建平老师,下面一幅是我的,一幅是刘红军副主席的。这些都是垂直式构图的代表作品。(未完待续)</font></h3> 教案三 <h3><font color="#010101"><h3><b> 《写实钢笔水彩画实用技法与画例详解》</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庞恩昌</b></p></font></h3>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写实钢笔水彩画实用技法与画例详解》,内容分为五个方面:一、关于黑白钢笔画;二、关于钢笔水彩画;三、怎样画钢笔水彩风景;四、怎样画钢笔水彩静物;五、怎样画钢笔水彩人物。<br> 因为李主席让我重点讲钢笔水彩画,为了节省时间,我从第二部分开始讲:关于钢笔水彩画。讲一点色彩知识,讲一点水彩画的技法,然后重点对钢笔水彩画进行讲解,包括风景、静物和人物。这三部分内容我都会列举一些实际的画例进行说明,以便让大家看起来更加直观,加深印象。<br><br>(一)色彩原理<br> 人类对色彩的认识,最初是从对自然色彩的观察开始的,当今的色彩艺术理论是对17世纪以来的色彩科学与色彩艺术的总结,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我们知道,人的眼睛是通过光线看到颜色的,在黑暗中则无法看到任何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在充足的光线下,景物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各种物体的表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颜色,这些都是有关颜色的物理现象。 <h3><font color="#010101">这幅图就是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示意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单从绘画的范畴来讲,我们需要认知的物体色彩是由三方面组成的,即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通常是指物体在正常的白色日光下呈现的色彩特征;光源色是投射在物体上的光线所呈现的颜色,不同时辰的日光、不同颜色的灯光会让物体的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环境色是物体所处的环境对其所产生的色彩,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反射光都会对物体的固有色产生影响,特别是物体的暗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例如这幅作品,这是印象派笔下的田园景色,冷暖对比十分强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般来说,色彩的基本规律有如下几点:即亮部色彩是光源色加固有色,高光是光源色加微量固有色;中间调子主要是固有色加少量光源色和环境色;明暗交界线是物体固有色加补色;暗部色彩主要是固有色加环境色;反光主要是环境色加少量暗部色彩等。当然这些只是基本规律,画面中丰富的色彩表现还要靠画者的观察和经验来完成。如强调表现自然色彩的印象派画家反对以固有色的概念表现画面,他们认为色彩瞬息都在变化,必须在自然中观察光线和环境使固有色产生的变化,才能画出真实的色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例如这幅作品,这是本人20年前的一幅静物作品,素描和色彩上的“三面五调”体现的十分明显,特别是在苹果上。</font></h3> 另外,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明度、色相、纯度三种属性,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br> (1)明度。在黑白系列中,明度最高的色是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彩色系列中,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则是明度最低的色。明度在色彩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br> (2)色相。在可见光谱中,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的色彩,人们将色彩所呈现的这种特征称为色相。色相通常用色环表示,最简单的色环由光谱6色相环绕而成,如果在这6色相之间再增加过渡色,就构成了12色相环。依此类推,可以形成24色相环,它呈现出微妙而柔和的过渡,在绘画创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br>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等。任何颜色与其他颜色混合时,其纯度都会发生变化。如蓝色混入了白色时,虽然仍具有蓝色的特征,但它的鲜艳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为了淡蓝色;当它混入黑色时,明度降低了,成为暗蓝色。道理相同,其他颜色也是如此。<br>这三点是色彩的基本属性,有些枯燥,但却是最基本的。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色彩的混合现象,学过绘画的人都知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12级色相环。</font></h3> 下面讲一下色彩的联想<br> (二)色彩联想<br> 人们在观看色彩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联想,也可称为色彩的情感。如由红色既可联想到具体的火、血、太阳等,又可联想到热情、危险、活力等;由黄色可联想到光、柠檬、迎春花等,又可联想到光明、希望、快活等;由蓝色既可联想到天空、冰凌、海水等,又可联想到平静、理智、深远等;<br>下面我还是列举一些作品实例进行讲解。 <h3><font color="#010101">色彩的情感 · 中学生 60cm×50cm 2007年 亚麻布 油彩</font></h3> 这幅作品画于2007年,是参考了一幅照片完成的,原照片中的学生所穿的T恤是件冷色的,我在绘制的过程中将其改为了红色,使整个画面的氛围得到了改变。<br>色彩上给观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冷与暖。其实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只是色彩在视觉上引起了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如红色、橙色、黄色等能够使人产生温暖、热烈的感觉;相反,蓝色、青色、绿色会使人产生寒冷、平静的感觉。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同一种颜色与不同的颜色放置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冷暖感觉,如绿色与红色在一起会显得冷,与蓝色在一起又会显得暖。同理,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受光部的色彩会产生暖的感觉,阴影部会产生冷的色彩感觉。而在阴天的日光或日光灯的照射下,由于光都属冷色光,亮部就非常明显地呈现出冷光色,而暗部的色彩则偏暖。<br>再看一幅作品。 <h3><font color="#010101">色彩的冷暖 · 平平安安 55cm×79cm 2016年 水彩纸 水彩</font></h3>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下午四五点钟光线下的一组静物,展现了很明确的冷暖关系,特别是背景和投影之间体现的非常明显。我当初在绘制这幅作品时就特别留意了这种冷暖关系。<br> 色彩在绘画上所具有的能量还有以下几方面。<br> (1)色彩的轻、重感。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会产生轻柔、飘浮、上升的感觉,明度低的色彩则会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的感觉。画者常常利用这种色彩轻与重的感觉,让画面产生妙不可言的魅力。 <br>(2)色彩的软、硬感。这种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感觉越硬。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有柔软感,中纯度的色彩也如此。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都呈硬感,明度愈低则硬感愈明显。<br>(3)色彩的前、后感。不同波长的色光在人的视网膜上成像有前后,红、橙等色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色感觉相应退后。实际上这是一种视错觉,绘画时利用这种错觉,能让观者在观看一幅作品时产生前进或后退的感觉。 <br>(4)色彩的大、小感。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等有缩小、收缩感。这种大与小的色彩感觉同样是视错觉,能产生很奇妙的画面效果。 <h3><font color="#010101">色彩所显现出的轻与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色彩所显现出的远与近。</font></h3> 好,我再有针对性的讲一下色彩的应用。<br> (三)色彩应用 <br>理论的学习是为了应用,将相关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绘画实践,才是学习的目的。大千世界的色彩变化无穷,让人应接不暇,如何将我们客观观察到的色彩与自己掌握的色彩知识结合起来,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呐?除了动脑、动手进行实践,没有其他的捷径可以走。这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悟的积累,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这种感受会让你欲罢不能。<br> 在写实钢笔画的上色材料中,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彩色铅笔、马克笔、彩色墨水、透明水色、水彩及丙烯等。严格来讲,前两种属于工具,后四种属于画材。每一种工具、画材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难点,也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创作出具有独特价值的艺术作品。<br>下面大致讲一下上色所用的工具与画材。<br> (1)彩色铅笔。彩色铅笔运用起来简单便捷,可随时补充修改,在这几种工具、画材中是最易于掌控的,非常适宜初学者使用。彩色铅笔色彩柔和,色阶丰富,不足之处是不可调和,只能混色,采用叠加的方法展现丰富的色彩效果。<br> (2)马克笔。马克笔在国内使用的历史并不长,但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对于要求快速画法的设计专业来说,马克笔几乎就是首选。此工具色阶丰富,但同样是不能调和,只能混色使用,而且不可修改。因此要想成为个中高手,需下极大的功夫。<br> (3)彩色墨水。彩色墨水与传统的碳素墨水一样,需灌到钢笔中使用,通过排线实现上色的效果。目前,彩色墨水可选择的种类不多,常见的颜色只有十几种,使上色效果受到了限制。而且有些颜色过于鲜艳,使用时需多加注意。<br> (4)透明水色。透明水色最早是用于黑白照片上色,后来有些建筑师与室内设计人员用其绘制钢笔淡彩效果图。透明水色无杂质,能量足,透明性好,不足是色阶少,只有12色,容易发生渗色现象,上色面积较大时不好控制。<br> (5)水彩。水彩的历史较为悠久,与油画一样属于西画的范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画者和经典作品。水彩是与钢笔画结合得最紧密的画材,操作简便,水色酣畅。可寥寥几笔,也能够深入刻画,呈现出不亚于油画般的效果。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两幅本人早期的钢笔加彩色铅笔的作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幅钢笔加彩色墨水的作品,朱云峰作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这是一幅本人2015年绘制的钢笔加透明水色作品 ,现在我的钢笔画上色基本都用透明水色,纯净透亮。</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在介绍了以上几种颜色种类后,现在讲述一下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以及具体到钢笔水彩画的着色方法和注意事项。</p><p>(未完待续)</p></font></h3> 导师作品 <h3><font color="#010101">陈建平 《扎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陈建平 《凉山老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陈建平 《临夏十八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潘孝忠 《青年马克思》</font></h3> <h3>潘孝忠 《柳廊闻莺》</h3> <h3>潘孝忠 《英雄余旭》</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海章 《安居乐业》 90cmx60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海章 《不语还应彼此知》60cmx50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海章 《母爱》60cmx50cm</font></h3> <h3> 庞恩昌 《紫禁城之雪》55cm×55cm 2015年 </h3><h3> 樱花钢笔 水彩纸 透明水色</h3><h3><br></h3> <h3>庞恩昌 《春天来了》55cm×79cm 2018年 </h3><h3> 樱花钢笔 水彩纸 透明水色</h3><h3><br></h3> <h3>庞恩昌 《窗前玫瑰》55cm×79cm 2015年 </h3><h3> 樱花钢笔 水彩纸 透明水色</h3><h3><br></h3> 理论集粹 <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对习作的认识和理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陈化智</b>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习作就是练习之作。是素材的梳理。是技法的试验。是构思的推敲。是正式作品的预演。画面大小可随意,工具可更宽泛,但作画同样需要严肃认真。习作可以针对创作的某细节,局部单独进行。可根据构思进行黑白灰布局效果需要用其他绘画工具完成,可以是水彩,油画,素描,国画,速写……只为看效果,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给自己充分挥洒自由。这样能较好地发现其它画种在新钢笔画创作中的借鉴,移植,创新效果。钢笔画完成时间比其他画种长,为省事省时,这样较为快捷。对于技法的研究就必须使用与创作一样态度进行。当然纸质,工具也需相得益彰。</p><h3></h3><h3> <br>习作的目的 : <br> ⒈提高用线的组织能力。<br> ⒉造型的准确把握。<br> ⒊构思推敲。<br> ⒋创作效果的检测</h3><h3><br>习作应避免的问题:<br> ⒈没有目标的敷衍之作。<br> ⒉没有用心,没有结果的中途放弃。<br> ⒊ 注意习作的保存,分析。</h3><h3><br>习作是创作的基础:<br> ⒈使用线条的推敲试验。<br> ⒉构图与构思的表达方式,角度,效果比较。<br> ⒊如何突出主题与黑,白,灰画面构成的关系。<br> 习作的过程是学习绘画的重要过程。许多比较成功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大量习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建议将习作草稿及笔记都常期保存。许多构思不是一次成形的。需要不断充实丰富,调整,推敲,这个时间可能几十分钟。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一但选择好就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值得提醒的是我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的练习之作。<br> 对于学画的朋友我认为临摹习作应该讲究,不能只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去临摹,要注意自己的性格特点,注意你目前缺少哪方面的训练和要解决自己哪方面的问题,有目标的临摹。如果还没明白自己缺少什么,被临的画有哪些长处,很可能把别人的缺点也延习下来,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因此,建议多研究作品,多将所谓名作加以对比,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习有关美术理论,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将那些名作分析清楚好在哪里,以后再临摹不迟,甚至学的更快更好。<br> 对于那些精典作品我们不能东施效颦那样去学,而应透过现象(技法,手法)看到他的目的实质(他为什么要这样画,想达到什么样效果),我们有时也可弯道超车的。如果你还没有明白别人处理技巧的用意,不加思考的照搬是学不好的。<br>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仅供参考。一句话,画出好画不仅是手头功夫,主要是要靠勤于思考的头脑。<br> 习作《长白飞瀑》仅供参考画水的参考<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陈化智 《长白飞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长白飞瀑》局部1</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长白飞瀑》局部2</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长白飞瀑》局部3</font></h3> 作品赏析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品赏析:盛世论道</b></p><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庞恩昌</b></div>这幅群像作品完成于2018年底,取材于僧侣辩经的场面。由几幅钢笔稿步骤图可以看出,笔者先从画面的主要人物入手,逐步向周围扩散,在不失整体的情况下,完成一个后再画下一个。有的形象画得很深入,有的只画了头部或上半身,为的是确定其位置和大小。此画面是由几张照片组合而成的,因而把控好这十几个人物的前后、大小和透视关系是对作者画面组织和协调能力的考验。在线条的运用上,采用细密、多变的斜线网格刻画形体,将线条顺着衣褶的走向画,以表现衣服的质感。再用更密集的网格线表现暗部,深一度加一层,并注意使网格的角度错开,以达到既密又透的效果。</h3><h3><br></h3> 作品钢笔稿步骤图<br>在此幅作品的上色过程中,除先期上完的配景和皮肤颜色之外,众僧侣所穿的红色僧袍无疑是最大的难点。要想让这组颜色既光鲜夺目又稳重内敛,不仅在深浅上必须调配得当,还要有一定的冷暖变化。上色时,几只笔交替上场,根据众多人物的主次、前后关系,将颜色施敷到位。红色系列的深浅和冷暖是相对的,要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特别是画面中心的几个主要人物,颜色要比其他人物要亮、要暖得多,这是画面整体效果所必需的。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钢笔稿完成图和上色步骤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作品完成图。盛世论道之二 庞恩昌 55cm×79cm 2018年 美辉钢笔 水彩纸 透明水色</font></h3> 庞恩昌简介:<br>1982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1986年毕业进入天津大学工作至今。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天津美协钢笔画专委会副会长,天津美协水彩专委会理事,天津政协水彩画研究院理事,天津市出版局专家库成员。多年来,一直坚持油画和写实钢笔水彩画的创作,参加过数次市级及全国性专业绘画展览,两次获得中国钢笔画联盟所举办的全国画展的金奖。 学员作品选登 <h3><font color="#010101">丁海泉 《海风》44cmx90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郭刚 《旧巢》54cmx38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沈水林 《玉皇飞雪》40cmx28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沈水林《千年不倒》30cmx30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苏发辉 《静夜》60cmx60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国宝 《静谧》52cmx38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杨倩 《美丽的金孔雀》108cmx78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发学 《朝圣路》38cmx53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丁海泉 《烟花三月》53cmx76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柯行裕 《楼台亭榭藏乾坤》38cmx105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国宝《见证》52cmx38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国宝《林间》75cmx52cm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国宝《阳光、深林、蒲公英》52cmx38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志安《翻越夹金山--遇见》26cmX38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庞杰 《扬州六亭桥》73cmx50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发学 《归航》38cmx53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发学《北疆风光》 38cmx53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邹东《潺潺不息》27x39cm38x38cm</font></h3> 学员作业点评 <h3> 庞杰的《墓林》:表现的是充满光照射的山林里一片寂静的墓地,这里很安静,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墓地周围的树丛和墓石,虽然充满暖意,但矗立的两座墓石给人一种怀念逝者的悲戚感,耀眼光照与安静的墓石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在石柱上的投影给人一丝的忧伤和怀念之情。<br> 建议:画面中间的树杆应再向左移一点,造型再考究一点,会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应强化灰色调的作用,尤其是右半部石柱后面的背景再加重,削弱树丛间的明度对比,拉开墓石和背景的空间,制造一点背光的感觉会更好。</h3><p style="text-align: right;">点评导师:杜成垠</p><p style="text-align: right;"> </p> <h3><font color="#010101"><h3> 王国宝的《静谧》:阳光照耀着这片石滩和小溪流,清澈的溪水和杂乱的石头形成强烈质感对比,又是那么的相互依托,树丛很茂密,这种题材一定会让观众如遇仙境,心旷神怡,溪水的倒影画得很用心到位。只是远处交代得太实了,要虚;画面的空间感就会拉开;石头的固有色和体积感还需加强。</h3><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点评导师:杜成垠</div></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 张志安的《归》:在茂密森林里的参天大树下,一个身背竹篓的农妇迎着阳太阳走出去,显然她已经采摘满满的一篓果实,在匆匆的往回赶,阳光照射在她的身上,身后留下了长长的影子,高大的参天大树苍老古朴,和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空间感很强,树枝叉的穿插很讲究,画面有故事感,很美。</h3><h3> 建议:背景再增加点远处的虚的树,会更丰富;地面可以再加强刻画;画面左边的近处大树杆削弱对比,以便更好的烘托主题人物;人物还可以再淡些强调空气感;右边的一颗小树再淡些,强调它和近处大树枝的空间感。</h3><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点评导师:杜成垠</div></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 王青梅这张画得非常认真投入,细节刻划到位,素描关系处理得好,脸部沒有画黑画灰,神态表情也比较自然贴切。</h3><p style="text-align: right;">点评导师:潘孝忠</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杨倩这张也画得很不错,素描关系好,用笔清晰干练,背景也处理的很舒服,最可赞的是脸部的黑白灰处理到位,没有画黑画灰。脸部抓形稍逊,和原作有些距离,但也没有画丑,不失童稚与可爱。</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点评导师:潘孝忠</font></p> <h3><font color="#010101"> 柯行裕这张第一感觉就是线用得特别好,生动自然,值得大家关注学习,素描关系也比较好,如果西装与白领接近处再加深点会更好。现在感觉衣服灰了点。造型总体说也不错,脸从眼睛开始到下面,略嫌短了。</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点评导师:潘孝忠</font></p> <h3><font color="#010101"> 柯行云这张素描关系基本到位,造型也基本准确,精神状态也刻划到位,特别是面部处理很好,既有节奏感,黑白灰关系也很好,值得其他同学关注学习。</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010101">点评导师:潘孝忠</font></p> 我说我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的故事》创作简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柯行云</div> 身为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我对大海有着深沉的情感。带着创作的冲动,我与同道结伴前往海南琼海博鳌,听闯海人蒋翔讲海的故事。通过挖潜素材,提炼主题,丰富内涵,用生活的视角和情感的笔触,用钢笔画描绘《海的故事》。<br> 《海的故事》取材于海南琼海博鳌镇博鳌湾。其中,画面之一《老船长的木屋》通过木屋上的舵、屋顶端的马灯、屋墙边的救生衣,这必须又简陋的生产工具,诉说了老船长的艰辛。左边路旁,仿佛在“游动”的木鱼,是船长退休后,念念不忘与 鱼儿为伴的生动写照。屋后的古榕树也揭示着船长矢志不移,扎根家乡的痴情。还有画面之二《退役的木船》尽管早已搁在沙滩上,但也令人追思其任凭风吹浪打,勇往直前,追求梦想的帆影……画面之三《海的故事》,构图有鲜明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近看是过去的闯海“木船”,远看,是现代化的“渔港”,高高耸立的灯塔和功能强大的雷达能指引闯海人走向深海,实现向往的梦想。画面中还有永不干涸的古井、落地生根的“野菠萝”、乡村小道、城市人、渔村新人等素材,点缀了画面,充满生活气息。<br> 《海的故事》以写实为主,构图突出“海的故事”,以虚实强调“海的故事”的过去和现在,以细腻的笔触刻绘“海的故事”。画面尽管没有辽阔的大海、汹涌的波涛、与大海相伴的风帆和闯海人的影子。但,通过过去与现在《海的故事》的缩影,引领着人们对海的向往与遐想。借此学习平台,将三幅拙作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能给以指点。<br> <h3><font color="#010101">柯行云《海的故事》57x43cm</font></h3> 资讯分享 <h3><b>资讯一</b></h3><h3>◎ 2019年9月21日,在浙江桐庐县举行"中国 分水新钢笔画优秀作品展",由中国制笔协会、中国钢笔画联盟、分水镇政府组织,主办方为杭州市制笔协会、中国(分水)笔业博览中心、广州市惠多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市惠多广告有限公司杭州分水分公司。<br></h3><h3><br></h3><h3><b>资讯二</b></h3><h3><font color="#010101">◎由中国钢笔画联盟、李渝基新钢笔画艺术工作室联合举办的"新钢笔画创作高研班、学习班"网络教学招生开始,9月初正式授课,联系人刘老师,电话:159 4530 4978</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