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漫天飞雪,挥洒苍茫。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村廖氏宗祠厅堂上一堆堆噼啪作响的炭火,悄悄溶解着天井里厚厚的积雪和坚冰,升腾起暖融融的春意,此时,红四军在此召开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时隔85年后的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同一地点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被称为"新古田会议"。 </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当年11月,我所在的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和教师赴古田会议旧址参观见学,我有幸连续两次参加了这一活动(第二次是领队)。</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在距离古田会议旧址廖家祠堂西南方向约二十多公里处的苏家坡村,有一个由畲族雷氏建的祠堂树槐堂,相传是参加过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的苏家坡人雷进坤明末清初回家隐居时所建,属土木结构。整座建筑座西朝东,面阔7间,进深6间,砖木结构,三合土地面,建筑面积672平方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一正两横布局,正楼分前、中、后三进厅堂,后厅为两层堂屋,中、后厅左、右两侧均设有厢房;两横为南北两侧护厝。</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6月,在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由于在建军原则等重大问题上发生争论,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此职位由陈毅担任。“七大”之后,红四军前委派毛泽东去闽西根据地指导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毛泽东前往福建上杭蛟洋,在那里又身染疟疾,不得不辗转在深山农村隐居养病,就这样离开了红四军四个多月之久。10月,中共闽西特委从上杭城迁至苏家坡,特委机关就设在树槐堂,在这里领导闽西地方党的各项工作,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协助红四军的各项工作,一直工作到1930年3月,为领导建立和巩固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随同特委机关来到苏家坡的毛泽东携贺子珍就住在树槐堂后厅左侧的小阁楼。在这间小阁楼里,身患疟病的毛泽东一边养病,一边代表红四军前委指导闽西特委的工作,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40多天。他化名"杨先生",工作之余,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b></h1><h1><b> </b></h1><h1><b> </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树槐堂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p>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为了帮助苏家坡群众在文化上翻身,毛泽东在树槐堂后厅创办了一所"平民小学",并不辞辛苦地亲自为平民小学编写教材、讲课。他关心群众疾苦,在苏家坡群众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2px;">在树槐堂右侧半山腰上有一天然岩洞--圳背岩洞,洞内冬暖夏凉,环境清新、幽静,是毛泽东当年休息、读书之处。现在当地人都把它叫作"主席洞"。</b></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鉴于朱毛之间发生争论,1929年8月,陈毅只身来到上海,向周恩来书面详细汇报了红四军的情况,并代表中央向红四军起草了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指示信对红四军中党的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原则意见,对红四军的军队建设以及军队发展方向和战略,也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指示,批评了极端民主化、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对红四军前委在军委设立问题上的争论,肯定了红四军两年来斗争的基本经验和毛泽东建党建军的正确主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指示信肯定了毛泽东的主要意见,说:“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正确的,绝不能动摇”;也肯定了朱德的主要意见,说:“党管一切这口号,在原则上事实上都是不通,党只能经过党团作用作政治的领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彼时,毛泽东正暂居在闽西苏家坡雷氏宗祠树槐堂。恶性疟疾虽未痊愈,却也无碍行动了。朱德、陈毅转来的中央“九月来信”,支持了他一贯坚持的正确主张,这两人言辞恳切的召唤,终于打动了毛泽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1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陈毅在辛耕别墅重逢了。三双大手握在一起,前嫌尽释。回到红四军后,毛泽东经过一个月紧锣密鼓的调查研究和会议准备,于12月28日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通过毛泽东起草的9个决议(即: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青年士兵的特种教育、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兵问题和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总称《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也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这是红军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选出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等11人为中共红4军前委委员,毛泽东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b></p><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如何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在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军原则,使整个红军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之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回校后,就这次参观见学填词一首:</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念奴娇 古田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风云乍起,烟雨莽武夷,行路艰难。勒缰伫立竹露下,极目高飞孤雁。苍茫八闽,土楼犹在,叹吴帆不见。安得神笔?抺红满山杜鹃。</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树槐堂中归来,天地浩荡,巨笔著鸿篇。胸中韬略凝豪端,挥手雄兵百万。巍巍丰碑,永载史册,军魂铸心间。古田古田,风展红旗漫卷。</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