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察时间:2019年6月5日</h3><h3>观察地点: 中四班</h3><h3>观察对象:张柯钦</h3><h3>观察者 : 任雨楠</h3><h3>观察背景: 本学期新转来一个小朋友,张柯钦。他是一位6岁的小男孩,聪明好学。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他有一个坏习惯——爱吸吮手指。</h3><h3><br></h3><h3></h3> <h3>观察目的: 吸吮手指是将手指放入嘴中吮吸一种行为。婴儿吃手是自我认识的开始,而大一点的孩子则是:当压力过大或缺乏安全感时,孩子后有可能通过吃手指这一动作来降低焦虑,放松心情。长时间吸吮手指,会因局部刺激而使手指变大、变粗,影响美观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另外,吸吮手指很容易造成寄生虫感染,还会使上下牙槽咬合不良。对于5岁的幼儿,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要及时进行纠正。</h3> <h3>观察记录:</h3><h3> 在上课、游戏时经常会发现柯柯将大拇指放入嘴里吸吮。当小朋友活动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老师,柯柯又吃手了!”这时,他又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h3><h3><br></h3> <h3>原因分析:</h3><h3> 在晨间的接待时间,与柯柯妈妈的交流中,了解到柯柯在断奶后就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当时未能引起柯柯父母的重视,认为到柯柯大点时,就不会吸吮手指了,结果柯柯却一直没能将这个不良习惯改掉。当他们认识到其吸吮手指的危害时,又以儿子年纪小,不忍心用强制的手段制止他,结果就错过了纠正不良习惯的黄金时期。柯柯吸吮手指的习惯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曾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大。</h3> <h3>措施:</h3><h3> 吸吮行为经过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如果用强制的方法,会使柯柯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不能用强制的方法,只能用引导、鼓励的方法,使他自己认识到吸吮手指的坏处,让他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于是我将吸吮手指会产生的后果用故事《贝贝的手指》讲给他听,让他自己去故事里寻找为什么贝贝的手指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当柯柯从故事找到答案后,很紧张的问我:“老师,我会不会变成跟贝贝一样呢?”我笑着问他:“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改掉吸吮手指的习惯,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变得和贝贝一样的。”柯柯听了很高兴地说:“老师,我要改掉坏毛病。”那天早上他都没有吸吮手指。</h3> <h3>反思:</h3><h3> 对于已养成吮吸手指的不良卫生习惯的孩子,应弄清楚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如果属于喂养方法不当,首先应纠正错误的喂养方法,克服不良的哺喂习惯。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饥饱有节。</h3><h3> 家长要耐心、冷静地纠正儿童吮吸手指行为。对于这类患儿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嘲笑、恐吓、打骂、训斥,更不要使用捆绑双臂或戴指套强制性的方法。因为这样做,不仅毫无效果,并且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压抑、情绪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孤独等情况。而且一有机会,孩子就会更想吮吸手指,而使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顽固化。</h3><h3> 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儿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除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如饥渴、冷热、睡眠)外,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给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玩乐。还应该提供有利条件,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使孩子生活充实、生气勃勃。分散对固有习惯的注意,保持愉快活泼的生活情绪,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h3><h3>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孩子以吮吸手指来取乐,要耐心告诫孩子,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不仅会引起手指肿胀、疼痛,影响下凳骨的发育及牙齿变形,而且容易把大量的脏东西带入口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h3><h3> 每当孩子吸手指时,应以严厉的目光注视孩子,并以坚定的口气说:“不行!”同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吸指行为有所减少,就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并要向孩子说明,只要能减少这种行为,控制这种行为,他就会得到奖励,采用这种“正强化”治疗,可有明显的效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