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石门村位于井陉县南部深山区,距县城45公里,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与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接壤,石门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元元贞年间(公元1295年),由山西洪洞迁至此地立村,因村口东西两山相隔不远,在东北角和西南角各形成一个天然沟壑,从远处看,形似大门,故取名石门。</h3><h3> 石门村是第四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石门锁月</font></b></h3> <h3> 站在石门村口,小河对面的红崖是石门村子天然的影壁,为村子驱邪避祸,顺着山崖生长着上百棵千年以上形状各异的太行崖柏,已和红崖石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崖柏群,是石门村的镇村瑰宝,仿佛向世人诉说着村庄的历史。在半崖之间,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小庙,虽历经千年,香火依然旺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崖柏群与小庙</font></b></h3> <h3> 走进石门村,古村落的气息扑面而来!村庄依山而建,曲径通幽,古建筑风格和山西民居大体相似,但也略有不同。</h3><h3> 始建于元元贞年间的关帝庙,石墙木柱,门窗相连,左侧隐峰雕莲花配琴棋书画,右侧隐峰雕莲花配文房四宝,庙中供奉关羽,左侧周仓,右侧关平。关帝庙的对面是村里的戏楼,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翻建,中间的空地原来还有口井,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已被填平硬化,但村中老人都还记得。戏楼和庙宇对面相建,按照当地的说法,应该说戏是唱给神听的,人们能听到戏是沾了神的光,戏楼和关帝庙之间的水井据说是为了防火,相当于现在的消防设施!</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关帝庙和戏楼</font></b></h3> <h3> 在村子的东南处是李氏祖居,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院落坐北朝南,上房均为北七位,东西耳房。门窗相连,露明柱门窗结构,各有名称,有苏州堤、单八将、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福禄寿等等。后院两处为一门两院结构,正门门口略小于前院,结构相似,进有影壁,左右两院,三院相连,院院想通,建筑精细、清雅,既具三晋民居之儒雅,却不失江南园林之秀丽!据说,当时石门李氏家境盈实,在修建李氏祖居的时候,专程到苏州进行了考察,回来后,把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本地的建筑风格进行了融合,便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李家大院。</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李家祖居</font></b></h3> <h3> 在石门村,除了能看到古老的民居外,还能欣赏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以及剪纸、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与展示,他们口口相传、手手相教,父亲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儿子,艺术和文化在传承中得到了发展与创新……</h3><h3> 在众多石门的表演项目中,二鬼抱跌是远近闻名的表演节目,相传二鬼抱跌原本是为了驱恶辟邪,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表演方式,每逢春节、元宵节,石门村的二鬼抱跌便会受邀到县里的民间艺术节和周边村子的庙会进行表演,在众多的二鬼抱跌表演中,石门老艺人李万仓和儿子李迎军的表演最具代表性,父子二人是石门村二鬼抱跌的两代传承人,父亲李万仓,是村里的热心人,热衷于古村落的各项事业,除了表演二鬼抱跌外,还对表演道具、表演形式进行过多次改良,使得石门的二鬼抱跌别具一格。此外,他还对当地的地方戏曲、剪纸有着深入研究。儿子李迎军更是继承了父亲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优点,自学成才,在石刻方面造诣颇深,尽管如此,只要村里有需要表演二鬼抱跌的时候,他便不计报酬,参与表演,这或许就是出于对艺术和对家乡的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民间艺术的传承</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鬼抱跌</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手工艺品</font></b></h3> <h3> 石门村还是当代著名画家李夜冰的故乡,李老先生1931年出生于石门村,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山西大学客座教授、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员,入选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高端领军人才,居住于山西太原,一直以来,李老先生不管身在何处,始终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故乡——石门村,并多次以家乡为主题创作了大量作品,幅幅都堪称精品,此外,李老先生撰写的《我的母亲》、《母亲格言抄录》、《背河》、《故乡行》等文章,都映射出石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李老对家乡深深的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李夜冰先生部分作品</font></b></h3> <h3> 位于大山深处的石门,民风淳朴,勤劳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熄,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至今依然沿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生产生活用具</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推碾</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犁地</font></b></h3> <h3> 石门村除了古树、古宅,还有一眼古泉,水从山洞的石缝中自涌而出,又叫自涌泉,泉水呈天然弱碱性,古泉周围景色优美,众多城里人慕名前来参观。</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自涌泉水</font></b></h3> <h3> 群山环抱的石门村,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129师386旅陈赓旅长、陈再道副旅长亲自指挥部队在此设伏,分别取得了石门帆伏击战和石门阻击战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石门阻击战战场</font></b></h3> <h3> 站在石门村的东山上,除了可以俯瞰村庄的全貌,甘陶湖和太行天池的美景更是一览无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俯瞰石门</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甘陶湖</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太行天池</font></b></h3> <h3> 沿着石门村跨省公路向西南约2公里便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七亘村,七亘村是山西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均有大量游客到此重温入党誓词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h3> <h3> 下一步,石门村将大力挖掘利用古村落资源,依托七亘村红色旅游,形成互补之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浓重一笔!</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文中照片由石门村康建军提供)</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