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俄罗斯之旅》 (上篇)

钟鼓楼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俄罗斯之旅》</p><p class="ql-block"> (上篇)</p> <h3>   《我们的俄罗斯之旅》</h3><h3> (上)</h3><h3> 2019年5月17日至24日,我们夫妇和其他几位老战友参加旅游团去了一趟俄罗斯,亲身领略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美丽而独特的风光,对俄罗斯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也留下了许多深刻难忘的印象。 </h3> <h3>  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我们对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始终怀有十分复杂的感情。从历史、政治上来看,历代沙皇通过多个不平等条约,强占了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的卫国战争,极大地振奋了处于抗日战争的中国军民,苏联红军击垮日本关东军,帮助我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br></h3><h3> 解放后,苏联老大哥曾给予我国很大帮助,但以后却演变为我们反修防修、他们撤走专家,直至珍宝岛开战;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物价飞涨,给国内带来极大震惊;自普京掌权以来,俄罗斯重振雄风,与我国联手抵抗美国。所有这些,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同时,我们这一代人大多又怀有浓郁的俄罗斯情结。</h3><h3>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不受过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熏陶和影响:从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斯妥也夫斯基、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到普希金的诗歌;从《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攻克柏林》等电影到芭蕾舞《天鹅湖》。</h3><h3> 对于我们来说,圣彼得堡(过去叫列宁格勒)、莫斯科及红场、克里姆林宫、冬宫,早已成为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过去,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这个心愿,而当我们终于退休有闲时,去俄罗斯旅游就成为我们最重要的选择。</h3> <h3>  离出行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的心情也愈发迫切。旅游团的领队小卢打来电话,通知在首都机场的集合地点,并特别提请我们注意:<br></h3><h3> 一是莫斯科、彼得堡天气比北京凉,早晚温差大,要穿长袖,中午可穿短袖;</h3><h3> 二是西方人不爱喝热水,宾馆不提供热水,为提倡环保,也不提供洗漱用品和拖鞋;</h3><h3> 三是卢布现在与人民币比值约为10比1,建议换一、两千元人民币,随身买些礼品或食物,在机场换或与当地导游换都可以,如在商店大额消费可刷VISA卡或万事达卡,国内银行卡有些地方不能用;</h3><h3> 四是俄罗斯电源插座使用德标,即两个圆孔的那种;</h3><h3> 五是当地卫生间较少,而且大都是收费的,导游会适当安排如厕时间,大家最好能及时去;</h3><h3> 六是参观游览时,建议先听导游讲解再拍照,以便加深对其历史与内涵的了解;</h3><h3> 七是由于属落地签证,护照有可能被押在宾馆,没有护照最好不要单独上街,以免因警察检查惹出麻烦;</h3><h3> 八是大家仔细阅读有关自费项目的介绍,慎重选择拟游项目。</h3> <h3>  除了重申上述一些要求外,还仔细叮嘱大家: 一要带好应急药品;二要准备一些可口的小食品; 三要带好本人的护照和身份证;并推荐了克里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宫殿加花园、涅瓦河游船等经典自费项目,留了他的国内和俄罗斯的手机号。</h3> <h3>  按照行程要求,17日上午9点多,我们即提早到达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长春的战友已经乘“海航联运”在前一天晚上到达北京,住在机场附近宾馆)。在“国际出发厅”的4号门内,领队小卢已经在等候我们了,没有多久,30名团员陆续到达,10:30分集合完毕。此时,在我们旁边,已经集合了多个旅行团,熙熙攘攘地,看来现在赴俄罗斯旅游的人还真不少。与其他团一样,领队让大家围成一圈,再次交代注意事项,将两人以上集体报名的游客分为十个“家庭”(我们一行10人被编为8号家庭),并收取多数人选择的自选项目的费用。</h3> <h3>  下午2点左右我们开始登机了。此次我们乘坐的是海航飞机,航班为HU7965。3点飞机准时起飞了,根据机舱上方电视屏幕所示,北京至圣彼得堡的飞行距离6090公里,预计空中飞行时间为7个半小时。飞机爬高飞稳后,机舱灯光大亮,空姐开始配送正餐。正餐还可以,牛肉或鸡肉可选,我选了鸡肉蘑菇米饭。打开餐盒,除鸡肉蘑菇和米饭外,加一点菜花、胡萝卜,还有一小塑料碗土豆色拉,一个小面包加一小块黄油,做得还比较合口味。饮料有茶水、橙汁、苹果汁、番茄汁、啤酒、红酒等,可自行选择。吃饱喝足,乘客们纷纷取出脖枕,放低椅背,关上机窗,盖上飞机上配备的线毯开始休息。</h3><h3> 飞机飞行了7个小时,机舱内的顶灯突然打开了。有人打开窗户,发现窗外还是白云飘荡,阳光灿烂。我不禁心生疑窦:按照时差,此时当地时间应为傍晚6点,太阳怎么会这么亮呢?后来想想,可能因为飞机由东往西飞的缘故吧。</h3><h3> 飞机于当地时间傍晚6:30分(北京时间夜晚11:30点)到达圣彼得堡(时差5小时)。降落时,只见低空云雾渺渺,高楼别墅若隐若现,好像进入了仙境。</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傍晚6:30分飞机抵达彼得堡机场。我打开手机一搜索,中国移动就漫游过来,还发来两条短信:一是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发的,要求“文明出游,入乡随俗,遵纪守法,加强防范,规避风险。请遵守俄罗斯法律。勿非法购买携带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及制品”,还提供了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的热线电线号码;另一条是中国移动发的,告知拨打中国大陆和接听电话,每分钟2.99元;发送中国大陆的短信每条1.29元,接收短信免费;上网流量每KB是0.01分钱,流量达50M后暂停流量功能。我当即感到,打电话与发短信与在其他国家差别不大,但上网流量贵得出奇,换算过来每M就是10元,看来在俄罗斯是不能开上网数据了,不小心达到50M才封顶,那就是500元啦!</h3> <h3>  圣彼得堡国际机场的入境手续由于是“团签”非常简单,我们很快就出了机场。我们发觉,外边不是天气预报所说的阴天,也没有那么凉。当地导游前来迎接,并带领我们找到大巴车,将大件行李放到车底行李厢里,然后上车入座。大巴车可坐50人,可我们全团加导游才30人,座位绰绰有余。</h3><h3> 利用前往市区这段时间,导游开始给我们介绍有关情况。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是原苏联总面积的76.3%。圣彼得堡位于普里涅夫低地西部、涅瓦河和芬兰湾汇合处——涅瓦河三角洲列岛上。它始建于1703年,曾长期作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十月革命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俄国被迫割让波罗的海沿岸领土,使首都彼得格勒失去了安全屏障,于是苏维埃政府乃决定迁都莫斯科;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被改称为列宁格勒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这座城市恢复了它的原名圣彼得堡。</h3><h3> 当年,彼得大帝为推进俄罗斯欧洲化和文明的进程,实现其宏图霸业,毅然决定举全国之力,在这里建设新首都,为了在这一片环境恶劣的沼泽地里建成牢固永久的城市,避免以往土木建筑的容易毁坏,彼得大帝专门颁布法令,禁止全国用石头建房,所有石匠都派往涅瓦河畔;他还颁布“石头税”,要求所有来彼得堡的船只、车队都要携带交纳一定数量的石头。</h3><h3> 圣彼得堡有许多别称:一是“北方威尼斯”,圣彼得堡位于海洋、河流和陆路交通路线的交汇处,市区以河流、岛屿、桥梁“三多”著称,特别是涅瓦河上,有21座大桥,临晨1点能够从中间打开,以便让大型轮船通过;二是“教堂之城”,全城共有300多座教堂,无论经过城市哪个角落,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教堂;三是“博物馆之城”,全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也有300多座,最著名的当然是冬宫;四是“英雄之城”,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900天,寒冷和饥饿夺走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但圣彼得堡人民依靠自己的勇气、意志和信心守护着自己的城市,直至取得了反围困的胜利;还有一个名称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那就是“血泪之城”,当年为了尽快建成这座城市,成千上万的人们在近乎奴隶般的劳动中丧生。</h3><h3> 最后导游强调说,由于受景点开放时间和堵车等限制,我们实际旅游览顺序会与行程有些不同,但行程所列景点都会走到;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背包要放在胸前,单反相机要抓牢镜头,拍照时要站在白线内,过街时一定要等绿灯亮了......。</h3><h3><br></h3> <h3>  我们住的是距离圣彼得堡市区不远的希尔顿酒店。大巴车拉到大门前,我们取了大件行李,走进大堂。大堂宽畅气派。领队收了大家的护照,办好了入住手续,再给每人分发房卡。大家赶紧拉着行李上楼。进房间后,感觉还不错,整洁实用,床也很宽大。根本不像领队之前所介绍的“俄罗斯宾馆的床都特别窄,据说俄罗斯历史上经常打仗,所以人们都是穿着衣服趴着睡觉,不用翻身,所以床窄窄地就够了,久而久之 ,就形成睡窄床的习俗”。也许这是因为希尔顿酒店是一家国际连锁酒店的缘故吧。</h3><h3> 由于累了一整天,我们赶紧洗漱。给手机充电。最令人高兴的这宾馆的WIIF很不错,在房间里信号比较强。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但窗外还很亮,天边飘着一抹晚霞。原来圣彼得堡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6月22日是他们的“白昼节”,那时白天更长,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人们无需掌灯,便可在街上读书看报。这也算是圣彼得堡一个奇观吧。<br></h3> <h3>  俄罗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夏季的夜晚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当我一觉醒来,发现从厚厚的窗帘缝隙透进了一丝阳光,一看手表,才凌晨3点半(北京时间早8点半)。</h3><h3> 7点钟我们到餐厅吃早餐,食物虽然是俄式的,但很丰盛。由于大家对中午饭心里没有底,因此早上多吃点儿“预防万一”。</h3> <h3>  8:30分导游带着旅游大巴来接我们。今天参观第一个景点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的夏宫。<br></h3> <h3>  1704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了夏宫。</h3><h3>18世纪初经常在这里举行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18世纪中,为纪念俄国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在宫殿的前面建造了一个由64个喷泉和250多尊金铜像组成的梯级大瀑布。</h3> <h3>  夏宫又称“俄罗斯夏宫”、“彼德宫”。它位于波罗地海的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它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h3><h3> 传说当年希特勒曾打算在这里举办“胜利庆祝会”,从而激怒了苏联当局,斯大林下令将这里炸毁,二战结束后才得以修复。</h3> <h3>  1934年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现今,成为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供游客参观。</h3><h3> 建造这座宫殿,集中了当时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全世界优秀建筑师、工匠。彼得大帝也亲自积极地参加到工程筹划之中,并做了一些指示。今天保留下来的由他亲自设计的规划图纸等达十几幅之多。宫殿、花园竣工仪式于1723年举行,是在彼得大帝去世前两年。</h3> <h3>  夏宫面向芬兰湾,由美丽的喷泉、公园、宫殿组成,是很著名的圣彼得堡旅游景点。大北方战争的取胜,使彼得大帝的野心得以极大满足,为了彰显俄罗斯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的地位,需要建造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宫殿——这就是夏宫,后经历代沙皇对它进一步雕琢、润饰,使得它更加美丽、迷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h3> <h3>  夏宫花园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 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 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 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 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 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参孙”在聖经中是玛挪亚的儿子,士师记中的一位犹太士师,生于公元前11世纪的以色列,是一个拥有天生神力的犹太战士。参孙以藉著上帝所赐极大的力气,徒手击杀雄狮并只身与以色列的外敌非利士人争战周旋而著名)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 塑像高3米,重5吨。<br></h3><h3> 夏宫有“喷泉之都”、“喷泉王国”的美称,它有百余座雕像,150座喷泉,2000多个喷柱及两座梯形瀑布。较著名的有金字塔喷泉、太阳喷泉、橡树喷泉、亚当喷泉、夏娃喷泉等等。每个喷泉各有风采,有人物、有动物,个个造型惟妙惟肖,生动可爱,引人遐想。</h3><h3> 大宫殿前的大瀑布喷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级台阶。喷泉群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相搏的雕像。参孙双手把狮子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水柱直喷22米之高。这一雕塑象征着俄罗斯战胜瑞典。喷泉群在蓝天白云下,闪耀着鎏金的光辉和水流的银影。黄金色的雕塑沐浴在水幕中,玉珠飞溅,光彩夺目。漫步在幽静高大的森林中,每走一小段路,眼前就会闪烁出飞溅的玉珠。</h3> <h3>  今天的第二个景点是圣伊萨基耶夫大教堂。它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区。它与罗马的圣彼得教堂、伦敦的圣保罗教堂和佛罗伦萨的圣母玛利亚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是圣彼得堡主要旅游景点之一。</h3> <h3>  大巴车开到了圣伊萨基耶夫广场附近,在路边停稳后,我们依次下车,远远地就看到一座气势雄伟、金顶辉煌的建筑,高高地耸立在蓝天白云下,顿时受到强烈的震撼。大家纷纷举起照相机或手机,或拍下这壮观景象,或相互拍摄留影、合影。我们跟着大家拍了几张后,在周围转了一圈。在广场东边,有涅瓦河一条支河缓缓流过,河上有座漂亮的蓝桥;河边坐落着玛利娅宫;在广场中央矗立的是尼古拉一世的骑马雕像。我们向大教堂走去,这里有一片绿地,几棵大树,能拍出更好的风景照。<br></h3> <h3>  圣彼得堡伊萨基耶夫大教堂,也叫圣伊萨基辅大教堂,始建于1707年,已有300年历史。现在的建筑建于1818~1858年,由法国建筑师蒙弗朗主持设计,前后共有44万人参与建造,历时40年之久。其建筑体量伟岸,气势宏大,构思精巧。厅和殿皆以大理石装饰,且有以贵重的蓝、绿孔雀石材质建成的立柱,美不胜收。</h3> <h3>  圣伊萨基耶夫教堂,是圣彼得堡的象征。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大教堂圆顶直径为22.15 米。用橡木制成的3 扇巨门,每扇门面积为42 平方米,重达20 吨。整座建筑物重30 万吨,里面可容纳1.4万人。</h3> <h3>  这座建筑的地基深达10 米。教堂四周各竖有16 根粗大的花岗岩石柱,成双排托起雕花山墙。每根石柱重114 吨,是从30 公里外的芬兰湾运来的。立柱时采用的是"绞关法",128 名壮汉同时推动绞盘,将114 吨重的石柱竖起来。教堂内有一张图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立柱的壮观场面。柱子竖完后砌墙,接着再竖上层的细石柱子,这些细石柱是用42 种进口大理石制成。柱子全部竖好后,最后覆上圆顶。</h3> <h3>  大教堂的内外部装修更为考究,光黄金就用去400 公斤,仅穹形外部镀金就耗费100 公斤。教堂自落成以来没有重新镀金,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教堂内有许多镀金的、青铜的和大理石雕塑,有多幅色彩斑斓的镶嵌画和宗教画,还有用乌拉尔宝石和名贵孔雀石、天青石制作的艺术品作为装饰。大教堂造型雄伟壮观,如今仍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精华。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建筑奇迹,巧妙布局。</h3> <h3>  大教堂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用了20年时间才修复。你仔细看,这些光洁的花岗岩石柱上仍留有战争的弹痕,但没有进行修补,目的是让后人不要忘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h3> <h3>  离开了圣伊萨基耶夫大教堂,我们又来到了伊萨克广场,它又叫做十二月党人广场。因为在这个广场上,俄国的革命者曾向沙俄统治者发起过挑战和斗争。他们曾在俄历的1825年12月10日,十二月党人组织起来,从这里冲进了枢密院,要求废除沙皇统治。1925年,在纪念十二月党人起义100周年时,这个广场被当时的苏维埃政府命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h3> <h3>  1925年前,十二月党人广场,是名为元老院广场,之所以于后来改名是为了要纪念发生在西元1825年的流血政变——十二月革命。 十二月党人广场坐落在涅瓦河岸,邻近海军司令部大楼旁,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大草坪,中央竖立著彼得大帝骑马雕像。</h3> <h3>  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大草坪,中央竖立着彼得大帝骑马雕像。铜像建于1766至1782年,高5米,重20吨,底座是一块重400吨的花岗石,是目前世界上纪念性雕塑艺术最完美的作品之一。</h3><h3> 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骑上,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充满信心,严厉而自豪。该马象征着俄罗斯,而马匹践踏着的蛇,代表着当时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维新的力量。从任何方向欣赏这座塑像,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铜像底座的天然巨石,是当年在芬兰被发现,叶卡捷琳娜二世悬赏七千卢布,让数百名农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巨石拖出沼泽之后,再用几根底部挖有沟槽、装有铜球的大木梁进行运输。这块巨石沿着一条专修的道路滑行了整整一年才拉到了芬兰湾,最后用木排从水路运到了这个广场。</h3><h3><br></h3> <h3>  在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民主狂潮蔓延到俄国,当时部份思想较为开放的年轻军官遂希望能将俄国带上民主自由化的政治体制,却遭到当时沙皇反对。</h3><h3> 1825年12月14日,趁着刚登基的尼古拉一世根基尚不稳,这群较为激进的自由党人率领三千名党人,在当时名为元老院广场的地方,希望藉由政变达到废除农奴等机制;然而,在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兵镇压下,十二月党人革命宣告失败,参与政变者皆付出惨痛代价。这批俄国革命运动的先驱者遂被称为“十二月党人。</h3><h3> 1925年的时候,为了要彰显这批先驱的历史意义,将当时发起革命的元老院广场,更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 一七八二年立于广场之上的彼得大帝纪念碑,因了普希金的长诗《青铜骑士》而声名远扬。</h3> <h3>  广场上还分布着一些雕像。这位是俄罗斯帝国海军元帅格宾卡。</h3><h3><br></h3> <h3>  导游介绍说:雕像基座的这头卧着的骆驼,谁用手摸一下就会给你带来好运。</h3> <h3>  这是一位音乐家的雕像,他的名字叫格林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有“俄罗斯音乐之父”美称。</h3> <h3>  果戈理(1809年-1852年),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他是继普希金之后的俄罗斯文坛又一位巨匠,他继承并发扬了俄国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传统,以自己的作品揭露了俄国封建农奴制度所产生的畸形现象,促进了俄国人民的觉醒。</h3> <h3>  这是“彼得大帝造船像”。<br></h3><h3>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1672─1725)。一般认为彼得大帝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h3><h3>  彼得大帝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中央集权制。继而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彼得大帝是个造船痴。他曾用4个月的时间学习造船技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荷兰船场作船舶木工,也曾在英国皇家造船厂工作过。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俄国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舰队,据说他曾亲自参与两艘舰船的制造过程。为了建立海军,1696年2月,彼得大帝亲自到沃罗涅什创办造船厂,赶造平底船。在工场,彼得大帝时而以工程师的身份参与设计。</h3> <h3>  海军部大楼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海军部路1号,建于1704年。整个建筑结合了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用56座大型塑像、11幅巨型浮雕、350块壁画,装饰着整座大楼。大楼正门两侧摆放着两组名为海神的庞大雕像群,采用切列宾涅夫及谢德林设计方案雕塑而成。大楼塔楼正面宽400多米。塔楼的基座部分是一个设计类似总参谋部凯旋门的拱形六门,门上装饰着以海洋和俄罗斯海军为主题的雕像及半浮雕。</h3> <h3>  海军部大楼最早的名字是海军造船厂,顾名思义用途主要是造船,1706年-1725年间,这里共制造了40多艘舰艇。大楼在初建成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华丽漂亮的装饰,后来在彼得大帝的授意下方装饰改造,形成今日的模样。现在的海军部大楼,是俄罗斯海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h3><h3> 海军部大楼位于圣彼得堡海军部路,涅瓦大街西端,镀金的尖塔顶部上是金色船形风向标,是圣彼得堡市最显眼的地标之一。尖塔是老圣彼得堡的三条主要街道:涅瓦大街、戈罗霍娃街和沃兹涅先斯基大街的焦点。圣彼得堡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曾在1933年写过一部短篇小说《海军部尖塔》专门描述海军部大楼的尖塔。</h3> <h3>  第三天早餐后,我们乘车前往参观狮身人面雕像与海神柱。</h3><h3> 在涅瓦河畔,我们看到一对狮身人面雕像伏卧在基座上。据说,这人面是按照阿门霍特布三世法老面部雕刻的,制作于公元前1455年--1419年,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埃及国王送给圣彼得堡的礼物。</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3>  经导游指点,我们看到这对雕像的人面下巴上没有胡子,据说当年埃及军官押运狮身人面像从尼罗河来彼得堡时,认为胡须是权利的象征,不能留给俄罗斯人,用枪托把胡须给打掉了。不知是真的,还是杜撰的?在这对雕像下方,还各有一只铜神兽,很像是长着翅膀的狮子。站在这里,可以望到对岸金顶大教堂等建筑。</h3> <h3>  美丽的涅瓦河是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海神柱"是俄罗斯战胜大海的象征。这里是瓦西里岛东部的岬角,被称为"长滩",俄语为斯特列卡尔,箭头之意。</h3> <h3>  圣彼得堡的瓦西里岛顶端,涅瓦河被分成了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长滩位于2河汇合处,港口的广场两侧,耸立着两根圆柱........拉斯特来里柱,即海神柱。</h3> <h3>  其实,它是两座灯塔,灯塔高32米,以前专为入港船只导航。圆柱上有各种雕塑装饰,代表不同的意义。</h3><h3> 花岗岩基座有四座象征着俄罗斯四大河流的雕像,四大河流为:伏尔加河,沃尔霍夫河,第涅伯河,涅瓦河。</h3><h3> </h3> <h3>  传说,古时人们把战败船只的船头钉在圆柱上,作为海战胜利得象征。</h3> <h3>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h3><h3> 该舰是俄罗斯建成于1903年的一艘巡洋舰为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吨位6730吨。该舰是俄罗斯联邦文化遗产,也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象征。</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 </h3> <h3>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属俄罗斯帝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装甲巡洋舰。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h3> <h3>  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现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从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h3><h3> 该舰仍在俄罗斯海军编制之列,舰上的博物馆则隶属于国防部文化局。</h3> <h3>  游览彼得保罗要塞。</h3><h3> 该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创造的。彼得大帝亲自为它选择了一处易于防御的地点,亲自监督建造工作。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3>  要塞中有圣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先是木质的,1712-1733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罗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庄严肃穆,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有镀铜的吊灯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灯架。 教堂内壁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许多大公也附葬于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遗骸也安葬于这里。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到本世纪中叶,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钟楼尖顶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双翼伸展3.8米,塑像头上十字架高6.4米。塔金光闪闪的尖顶直刺蓝天,景色十分迷人。</h3> <h3>  彼得要塞建成后从未打过仗,曾被作为政治犯监狱,里面有许多阴暗、潮湿的单人囚室。据介绍,这里曾经关押过彼得大帝的儿子阿列克赛及其他阴谋政变者,审判过五名十二月党人的死刑,列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被捕后在这里被杀害,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革命志士和民主主义者,如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高尔基等,都曾被囚禁于此。</h3> <h3>要塞简介上也有中文。</h3> <h3>红砖房子曾经是武器、弹药库。</h3> <h3>  彼得大帝的铜坐像,也是近代很有争议的一个塑像,因为它的头、手、脚不合比例而难以理解。一说彼得的头部明显较常人小,是他出生时难产头被挤压所致。另一说是因彼得大帝是全世界最高的皇帝,所以他的头才显得小。还有一说头部是按照彼得死后的石膏面膜雕塑而成,本来就该这样大小。这几种说法似乎都有些道理。<br></h3> <h3>  这里还摆放着前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的“太空返回舱”,胡一平让我给他拍照留念。</h3> <h3>  接着我们又来到圣彼得堡最有名的冬宫博物馆。</h3><h3>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步入冬宫前厅,这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两边是白色大理石圆柱,走廊尽头是著名的“约旦阶梯”,从地面到二楼的台阶、栏杆、扶手和方柱,全都用白色大理石雕凿而成,窗户、廊柱和灯具都镶着金色的花饰,真可谓是富丽堂皇,精美异常。</h3> <h3>  上楼梯后,进入正厅,也叫元帅厅,是举行皇家接见、隆重盛典、宫廷庆祝等活动的地方。正厅墙上挂着6幅俄罗斯元帅的肖像,以表彰他们曾为俄罗斯取得过重大历史性胜利。下一个是国徽大厅,是冬宫最大的房间,其包金的圆柱,向人们展示着俄罗斯帝国的强盛,在这儿能看到描绘俄罗斯各省的徽章。</h3> <h3>  接着走到了战争长廊,它是为纪念1812年卫国战争和1813——1814年俄罗斯远征军的英雄们而建的。从这儿就进入了冬宫的心脏地带----圣乔治厅,也称加冕厅,它非常宽畅,四周排列着一圈大理石柱,上下两排明亮的窗户,天花板上吊着两排铜制吊灯,整个大厅显得庄严肃穆。据说,罗曼诺夫王朝所有的重要会议、庆典都是在这里举行,类似中国皇帝的金銮殿。正面摆着的是沙皇保罗的宝座,后面是紫红色背景墙,上面是绣有国徽双头鹰的图案。</h3> <h3>  之后来到为纪念彼得大帝而建的彼得厅,是小型会见的场所,墙上挂着一幅油画《彼得大帝和雅典娜女神》。经过孔雀石大厅外楼梯口,我们看到一个巨型的孔雀石花瓶。然后进入最有名的花园厅, 这里展出的“金孔雀钟”,是冬宫镇馆之宝,集装饰性、娱乐性于一体。它是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上面有造型逼真的金孔雀、金公鸡、金猫头鹰、金松鼠,启动机械系统,金孔雀就会开屏,金公鸡就会啼呜。可能是太宝贵了,我们看到的这个宝贝,被一个玻璃房罩着,要拍照就会有反光和影子。</h3> <h3>  冬宫另外几件镇宫之宝都在达·芬奇厅。据说这里收藏的油画,从14世纪至20世纪,时间跨度达700年,其中有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作品。为了亲眼观赏这几幅举世罕见的珍品,如达·芬奇的《圣母与圣婴》和拉斐尔的《神圣的家庭》,我们不得不耐心地排队等待。我们还参观了意大利顶窗厅,这个厅的特点就是房顶是很大的玻璃窗,可以利用自然光,四周墙壁上挂满了油画,每幅油画都有一个故事,只可惜没有时间,我们不能一一去欣赏。之后还参观了维纳斯雕像厅,陈列着很多白色大理石雕像,其中最出名的是维纳斯像。由于参观时间非常有限,整个参观过程,我们都是走马观花似地,有许多展馆更是匆匆而过。唉,参观冬宫这样的博物馆,无论多少时间都是不够的。<br></h3> <h3>  出了冬宫,我们来到冬宫广场转转,拍拍照。宽阔的广场中央,矗立着著名的凯旋柱(也称亚历山大柱),是一座独特的建筑物,高达47.5米,直径4米,重600 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它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以其自重屹立在基石上,保持平衡。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代表着战胜拿破仑后的和平, 而柱脚装饰的浮雕以寓言的方式歌颂着俄罗斯军队取得的战功。</h3> <h3>  今天是在圣彼得堡游览的最后一天,早上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h3><h3> 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又称“复活教堂”、“复活大教堂”、“喋血教堂”、“喋血大教堂”、“圣彼得堡喋血教堂”、“圣彼得堡喋血大教堂”、“基督喋血教堂”,以及“基督喋血大教堂”等。它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式东正教堂,并作为圣彼得堡的一个主要旅游景点。</h3> <h3>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意党”极端分子的暗杀。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投掷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亚历山大二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弹在他脚下爆炸,亚历山大二世双腿被炸断,被送回到冬宫几小时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h3><h3> </h3> <h3>  1883年,亚历山大二世之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这座教堂。<br></h3><h3>公元1907年,教堂主体建造完成,以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外观娇艳秀丽。</h3><h3> 1917年,俄国革命以后,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夺,其内部破坏严重。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关闭此教堂。</h3><h3> 1939年9月1日,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被德国军队围困期间,引发严重的饥荒,基督复活教堂被用作蔬菜仓库,因此得到了绰号“马铃薯上的救主”。</h3> <h3>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教堂被用作附近的一个歌剧院的仓库。<br></h3><h3> 1997年8月,教堂在关闭27年后重新开放,但尚未祝圣,不作为全时间的礼拜场所。</h3><h3> 滴血大教堂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轮廓美丽,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教堂高度约81米,宽阔的外形,采用了与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构造,与华西里教堂的区别在于镶嵌复杂、颜色艳丽的影像图案,用丰富的彩色图案瓷砖、搪瓷青铜板装饰面。教堂的建筑风格迥异于圣彼得堡的其他建筑,该市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教堂特意设计成中世纪俄罗斯建筑,类似于17世纪的雅罗斯拉夫尔教堂和著名的莫斯科红场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h3> <h3>  教堂内部有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这些马赛克是由意大利产的不同颜色大理石及俄国产的宝石精致加工而成的,从1895年起由姆·维·瓦斯特索夫、姆·维·聂斯特洛夫、姆·阿·弗卢贝尔、里阿布金斯基等艺术家及技艺高超的维·阿弗洛洛夫进行设计镶嵌。</h3><h3> 教堂充分体现俄国风格,所以建筑师巴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建造了这座教堂。1883年9月14 日举行了奠基典礼。历经24年的兴建工程,直到1907年8月19日正式完工,并由尼古拉二世举行隆重地开幕仪式,国家政要及皇亲国戚均应邀观礼。</h3> <h3>  教堂内部嵌满了以旧约圣经故事为体裁的镶嵌画。与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比,它的外貌更加美丽、更加生动。滴血教堂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轮廓美丽,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h3> <h3>  随后我们来到了喀山大教堂,它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始建于1801年,如今仍在使用。这座教堂是为了存放俄罗斯东正教圣物——《喀山圣母像》而建的。当年打败拿破仑的俄军英雄库图佐夫元帅墓也在教堂内。</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教堂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本,历经10年建成,由94根圆柱排列的半圆形回廊是其显著特征。</h3><h3>之所以供奉《喀山圣母像》,是因为据说喀山圣母曾于俄法战争期间显灵。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这次寒流使拿破仑·波拿巴军队不战而逃冻死过半,而且全无战斗力,使库图佐夫一战成功。1813年,曾借圣母显灵战胜法军的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埋葬在了这座教堂中,墓边从法军缴获的战旗和头盔彪炳着这位将军的赫赫战功。</h3> <h3>矗立在教堂广场上的彼得大帝雕像</h3> <h3>  离开了喀山大教堂,我们又来到了圣彼得堡艺术广场,中央建有诗人普希金塑像,源于由意大利建筑师罗西设计的古典式建筑风格。自苏联解体后,短暂时间内该广场返回到沙俄时代的旧名,称米哈伊洛夫广场,如今该圣彼得堡旅游景点又被称为艺术广场。</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3>  在广场周围,包围着的文字所显示的与艺术、美术、音乐及相关的建筑。广场背靠涅瓦大街,对面就是米哈伊洛夫宫,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博物馆。左边是纪念穆索尔斯基歌剧·芭蕾剧院,右侧是俄罗斯民俗学博物馆,右侧后方是圣彼得堡爱乐交响乐团。</h3> <h3>  午饭后我们前往参观游览叶卡捷琳娜宫。</h3><h3> 该宫殿位于圣彼得堡南约30公里的一个小城镇,,为强调其皇家领地的意义,这个小城镇改名为皇村(沙皇村)。皇村内绿色环抱,春意盎然。</h3><h3>由于普希金曾生活学习于此,故又称为普希金村,花园里竖立着普希金的坐像。</h3> <h3>  叶卡捷琳娜宫,建于1717年,初是彼得一世赠与第二任妻子-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夏日别墅。1752年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觉得这别墅太过时,命人推到重建,并用了超过100公斤的黄金建成一座崭新的宫殿, 命名为叶卡捷琳娜宫。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以后又按照她自己的喜好对这座宫殿内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和扩建,使之焕然一新,形成了现在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和英、法式园林相结合的华丽花园。改建后的宫殿长达306米,超过了俄罗斯巴洛克时期的所有建筑。</h3> <h3>  宫殿外立面一周都是用男性大力士做装饰,彰显女性为王的朝代,也寓意着这些大力神梁柱高高托起了皇家的财富和权势。</h3> <h3>  皇宫教堂的穹顶(五个圆葱头)在碧空下金光灿灿。</h3> <h3>  叶卡捷琳娜宫殿内设计精致考究,每个区域或大厅的色彩、装饰绘画因功能不同而异,或清新柔和,或庄重典雅或金碧辉煌。一走上主楼梯,就能感受到女性娇柔的美。</h3> <h3>  宫殿中最宏伟壮观的大厅就数这间宽敞的"接待厅"了,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奢华到极致。大厅两侧面对前后花园装有巨大拱形窗门,窗门之间和大厅两侧的墙壁上镶有巨型镜子,厅内所有装饰均为镀金,拱顶上是巨幅彩色绘画 -《俄罗斯凯旋》。</h3> <h3>  宫中的宴会厅都是根据贵宾人数及重要程度精心装饰布置,餐具全部为银质餐具,天花板上均绘有精美的绘画。目前宴会厅的桌子及上面的餐具摆件还是当年的布置,人们可以想象当时奢华的场景。白色宴会厅,据说当年设计师在厅内装饰上使用了许多红宝石及绿宝石,由此不难想象白色宴会厅当年的华美。</h3> <h3>  骑士宴会厅,这间宴会厅是整个宫殿中最常使用的一间,用来接待人数较少的宾客。墙角为青花瓷壁炉。墙面上镶嵌了两扇巨大的窗镜,镀金的镜框和花纹装饰以及屋顶上的绘画精致细腻,使宴会厅看上去典雅高贵。</h3> <h3>  这个餐厅我称它"绿色餐厅",是宫殿中完全没有一点金饰耀眼的厅,在一片辉煌中素雅清新,极具特立独行的魅力。</h3> <h3>  红柱厅为一个小型休息室,最值得欣赏的是由红珊瑚和象牙雕刻的象棋和屋顶精美装饰和绘画。</h3><h3>绿柱厅,青花瓷壁炉和屋顶精致的绘画。</h3> <h3>  琥珀宫又称琥珀屋(由于该宫禁止拍照,图片为网上下载),是一座内部由6吨多的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的宫殿,颜色从柠檬黄到金红黄,包含了可以想象的黄色系中一切的色彩,曾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是普鲁士国王费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送给彼得大帝的礼物。</h3><h3> 二战期间,这座宝宫被纳粹劫掠窃取。这是历时25年,使用8吨琥珀,耗资1100万美元重新复原的琥珀宫。</h3> <h3>  宫内的厅屋之间通过一扇扇不同的镀金花纹图案的大门相通,形成了一条"金色的走廊",华丽辉煌。</h3> <h3>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 - 1762年),全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h3> <h3>  卡捷琳娜宫中的法式花园区域。法式花园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了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精美的大理石雕塑是法式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浓重色彩。</h3> <h3>  英式花园区域,是卡捷琳娜二世的精心之作。英式花园追求的是向往自然,崇尚自然。没有修葺整齐的苗圃花卉,是自然式的树丛草地,蜿蜒曲折的河流、道路,讲究园林外景物的融洽和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景观。</h3> <h3>  园中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湖波荡漾、鲜花盛开,看着往来的游人马车,可以想象到当年沙皇时代奢华与繁荣。园林中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h3> <h3>由于篇幅限制,上篇结束,请欣赏下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