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三日行首日,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舟劳顿,终于到了宣城东收费站。可惜那看上去饱经风霜的中巴车给了个下马威,爆胎了,所幸几分钟前已下了高速🙏🙏🙏。
安排的第一景点,迎面而来的是几只缸,不明白缸上为何有小洞,问地陪摄影,也说不出所以然😂。 制缸场地不大,人更少。整个工场似乎只有二三个人,于是一人做缸,数人拍照😝😛 第二景点---制伞厂,仍然走马观花仍然见逢插针的拍照😜😜😜 然后来到了传说中的“江南千条腿”古镇---章渡镇。椐介绍,章渡镇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由于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撑在空中,故又被称为吊栋阁,位于章渡老街南侧,共97间建筑群体,均为临街店铺。另一侧则临青弋江,每当发大水的时候,水一直能漫到街上,远远望去,吊栋阁就象一排浮在水上的房子。它前半着地,后半以木头柱子撑在江中的底座上面,柱子上面架设木板,构造楼房2层,构造极其独特。由于此建筑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称“千条腿”。
进了古镇,多数吊栋楼已如风蚀残年的老人,一片凄凉。幸存的住宅里已无年轻人居住,常见的是老人与狗😃🤓。乡人待我们极友善,游人的到来似乎给那静寂的古镇增添了一丝生机😄😄。 皖南行次日,先来张和领队王老师的合照,王老师灿烂的笑脸,寓意我们美好快乐一天的开始😄。
一早我们来到因李白的《赠汪伦》诗而闻名的桃花潭。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别友而去,友人汪伦岸边踏歌送行。多么浪漫的场景😀😀。桃花潭其实就是青弋江上的一个回水潭。潭水澄碧,水面平静如镜。潭很大,大得像个小湖,形似莲瓣,东西岸有近二百米,南北长少说也有三四百米。青弋江穿潭而过,好似长长琴弦上的一个音符。
此时桃花潭上 薄雾好似白练,在桃花潭的上空数米处穿梭缭绕,经久不散。对岸青黛白瓦的农舍在云雾中若隐若,苑如仙境,一叶小舟缓缓而来,与雾、民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仍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桃花潭美景中,眼前却出现了反差极大的画面,原来已经到了大名鼎鼎的宣纸出生地—宣纸生产厂。
宣纸的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是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所珍爱喜用的。宣纸是纸中贵族,可制作场地却绝对平民化😝。 生产车间 烘干 猜得到吗这是什么?原来是制造宣笔的原材料--兔毛。 工作着是快乐的 别样的项链 三十多年前的杯子装着刚制成的宣笔 午饭后,在滂沱大雨中,来到了著名的查济村。查济村原有108座桥梁,108座祠堂、108 座庙宇,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是查济村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雨一直下着,手机随手拍了几张,下午以休息避雨为主。😝😝 感觉在亭子里听雨声、发呆、看游人似乎也不错。 王老师和摄友们冒雨选镜 门槛真的高 小憩 黑云压城 编扇子 王老师怎么啦😛😋😄,这里可有个小故事? 皖南行末日的拍摄地第一站为宣纸原料的制作地。 黑烟绕绕 皖南行的最后一站---宣城酒厂。酒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挥汗如雨 甘醇原浆酒 酒厂的三生石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少不了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