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i><font color="#ff8a00">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font></i></b></p><p><b><i><font color="#ff8a00"> -- 阿德勒 (奥地利) </font></i></b></p><p><b><i><br></i></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上午篇——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研讨</font></b></h3> 2019年6月10日上午,我们相聚在梧桐街道中心幼儿园,听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我们上了《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中的语言课《小爸爸》和《小青虫的梦》。 <h3>王少伟老师进行的中班语言《小爸爸》,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中,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模仿成人的语言和行为,帮助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做一个好爸爸的不容易,并且自主观察和探讨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h3> <h3>杨轶珉老师进行的中班语言活动《小爸爸》,为幼儿叙事讲述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帮助幼儿模拟、猜想故事情节及讲述成长经历中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h3> 李燕燕老师进行的中班语言活动《小青虫的梦》,用诙谐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青虫演变成蝴蝶的自然过程,并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徐钰萍老师进行的中班语言活动《小青虫的梦》,讲述了一条丑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小青虫的蜕变过程,告诉孩子们不应该用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p>四位老师上完课后,由海盐县万禄幼儿园园长,省特级教师,姚群利老师进行语言领域课堂观察、研讨。在语言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内容的选择。二是组织实施。</p><p><br></p> <p>一、内容的选择</p><p>故事内容要注重真善美,好的情节要提炼,在价值观的取向中,要忽视一些不好的情节的设计,要提炼幼儿的词汇量,要有好的思想。</p> <p>二、组织实施</p><p>《指南》中语言领域主要包括:“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大板块的内容。</p> 经过姚群利老师的点评,我们深刻地学习到了语言领域课堂中需要做到的事。比如,故事完整的讲述,幼儿专注力高;反之,碎片型的讲述,幼儿的专注力下降,影响课堂效果。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对幼儿有所交代,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幼儿回忆表达中提问幼儿,不断地追问,让幼儿深刻理解故事。在提问幼儿时要链接到生活经验,生活即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更加有效。 <p>三大问题:</p><p>1、谨防丢失传统的教学道具,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多媒体。</p><p>2、谨防说教意味的突出,应该让幼儿去表达。</p><p>3、等待孩子思考的时间,避免一步到位。</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下午篇——共情陪伴,培养幼儿心里社会能力</b></font></h3> <h3>2019年6月10日下午,我们邀请到浙江省海盐县万禄幼儿园园长书记、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嘉兴市首届杰出人才、嘉兴市科研型校长姚群利老师给我们进行以《共情陪伴,提升幼儿心理社会能力》为主题的专题培训讲座,与大家分享她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与心得感悟。</h3> 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br>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 幼儿心理社会能力由四个核心能力组成:<br>情绪管理能力: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br>人际沟通能力:亲子依恋、师生关系、同伴关系<br>自我认知能力:自我知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性别角色<br>社会适应能力:行为习惯、挫折应对、合作分享、冲突化解、直面欺凌 共情就是真诚,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并做出利于对方的行为。要积极关注,做到共情的五大步骤:信→看→听→说→做,姚群利老师给我们做了几个实际案例的分析,当幼儿有情绪时,先共情情绪,后处理事件。 我们在提到“健康”的时候,通常只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板块。《指南》当中的社会领域培养目标也给了我们提示,在重视孩子体格锻炼的同时不要忽略孩子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 <b><font color="#ff8a00"><i>最好的教育是爱,最爱不过是“我懂你”。</i></font></b> 姚群利园长介绍说,在进行视频情境课程的时候,老师们会用“口号”(与故事情节相关的一句歌词哼唱)这种耳熟能详,诙谐幽默 ,通俗易懂,容易记住的方式,不断在唱的过程中暗示自己,教给幼儿情绪调节的方法,进而管理自己的情绪。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i>上善若水,静待花开,是最美的教育情怀</i></font></b><br></h3><h3>情绪是有隐藏性的,不哭的孩子依然会焦虑。当孩子有负面情绪,要悦纳,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和事件一定要分开,要温柔而坚定的坚持,接纳,等待,但不等于迁就。</h3><h3><br></h3> 教育是心灵的唤醒。<br>教育应该让每个人变得更幸福! <h3>感谢姚群利园长今天给我们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培养幼儿心理社会能力是每一位幼教人的责任,与所有不忘初心的幼教同仁共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