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2019)(一)

程澄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苏州盘门</h3></font></h3> <h3>《一》盘门位于苏州城西南隅,以瑞光塔、水陆城门(盘门)、吴门桥等千年历史古迹为背景的园林式景区,既有传统古典园林的格局,又有2500年的历史风韵,特别是水陆并联的古城门更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建筑典范,因此,有“北看长城,南看盘门”之誉。</h3> <h3>瑞光塔为北宋砖塔,塔高43.2米,7级8面,由外壁、回廊、塔心组成。</h3><h3>  </h3> <h3><br></h3><h3>陆城门分内外二重,两门之间设有“瓮城”,所谓瓮城即瓮中捉鳖的意思,可藏卒数百,以备突然出击之用,敌人一旦入内,那绝对是有进无回。</h3> <h3>城堡上竖着吴国字样的旗帜,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彊土就是今天的苏州,吴国有着太厚重的历史,这是苏州人永远的骄傲。</h3> <h3>攀登城楼没有阶梯而上是石坡而行,为什么呢?卖个小关子。</h3> <h3>水城门和陆城门毗连,水陆城门均设有巨大的闸门,古代用盘车提升或关闭,可控制往来行人与船只,便于设防守城。 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 、炮洞、闸口 、绞关石 、天井、防火设施均历历在目。</h3> <h3>出了水城门,迎面便是古老的吴门桥,从吴门桥洞中穿出,便进入了宽阔的大运河,沿着运河就可以直上北京。想想古代先人们的智慧,真是无不为之感叹!</h3> <h3>如今的运河少去了客运,货运依然非常繁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上海多伦路</h3> <h3>《二》上海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位于上海四川北路商业区,是一条很有旧上海时期感觉的一条街,修建于1912年,原名窦乐安路,这条不过550米的小街,记录了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历史变迁,所谓“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大概这就是老上海最具历史风情的一条路了! 在二十世纪时期,多伦路可是遍地文豪如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叶圣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和居住过。</h3> <h3>想了解十里洋场的教堂丶咖啡馆丶古玩店,老电影院,名人故居就到多伦路那绝不会让你失望,如同穿越在30年代的旧上海。</h3> <h3>多伦路上还有许多的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馆。比如目前亚洲最大的一家钱币展览馆、南京钟博物馆、文风奇石藏馆、藏书票管、古陶瓷收藏馆和三百砚斋…还有一家中国最小的筷子博物馆!看这家古玩店琳琅满目,不仅可以求到你喜欢的古玩,而且也可回收你所珍贵的将古玩哦。这就是交換,鉴赏,收藏的快乐!<br></h3> <h3>周作人、叶圣陶、鲁迅、等名人都曾在这里住过。猜猜这是谁?</h3> <h3>多伦路上留下好友们的倩影。</h3> <h3>的确一条不长的多伦路,看似古朴寂静,却藏着太多的历史和故事,令人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探究。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细看,下次有机会一定再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甪直古镇</h3> <h3>《三》甪直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镇甪直丰富灿烂的文化,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水是古镇的灵魂。甪直地处太湖流域,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甪直水秀,桥也美。在古镇区5.6公里长的河道上,历史上曾横架着形式多异的江南小桥72座半。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半步桥等。可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七十二半桥”。古镇依水而建,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眠。漫步古镇,领略小镇风光。观赏古桥驳岸,看看渔船人家,真是别有风韵,让人回味无穷。<br></h3><h3><br></h3> <h3>来到甪直的人们都会好奇古镇的名字,相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经甪直,见这里一块风水宝地,就长期落住下来,从此没有了战荒和旱涝灾害,人们年年丰衣足食,因此人们为纪念甪端便将古镇更名为甪直。</h3><h3><br></h3> <h3>甪直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物众多,人文景观棋布。镇内的千年古刹——保圣寺建于公元503年,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出自唐代塑圣杨惠之先生毕业灵性的半堂泥塑罗汉更是国之瑰宝。“叶圣陶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些之外,更有万盛米行、沈宅、水乡农具博物馆、萧芳芳演艺馆、王韬纪念馆、出土文物馆等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让您在充分领略江南水乡风情的同时,更多的体味小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h3> <h3>甪直水乡服饰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奇葩:梳髻髻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档裤、束据裾裙、着绣花鞋。曾经,这是甪直农村妇女劳动时的普通装束。如今,正成为诠释甪直水乡特色和水乡文化的重要符号,穿着这样的服饰走在古镇上。也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流动风景,古镇还保留了好多的苏绣馆,让中国的四大刺绣之一苏绣在此也得以继承发展。</h3> <h3>巧遇一队婚嫁迎娶的船只。古朴的民风,炫丽的服饰,让人耳目一新,穿越那久远的年代。</h3> <h3>甪直古镇外来人很少光顾,而苏州本地人却情有独钟。它没有周庄,乌镇那么大的名气,但从美丽和古朴,江南水乡特色来看,一点也不逊色。</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荷塘月色湿地公园</h3></font></h3> <h3>《四》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位于苏州市相城区虎丘山北麓,离市区约16公里。远在春秋时期这里即为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当时就在这片湿地引种了楚地莲藕。后越国大夫范蠡弃官隐迹在此,凿河泄洪,围荡养鱼,积淀了丰厚的吴地文化。2010年开发以来目前巳有2000余亩,引种500余种荷花和水生植物。</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江苏镇江</h3></font></h3> <h3>江苏镇江也是江南的一个鱼米之乡,风景秀丽气候逸人,6月好友们相聚这里。镇江有一名山叫圌山,圌山平缓但很雄伟,屹立在长江边上,被称为长江第一山。相传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来到此地,见长江之滨高山耸峙,形如巨龙,瑞气升腾,心中大悦,为留住这份瑞气用囗字匡住,便赐名圌山。圌山脚下便是露营地,房车设置在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的玫瑰园旁,露营在此那的确是一种心旷神逸的享受。</h3> <h3>镇江还有一个更加出名的地方,那就是金山寺,因为白蛇娘娘水漫金山寺的故事,让金山寺是家喻户晓。</h3> <h3>金山寺从建筑格局方面也很有特点,它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凯,正对长江,朝向西方极乐世界。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h3> <h3>虽有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写"江天禅寺",但是自唐以来,人们一直称之为金山寺。所以这个题词只能高高挂在了殿堂上。</h3> <h3>金山寺依然供奉着法海,传说的另一版本他原来还是一个很有德行的和尚呢。</h3> <h3>看看金山寺的地势和全貌,想想白娘子的勇敢和神功,能让水漫金山寺,的确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虽然是神化、杜撰,但是仍然愿意相信并敬佩这位爱情女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