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有故事,教育有温度——记塘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之“爱在行动"家访

陈荷花

家访篇 <h3>  在繁花似锦的五月里,塘围中学举办了首届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爱在行动"家访就是其中一个活动。五月是端午节前的雨季,围中经历了水浸校园,连续大雨的天气,但这样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老师们参与"爱在行动"家访的热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活动方案</h3> <h3>  李芬爱副校长率先带领七年级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进行家访,拉开了家访的帷幕。</h3> 七年级的家访 <h3>  六年级和八年级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纷纷跟上进行家访。</h3> 八年级的家访 六年级的家访 心得篇 <h3>  学校原定于5月30日举行的"爱在行动"家访总结汇报会,由于考试冲突,一推再推,最终在6月12日隆重举行。李芬爱副校长、冼开湛主席、周海忱团支部书记、傅绍冰政教副主任、苏庭强政教副主任、陈通级主任、全体级长和全体班主任共同参加了这次富有意义又感人至深的总结汇报会。</h3><h3> 随着手机和微信的发展,家访已离我们远去。在李芬爱副校长的号召和引领下,我们重新踏上了家访之路。经过一个月的家访,各班主任感慨万千,每个班主任都用图文记录了自己的家访过程和表达了自己的家访心得。其中七位班主任代表在总结会上分享自己的家访心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席这次家访总结汇报会的领导:傅绍冰政教副主任、李芬爱副校长、周海忱团支部书记、苏廷强政教副主任(从右往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傅绍冰副主任主持并总结这次家访活动。</h3> <h3>  傅绍冰副主任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回顾并肯定这次家访的成功。她谈到这次家访老师们都很积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共40多人参与了这次家访,他们都很受家长欢迎,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h3> 六(6)班林英梅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林英梅老师回忆了十八年前在艰苦的条件下的家访,也谈到了这次活动中的两次家访,她深有感慨:电话家访虽然方便,可这种只可闻其声不能见其人的沟通方式是没有温度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只是相互告知而已,很多问题的根源却无法了解,根本达不到沟通的效果。走进学生的原生家庭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学生一起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不但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种直接的交流更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使沟通进入良好的快车道;容易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对家校合力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h3></font></h3> 六(7)班黄宇凰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黄宇凰老师非常有创意地让学生制作英文邀请卡邀请她去家访,通过这次家访她感慨:家访让老师了解在家的孩子,让家长了解在校的学生,为我们一起携手扶助孩子成长提供了最直接的机会。让家长与老师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家访让我从多角度了解孩子,也在孩子的生长环境中得到感悟、反思,家访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金钥匙。家访,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架起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连心桥,家庭和学校共同成长,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次家访中,我感悟了:教师是灵魂的摆渡人,既摆渡他人,也摆渡自己。如果需要我,那是我存在的价值。</h3> 七(4)班李惠萍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李惠萍老师谈到: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精神折磨。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学生会迁怒于老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所以她这次对好、中、差的学生进行了家访。透过家访,她认为作为老师,务必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增强工作责任心,增强工作使命感。以真诚去探望家长,倾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这条路很远很长,家访让这一路风景更美。</h3></font></h3> 七(8)班谢结霞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谢洁霞老师很荣幸邀请李芬爱副校长一起进行家访,接下来,她还对多位学生进行了家访,她深有感慨: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果说作为老师在学校看到学生的表现只是一个平面的话,那么通过家访就能看到这个孩子的多面,这样立体的看孩子,才能找到孩子身上一些缺点所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督促孩子尽快改正。家校的密切联系实在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啊!</h3></font></h3> 七(9)班廖小凤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廖小凤老师谈到:家校共育,是近年学校教育空间与家庭教育空间共同努力的方向。即使在我们地处乡镇的中学,这种意识亦越来越强烈,达成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这是令人可喜之事。这在许多的家校协作中亦可见一斑:给家长的一封信、班级微信群的建立、家长会等等。然而这些活动都未免只体现了单向沟通:都是通知式合作、家长配合校方进行活动。她还谈到在本次家访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两个家庭情况。她感慨:走进家中,访得初心;珍视促自律,榜样唯力量――这是令我感动的,也鞭策我继续热忱于这以爱为天赋的职业。</h3></font></h3> 八(1)班陈俏灵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陈俏灵老师对好、中、差四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后感慨良多:这次“爱在行动”家访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说真的,这次家访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万万没想到教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而且还寄予这么高的厚望。她还提到:一个学期至少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去一次。只有看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才能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才能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h3></font></h3> 八(6)班谢东岸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谢东岸老师选了学校附近两位学生进行家访,还受到了家长盛情接待。家访后他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做到家校共育。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芬爱副校长对"爱在行动"家访活动进行总结</h3> <h3>  李芬爱副校长总结并肯定了这次家访的成功。她还用一锅汤的故事来比喻这次活动,我们能喝到一碗好汤,是因为我们信任他们,我们都积极参与了。她还鼓励我们,家访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继续延伸下去。</h3> 感悟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五月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已圆满结束,"爱在行动"家访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将家访活动继续延伸下去,老师通过家访更好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让家长通过家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目标,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家校共育,助力成长的共同目标。</h3> <h3>图文编辑:陈俏灵</h3><h3>审核:李芬爱、傅绍冰</h3><h3><br></h3>

家访

学生

家长

老师

李芬

班主任

教师

这次

活动

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