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瑰宝一池州傩戏

摄手射

<h3>  池州傩戏是安徽省古老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带。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h3> <h3> 池州傩戏,是古老傩祭的民间遗存,是这个地区的文化符号。</h3> <h3>  池州傩戏无职业班社,几乎都是各氏族各自为戏,互不交流,数百年世代沿袭。</h3> <h3>  </h3> <h3> 池州傩戏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扮演者均戴木制油漆彩绘面具,表演古朴粗犷,颇具古风。</h3> <h3>  池州傩戏脸谱与一般戏曲脸谱不同,它是用桃木、黄杨木或柳木镂成脸胚,再雕刻彩绘成形。</h3> <h3>  傩祭起源于一种非常古老的驱鬼魅逐瘟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娱神也娱人,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民间祭祀仪式。</h3> <h3> 无论哪个村落或是哪个宗族的傩戏开演之前,都要祭傩并均有固定的程式规仪。</h3> <h3> 祭傩大体为请傩、游傩、祈福、安堂、唱戏、送傩。</h3> <h3>  每年的傩戏演出前,各宗祠要到本族祠堂请傩祭拜。</h3> <h3>  池州傩戏角色行当分列为 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h3> <h3>  由于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现在傩戏演员多为村里的老者。</h3> <h3> 傩戏脸谱的佩戴是非常讲究的,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傩戏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 ……</h3> <h3> 老乡说,“带上面具就是神, 摘下面具就是人”!</h3> <h3>  和其他非遗文化一样,傩戏也面临着传承日渐困难的问题,防止傩戏渐行渐远培养新时代时不可待。</h3> <h3>  </h3> <h3> 傩戏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都在本宗族祠堂内演出,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h3> <h3>  傩戏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小堂鼓等,无丝弦乐器。</h3> <h3> 傩戏祭祀择日演出,一般只是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进行。</h3> <h3>  池州傩戏唱腔分傩腔(为主)和高腔两类,腔调结构多为“字稀腔长”,常用大段行腔表现剧情。</h3> <h3>  有意思的是傩戏演出没有固定演员,许多演员都是临时抱佛脚,演出时舞台俩侧或后台会有人拿着剧本给台前的演员提示台词。</h3> <h3> 传统的傩戏演出基本都是在晚上,有时会通宵达旦演出到凌晨。</h3> <h3>  由于各村落的祠堂都已年久失修,傩戏演出的环境和条件极为简陋。</h3> <h3>  傩戏的表演程序只在族内相传,因而延续至今未变。</h3> <h3> 每一个戏曲角色分别由宗族内部选派男丁扮演,女子因宗法关系无缘染指。</h3> <h3>  池州至今有&quot;无傩不成村&quot;之说。2006年5月20日,池州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 <h3>  过去演出,女人和孩子是不能上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封建的禁忌慢慢的已被遗弃。</h3> <h3>千姿百态的面具人物形象会在演出中轮番出场。</h3> <h3>夜深了, 傩戏仍在上演。</h3> <h3>演出结束,要在舞台上放鞭炮以求来年五谷丰登, 同时也寄寓乡亲们对于家乡平安、吉祥的愿景。</h3> <h3>演出用过的脸谱将装箱封存来年再用。</h3> <h3> 池州傩戏对傩文化的重视、保护和研究全面完整,尤其是对民间草根思想文化的一脉相承具有积极深远意义,使得非遗文化这颗瑰宝,在良好文化生态环境中得到了的传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