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初见卜兴星,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还算白净的皮肤,眉眼带笑,还有一对浅浅的酒窝。难怪派出所的老师傅都曾说:“这孩子天生一副带人缘的长相,是干社区的苗子!”然而,熟识卜兴星的人都知道,他走出大学校门的第一个岗位并不是人民警察,而是——村官。</h3> <h3> 2009年大学毕业的卜兴星参加“三支一扶”考试在上饶市广丰镇当村助理,这一干就是两年。说起那段经历,他坦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刚刚走出大学校门,还涉世未深的他在短时间内懂得了怎样和老百姓打交道,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一语中的,也正道出了干好社区民警的核心要义:只有把群众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儿上,才能化得了矛盾纠纷、控得住社区发案、揪得出外省逃犯……<br></h3> <h3><b style=""><font color="#167efb">入户走访知民意,警民恳谈促平安。</font><font color="#808080"> </font></b></h3><h3><b></b> 2011年9月,从九江学院毕业的卜兴星成为了上栗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管辖夭埠、四海、胜利、菜场四个村,户籍人口4021户13783人。第四责任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接片之初,为了尽快掌握辖区现住人员的基本情况,卜兴星带着辅警踏遍了辖区的每一条街道,访遍了每一家住户。</h3><h3> “工作日、白天居民都上班外出,越是到了下班后、节假日,才越是入户走访的好时机。”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对辖区内的常住、暂住、寄宿、境外人口一一进行细致登记。召开警民恳谈会通报辖区治安情况和在巡逻防范、打击破案、群防群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宣传法律知识收集建议和意见,就这样日复一日的付出没有白费,换来了他对辖区人员情况了如指掌,换来了他因地施策总结出的一套管理方法,更换来了辖区的平安与百姓的信任。<br></h3> <h3><b><font color="#167efb">护校安园在行动 日常检查同步走。</font></b></h3><h3><b></b> “卜大哥好”、“卜警官好”、“警察叔叔好”……当卜兴星走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时候,学生们都不忘和他打个招呼。为营造安全和谐校园环境,卜兴星始终把“护校安园”作为重点工作,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特别是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启动高峰勤务模式,加强巡逻防范,确保见警力、见警车、见警灯,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感。同时加强辖区的日常检查,对宾馆、学校、网吧、加油站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对人防、物防、技防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清理,筑牢安全防线。</h3> <h3><b><font color="#167efb">上门办证为群众 贴心服务暖民心</font></b></h3><h3> 前段时间,卜兴星接到辖区一位老人的求助电话称自己的身份证遗失。民警询问了老人的情况,得知老人今年85岁,因右腿受伤无法前来派出所办理业务,他当即决定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老人采集照片。老人看到民警上门为他办理身份证非常感动,对民警连声感谢。在老人家中,他为老人拍摄了多张照片供老人选择,直到老人满意为止。民警告诉老人,待新身份证办好后,会及时将身份证送至老人手中。目前,他已为14名老人上门办证。民警表示,派出所有便民服务措施,针对行动不便或有其他困难的辖区居民以及社区、学校等提出的正当要求,都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办理身份证信息采集工作,切实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h3> <h3> 翻开卜警官的手机,通讯里备注了好几位张大妈、李大爷;微信里是几百条来自居委会、物业微信群里的信息、留言;备忘录里记着一行行的社区杂事、居民家事、邻里琐事……卜兴星凭着一颗爱民心,带着满腔的热情与韧劲,为社区居民撑起了一片平安美好的晴空。</h3> <h3> 然而,面对自己的“小家”,卜兴星却又有着太多的愧疚:有时连续加班不能回家,孩子生病有时不能在身边照顾…想到这些,卜兴星一度哽咽,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微笑模样:“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们都为能有我这样一个当警察的儿子感到骄傲呢!我老婆也特别支持我的工作。”</h3> <h3> “我骄傲,我是一名社区民警!”正是有无数名像卜兴星一样的平凡民警,在“社区民警”这个小小岗位上,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实,用真心待群众、以真诚换民心,才能维护好社区的小平安,营造社会的大和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