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走进袁家沟</h3><h3> ——王承基</h3><h3> 很高兴五十年后的今天能够在当初我们相遇的十堰市再相聚,让我十分激动,特别从深圳赶来一聚,友谊胜亲情!</h3><h3> 我想讲一个五十年前亲身经历的故事,也是我们二汽人奋斗的故事。</h3><h3> 我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二汽工作的。因为文革的干扰,推迟了两年,到1968年4月才接到通知进山报到。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各院校毕业生在这里等候再分配。我拿到二汽干部处的介绍信,拎着简单的行李,找到红卫袁家沟。</h3><h3> 沿着沟底的碎石路向山沟里走去,右边一条分岔山沟里有幢两层楼的灰色砖房,后来知道那叫“三家村”。一路上见不到一个人影,一直走到大修一厂房工地。工地在道路右边,乱七八糟堆放着几段天车梁,竖着几个大约两米高的立柱。立柱上长长的钢筋裸露着全都生了锈。路左边地势凹下去,沟底一条小溪浅浅地、静静地流淌着,就是我们习惯说的“河沟”。跨过河沟又出现一幢灰色的拐把楼,这就是二汽设备修造厂筹备组驻地。房子并没有竣工,墙壁没有抹灰,砖块七高八低地显露着。底层全部空置着,大家集中在二层的几间房里办公和住宿。管人事的张大姐给我办理了手续。我打开平生第一个工作证,上面印的是“第二汽车制造厂设备修造厂筹建组”,编号是00036。就是说我已成为21厂的第三十六名成员了。</h3><h3> 文革尚未结束,许多工作无法进行。年底,让我去长春一汽,参加在那里的筹备组工作,直到1969年春节。没预料到春节一过,形势骤然陡变。中央要求二汽立即上马建设,二汽领导人就位,所有筹建人员进山。湖北省军区成立了二汽建设总指挥部,派出军代表进驻各分厂。我意识到我们将要投入到一项规模及其宏大的建设中去,而且这个项目还将隐藏在这层层叠叠无边无际的大山深处。</h3><h3> 人员进山后,不能干等建筑单位盖厂房,那时候提出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我们要提前做生产准备,八级工史阿德等几位老师傅说,搭个棚子,拉进几台机器先临时干起来吧!我们从光化中转仓库拉来几台车、铣、刨等机床及各种辅助设备,还有一台135马力的柴油发电机。</h3><h3> 我跟着老师傅们在一块较平坦的地上继续平整地面,用石灰画出芦席棚的平面轮廓和设备的安放位置。挖坑,栽立柱,上横梁……我们请建筑单位的老师傅教我们将立柱、横梁的材料用粗铁丝捆绑得结实牢靠。终于完成芦席棚的搭建工作。</h3><h3> 在这荒山野岭的原始山沟里,没有起重设备,要把成吨重的设备移到芦席棚里不是件容易的事。拉来的设备都有很好的包装箱,我们只留下底板,让它仍然与设备牢固地连接着。然后找来滚筒、撬杠,大家推的推,拉的拉,喊着“一二三!一二三……”七手八脚地把设备移到了工作位置上。这些设备在没有混凝土基础的状态下带着包装底板,提前为二汽建设奋力作出了贡献。</h3><h3> 参加这一建设的是些什么人呢?大多数是来自长春一汽的七八级大工匠和正在设计21厂蓝图的老工程师们。还有几名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技术员。而当时,21厂是上下一致,全体动员。物资供应,生活服务都积极配合。所以,小小芦席棚才能创造出一个山沟里的大奇迹!</h3><h3> 下一步就是开工生产。周积稿工程师首先启动了柴油发电机,随着一声轰鸣,我们推上配电箱电闸,照明灯亮了,芦席棚里机器一台台地运转起来,芦席棚车间成功投产!从这里开始,这才有了“芦席棚里闹革命”、“芦席棚里造汽车”、“芦席棚精神”!</h3><h3> 后来在车间旁边又加建了一个小棚子,并隔成三间,一间办公,一间是工艺组,另一间住人。我和当年的小伙伴谢美琪住进这里,从此和芦席棚朝夕相处,不离不弃。</h3><h3> 为了继续提高生产能力,芦席棚里调来了精兵强将。有王明祥、陈高升、韩书喜等高级大工匠和沈阳、新乡、武汉、南京来的老师傅,有上海机校、武重技校、武汉钢校,武汉地校的 毕业生,有在 上海、长春、武汉、泰安、郧阳培训的新工人,还有一批生气勃勃的转复军人等等。</h3><h3> 除了为备件车间本身作大规模正式生产的准备以外,芦席棚车间还完成了当年的最大政治任务,生产了37mm口径高射炮的部分重要零部件,并且装配成高炮成品。这门炮被拉到张湾表演,从一个山头发炮,炮弹呼啸着飞过万人会场上空,命中对面山头的靶圈内爆炸。接连三发全部命中。会场沸腾了,为芦席棚车间的生产能力欢呼!</h3><h3> 我们还生产了自跳式离心夯实机和内燃爆发式夯实机,为当年推广“干打垒”厂房,提供了高效率的设备。当年二汽的汽车产品,因为生产能力尚未形成,好些零部件要靠所谓“迂回生产”来完成。例如大导程螺干、排气制动装置的关键零件——椭圆阀片等,都是芦席棚的高级大工匠们以他们高超的技艺代替了专用设备加工。</h3><h3> 甚至汽车发动机的尖端技术——转子发动机也曾拿到芦席棚车间来研制。虽然这项研制并未成功,但我们尝试了,我们向高峰攀登了,我们没有愧色!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些发达国家一样没有成功。骄傲吧,芦席棚人、备件人、21厂人!</h3><h3> 芦席棚车间生产能力迅速飙升,备件车间正式厂房和精密加工间快马加鞭地建成。1972年芦席棚车间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迁入正规厂房。正式命名为“备件车间”。所谓“正规厂房”是一座“干打垒”墙面的厂房。直到近五十年后的今天,它还静静地坐落在袁家沟的深处,向后人展示我们经历过的那段不平凡的历史。睹物思人,我更看到了车间早期几位领导慈祥的面容:刘天堂、李学清、张兴邦,王明祥、张广胜、姜立言、宋宗明……其中好几位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愿他们在天之灵安息!21厂没有了,但历史客观地存在着,21厂人的感情存在着,而且天长地久!</h3><h3> 谢谢!</h3><h3> </h3> <h3> 芦蓆棚精神永在心中</h3><h3> ——周玉华</h3><h3>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一转眼我们二汽已经建厂五十年了,五十年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迎来了五十周年建厂聚会,半个世纪的重逢,让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温馨。千言万语,道不尽五十年的人生历程,万语千言,诉不完同志间的纯洁友情。五十年变迁令人感慨万千,太多的变化都在这些年里发生着。五十年实实在在的生活,让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多少千辛万苦,同时也收获过酸甜苦辣、成功和喜悦。今天的相聚仿佛又回到了那创业时代。还记得是70年从武汉坐火车到丹江,然后有坐船到邓湾,还记得张善堂老厂长去接的我们。从小在城市长大,没见过山,对山有种好奇和向往。结果到了袁家沟才知道十堰是个下雨打伞头朝外,汽车一过跳起来,没有城市把楼房盖,菜田就在工厂外,红薯叶子当菜买,一条街通老白,汽车进城要人拽,电话没人跑的快,石头当成黑煤卖,不分城里和城外。那时从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从青年走到了老年。两鬓斑白,今后的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珍惜友情,过好每一天。虽然还没看到21厂如今的面貌,但是已经听说了厂里的情况,很萧条。但是我想说的是,不管什么原因,我们工人阶级那个本分没变,我们不独善其身,更兼善天下的家国情怀,永远没变,永远存在。我们21厂精神还在,我们芦席棚的精神还在。最后我要说几个感谢:第一要感谢今天所有来参加聚会的朋友,特别是从外地远道来的老朋友们,你们自费来参加聚会为我们聚会增添了欢乐和精彩,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敬!第二要感谢这次聚会的组织策划者和为此次活动做奉献的朋友们:李纪兰、陈二龙、潘奠武、乔森国、李辉、辛小毛、沈淑艺、向吉鑫、周悦娟等是他(她)们不辞辛苦的多方联系,精心策划,才使得今天的聚会能顺利的进行,向他们致敬!我要说的是我的几点感受。1、感恩21厂老师傅、老领导的教育培养。让我知道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兢兢业业、什么是责任和担当。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伴随我走到现在。我还会继续让这种精神发扬。</h3><h3>2、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意很多,留着以后慢慢说吧。我就想说,我们都步入花甲、古稀、耄耋老人行列,有目标的向百岁进军。那么我们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做事要慢悠悠做,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什么都如意,但是对过去的好的事情不要忘记,对不愉快的事情忘掉它。人生的许多苦乐,不在于你的处境,而在于你看境遇的角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