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寂寞来临

舞动的风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图:羊羽/舞动的风铃</h3> <h3>  今晚值班,麻烦事不少。和同事们处理完警情后,我照例来到单位旁的高铁站前广场兜上两圈。</h3> <h3>  山城仲夏的夜晚,凉风席面,白天忙碌的街道已无人影。抬头仰望,天空浩瀚。环顾四周,树木葱郁。黑夜中,山城似乎笼罩在梦境之中,几许寂静,几许空荡。我喜欢这样的休闲、这样的夜:一个人的街道,一个人的寂寞,一个人的凝望和思索。</h3> <h3>  “寂寞是一种清福”。现代散文家梁实秋曾这样无限感慨。说到寂寞,它似乎是中年人身上固有的标签。其实不同年龄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寂寞的经历。只不过年幼者,看不清寂寞;年老者,又不愿意承认寂寞而已。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中,对寂寞也会有不同的诠释。它或许是一种难得的情怀,或许是一份宁静的心态。有时它是一种无法梳理的情绪,有时又是一种空灵飘逸的境界。它时而让你痛彻心扉、抑郁寡欢;时而又让你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梁实秋老先生笔下所谓的寂寞,就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那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也不必惆怅”。因缘且志,所以他把寂寞当“清福”。</h3> <h3>  寂寞如画,空谷无声,却宁静致远。随着年岁增长,我却越来越喜欢那无人能扰的寂寞。喜欢一个人静静坐在办公桌前,欣赏玻璃杯中徐徐下坠的茶叶,随后,脑海中荡起无数的涟漪。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欣赏音乐,让心情随着音乐缓缓流泻。清晨,喜欢让躯体在空旷的公路上奔跑,用微笑拥抱晨曦,感受生命的活力。夜晚,喜欢行走河畔,看星空浩渺,让灵魂游荡于空灵的世界。喜欢夏立窗台,听雨打芭蕉,看帘卷西风,让烦躁的灵魂归复平静。喜欢冬偎火盆,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尽享“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幽意境,让思绪尽情飞扬。</h3> <h3>  寂寞如雨,淅淅沥沥,却飘飘洒洒。人生如叶,一生一落。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回首来路,一路风尘仆仆。时光如梭,仿佛昨日还是懵懂少年,晃眼又将迟暮之年。岁月如刀,它磨去了我们处事的棱角,又把世事沧桑刻上脸庞。年轻时天马行空,向往浮华,幻想能怀揣一颗肆意的心,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去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恨情愁。可红尘世俗,总被现实所累、被名利所惑、被是非捆绑、被成败困扰。熙熙攘攘,最终头撞南墙。记忆的屏障中,那些曾经的心动渐行渐远,空留道道斑痕。行走在人生的秋天,少了躁动,多了宁静;少了孤傲,多了平和;少了幻想,多了现实。当岁月老去,当风尘退却,终于发现,生活的本质无非就是简单、快乐。理想的状态,无非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岁月静好,现世安好。所以,中年人的寂寞,来自于灵魂。它是一种不为喧嚣所困扰的宁静,不与世俗同流的坚守,更是一种风雨过后的平静淡然。</h3> <h3>  寂寞如歌,悠扬婉转,却瞬间永恒。人生,如同一场花开,一半红尘,一半情缘。总会有太多的遗憾,也会有太多的不如意。“古往圣贤皆寂寞”。一个人内心的宽广,远胜于眼中的山河。如果说寂寞是一种修行,那么,独处就是一个人的清欢。只是寂寞的背后,必定埋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或喜、或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虽然渴望拥有,但也无需卑微将就。肤浅的恭维,笨拙的效仿,只会让自己在迷惘中挣扎。与其在一群人的狂欢中迷失自我,不如在一个人的孤独中守望时光。“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学会在寂寞中体验,在平静中思索,在荒芜中感受温情。心累时,换个角度看世界;迷茫时,换个思路去选择。所以当寂寞来临时,不妨关上心门,给自己一份恬淡的心境和禅意。“静观花开花落,任凭波涛翻滚。”独自感受生命中那些平凡而又真实的快乐。</h3> <h3>  寂寞如花,孤然傲气,却纤尘不染。花开的时候,不妨请细细聆听,静静品味。花谢的时候,不妨体味自我,学会宽容。芸芸众生,除了极少数例外,人生只有两种常态: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或在人流中放逐,或在狂野中流浪。寂寞不是孤独的痛,更不是无解的的愁。浩瀚宇宙中,明月是寂寞的,可洒向大地的光晖清澈如洗。密林空谷中,幽兰是寂寞的,可它的清香芬芳馥郁。“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有凡事释然,才能微笑前行。你若平和,无人可恨。你若不究,谁人能扰?相信最寂寞的时光,会书写最真实的人生。</h3> <h3>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世上最难走的路,是心路;世上最难跨的坎,是心坎。生活中,只要你极目远眺,到处都有鸟语花香。只要你伸手一扬,随手可及炫彩缤纷。真正的修行,无需躲避车马喧嚣,而是心中修篱种菊。倘若可以,希望人生可以简单些、再简单些。所以,当寂寞来临时,不妨静下心来,读上几遍《寂寞是一种清福》。享一份静谧,等一场烟雨。</h3> <h3>  人生如水,寂寞当歌。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