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科学的入学准备是要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不仅为幼儿顺利适应学校生活做好准备,更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入学准备不仅仅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也是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责任。</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园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旨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小学生活,近距离感受小学的环境、课程设置、学习方式等与幼儿园的不同,在系列活动中激发做小学生的愿望,牢记安全守则,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快乐、勇敢、独立、自信的心理品质!</span><br></h3><h3><b>活动主题:【科学做好入学准备】</b></h3><h3><b>活动时间:2019年5月20日至6月20日</b></h3><h3><b>活动内容:1、教师培训</b></h3><h3><b> 2、毕业班家长会</b></h3><h3><b> 3、参观小学</b></h3><h3><b> 4、科学准备沙龙活动</b></h3><br> <h3><strong>家长怎么和孩子谈入学这件事?</strong> <h3> 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兴趣和愉快的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要关注自己的言语和态度,千万不要用“上了小学让老师管你”之类的话吓唬孩子。</h3><br><h3> 对很多孩子来说,小学陌生的环境本已让他们紧张和焦虑,恐吓无疑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使孩子抗拒上学。因此请家长务必多动脑筋,疏导孩子的入学紧张,<b>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b></h3><br><h3> 在孩子入学后,家长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成绩和分数上,这会给孩子带紧张和压力。可以多和孩子聊聊新学校、新老师和新朋友,听听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引导他尽快适应和喜欢新的小学生活。</h3><br> <h3><strong>家长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作息?</strong></h3><br> <h3> 入学准备期间,幼儿园会对大班孩子的作息做一定调整,而家庭则应有相应配合。家长一方面应当适当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比如晚上尽可能按时入睡,以保证幼儿的充分睡眠,做到早睡早起;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议并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标出平时和周末的作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要轻易打乱时间表,让孩子逐渐养成一种<b>时间观念和按时作息的习惯</b>。根据时间表,孩子会逐步调整其生活和生物钟。</h3><br> <h3><strong>家长怎么正确看待孩子入学这件事?</strong> <h3> 自从小朋友进入大班以后,有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就开始为孩子进小学焦虑,到处打听有哪些名校,家里人也一直在讨论并纠结,进公办小学好还是进民办小学好。饭桌上、茶余间,还经常说起小学学习如何严酷,说别人家的孩子进了幼小衔接班,学识字、拼音,做算术。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该收收心了,光知道玩,上小学就该吃苦头了”,“看人家小孩都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你怎么办呀”……</h3><br><h3> 像这样的焦虑情绪无形中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使孩子产生一种<b>不安全感</b>,当孩子过高估计小学学习的难度而产生学习压力时,就会对即将到来的上学忧心忡忡,甚至会导致入学适应障碍,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会<b>丧失信心</b>。所以,家长一定要放松心情,淡定地面对孩子的入学,让孩子感到入小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阶段,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入学。</h3><br> <h3><strong>孩子的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吗?</strong> <h3> 幼儿握笔姿势处于发展变化阶段,有效的外部支持有助于促进握笔姿势的发展,不可刻意纠正和盲目求成,而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进行培养。</h3><br><h3> 首先,握笔姿势在生理上受制于小肌肉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只有幼儿的生理发育成熟,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执笔方式。5岁左右是幼儿开始握笔的最佳时期。如果过早让幼儿握笔写字,其小肌肉群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让幼儿采用近距离握笔和不正确的手指配合方式,来确保执笔的稳定性,这种不正确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很难纠正。</h3><br><h3> 其次,可以根据孩子握笔方式的年龄发展趋势,提供相应的书写工具。对小年龄儿童应提供短、粗、容易控制的工具,如蜡笔、油画棒等;逐渐地,可以提供像记号笔这类较粗的工具;随着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对书写的兴趣和握笔姿势的发展,逐步提供铅笔等较为成熟的书写工具。</h3><br><h3> <b>多种锻炼小肌肉发展的方式都可以对正确的握笔姿势产生积极影响,比如,通过绘画、剪纸、搭积木、折纸、串珠等各种活动的练习,为正确握笔打好基础。</b></h3><br> <h3><strong>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strong></h3></br> <h3> 一,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利用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与要学习对象建立关联,进行合理引导;</h3><br><h3>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注意的时间;</h3><br><h3> 三,不干扰孩子,当孩子正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时,家长不要出于好意打扰孩子;</h3><br><h3> 四,营造有利于注意力集中的环境,比如为孩子创设一个不受干扰的游戏角落或学习区,将环境收拾得有条不紊;</h3><br><h3> 五,给孩子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任务,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让他知道如果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做好一件事情时,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h3><br><h3> 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计划并严格执行,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和目的感。</h3><br><h3> <b> 切记,孩子做事分心的时候,千万不能唠叨和训斥,那样反而更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b></h3><br> <h3><strong>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怎么办?</strong></h3><br> <h3> 提起孩子的磨蹭,每位父母都有诉不完的苦。事实上,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建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改变:</h3><br><h3> <strong> ① 形成时间观念。</strong>很多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看钟表,还可以买来沙漏,让孩子更了解时间的长短。这样能让孩子产生对时间更直观的印象,然后自己去把握时间。</h3><br><h3> <b> ②</b> <strong>制定合理计划。</strong>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列一个合理的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因为心急就包揽孩子的任务,养成他们的依赖心,以为拖拉也没关系,反正有人会帮自己完成。需要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让孩子慢慢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h3><br><h3> <b> ③</b><strong>用清晰的指令代替催促。</strong>以出门穿鞋为例,与其凶狠训斥,不如换个视角跟孩子说:“先去鞋架拿那双红色的凉鞋,再坐在小凳子上自己穿。”帮助孩子梳理头绪,孩会更容易做到。</h3><br><h3> <b>④</b><strong>告诉孩子迟到的后果。</strong>快一点和慢一点有什么区别,孩子并不知道。告诉孩子如果不能尽快完成,迟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要承担什么结果。只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磨蹭给他带来的烦恼,他才能会重视。</h3><br><h3> <b> ⑤</b><strong>激发孩子的兴趣。</strong>家长可以采取措施激发孩子兴趣的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例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让孩子有取胜的可能,他便会觉得自己能做得很快。</h3><br> <h3><strong>学习品质和知识技能,哪个更重要?</strong></h3></br> <h3> <b>学习品质不是儿童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儿童面对这些知识技能时,即学习这些知识技能时的态度、倾向。</b></h3><br><h3> 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些学习品质,就是家长、幼儿园应该着力培养的。</h3><br><h3> 学习品质非常重要。知识技能没有获得可以日后逐渐获得,而学习品质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补。这要求家长朋友们,不要单纯追求知识技能,一定要在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b>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倾向</b>。</h3><br><h3><b> 年幼时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也正是中小学生正在倡导的核心素养,远比知识技能本身更加重要。</b></h3><br> <h3><font color="#010101"><strong>为什么小孩子需要“玩”?</strong><strong></strong></font></h3> <h3> 我们知道,幼年期的孩子是从<b>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学习,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的</b>。这样的学习一定会过渡到书本学习、理性思考,过渡到基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但这样的过渡不能太急。拔苗助长产生的早熟的果实并不甜美,这些道理我们都懂。</h3><br><h3> 如果我们去看一看小学的语文、数学,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会发现其中很多学习需要生活经验。相当多的小学生不会做题,不是因为不识字、不会运算,而是因为生活经验不丰富,读不懂这个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能遵循孩子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不会出现网络上家长辅导孩子作业而自己崩溃的现象。<b>因为读不懂、听不懂,意味着孩子缺乏相应的感受、体验,他们的理性缺乏感性的基础。</b></h3><br> <h3><strong>要不要给小孩子报补习班</strong><strong>?</strong></h3></br> <h3> 在进行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常看到家长忙着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拼音识汉字,学数学练英语,这些准备真的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利吗?</h3><br><h3> <b>遵从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支持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激发年幼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建立信心与主动性,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借由有意义的游戏、鼓励儿童在玩中学正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b></h3><br><h3> 学前阶段的教育,家长不必操之过急,而更应关注符合孩子心智发展的学习方式,重视孩子在游戏中、生活中的学习和探究,为儿童全面、自主和可持续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h3><br> <h3><font color="#010101"><strong>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内容?</strong></font></h3> <h3> 有的的孩子刚上大班就被家长送进了奥数班,提前学习了小学生才可能接触的一些数学应用题。因为缺少了真实情景的体验和实物操作,孩子会经常因为不理解题意而做不出题,于是耳边经常充斥着“笨,真笨”的责骂声,以至于孩子还偷偷把作业本和铅笔藏起来,以为那样就可以逃避作业。但妈妈总能买来新的本子和铅笔,而孩子照旧要在责骂声中做完规定的作业。</h3><br><h3> 应当知道,出于直观思维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获取经验的。<b>超前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幼儿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去学习以后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知识。</b>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做适合他年龄特点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事,多让他们<b>体验成功,对学习永远充满乐趣。</b></h3><br> <h3><b> 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实现平稳、自然地渡过,如何让孩子在课程体验的过程中一步步达成幼小衔接的目标。</b>未来,幼儿园将继续结合知识衔接、习惯衔接、情感衔接等方面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孩子能力和知识上科学同协,幼小衔接。</h3> <h3><b>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游戏化的精神引领,帮助孩子在各方面实现良好的过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我们也提醒家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注意“五不”:不焦虑、不盲目、不威胁、不包办、不气妥。学前宣传月系列活动正在持续开展中,让我们共同携手,给孩子一个幸福童年!</b></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2019年秋季招生</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工作正火热进行中</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欢迎家长和宝贝们</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前来参观咨询</b></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您的选择决定孩子的未来!</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