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h3><h3>一、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深刻影响孩子,从孩子能看出家长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就是因为这个。</h3><h3>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就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h3><h3>三、家长是镜子:孩子即使在学校、在社会看到了不得体的,不好的东西,判断是非不成熟的情况下,父母的判断将影响孩子的审美观。</h3><h3>四、家长的教育方式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将给自己的孩子的教育观念形成深远的影响,孩子长大、结婚生子后的教育方式要么完全一样,要么完全背道。</h3> <h3> 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h3><h3>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是说,母亲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h3><h3>“不管我死在什么地方,请不要把我同贵族、名流、富豪们葬在一起,请把我埋在普通的犹太工人、老百姓中间,让我的墓碑能够点缀周围普通的石碑,也让他们装饰我的墓碑。”这遗嘱出自俄国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汗姆的手笔。与这份遗嘱一起留给后世的,还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尖酸刻薄、谩骂诅咒的语言。例如:“吃——让蛆虫把你吃掉!”“叫——让你牙疼得叫起来!”“缝——让缝衣针扎死你!”……</h3><h3>原来,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亲,父亲给他娶了个心肠毒、脾气坏的继母。继母经常用恶毒的语言谩骂他。肖洛姆从不顶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继母嘴巴里“吐”出的词语,记录在笔记本上。后来,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许多咒骂和尖酸刻薄的词语,都是从继母那里“借”来的。</h3><h3>事实证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镜子”,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h3> <h3> 做个“三心”父母<br></h3><h3>为了子女的锦绣前程,每一个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后的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确所致。其实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h3><h3>“平常心”——抛开“神童”情结</h3><h3>许多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分数,带有严重的“神童”情结,结果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其实培养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却是人格因素”。</h3> <h3>“狠心”——让孩子经历磨难<br></h3><h3>很多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所以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h3> <h3>“精心”——树立良好的榜样<br></h3><h3>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有时父母不经意的一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写意的泼墨画,或是污染了整张白纸。所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挥霍浪费,却要求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己看不起读书人,却要求孩子学有所成,最后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为了孩子明天的灿烂,父母要精心描绘着自己言行举止的一笔一画。</h3> <h3>竹品教育作文班;初一、初二、初三提前学,拔高学;绘画班、口才班、书写班……优惠开始了。提前学,拔高学只需150,爱心班300元选两科,各班名额有限。</h3><h3>联系电话:13935359192高老师(微信同号)</h3><h3>培训地址:跃进花园底商四号竹品教育</h3> <h3>更多优惠请关注公众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