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老师】语文育人模块研究--校本化建构学本教育 自主化培养核心素养

美友6721418

<h3><b><font color="#b04fbb">&nbsp; &nbsp; &nbsp; &nbsp; </font><font color="#b06fbb">中国有句古话:“滞,则死;变,则通。”</font></b></h3><h3><b><font color="#b06fbb">&nbsp; &nbsp; &nbsp; &nbsp; 2014年,牡丹江市教研院提出了“学本式成长课堂”课题实验研究,旨在为学生、教师奠定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实现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转变。清福小学作为课题实验学校,围绕着“学本引领方向,研究融入常态,学力助推发展”的教学总体目标,全面践行“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font></b></h3>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b06fbb">实验初期,学校精心谋划,准确定位,通过论坛、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多鼓励、勤指导,使他们在思想上真正蜕变,达成课改共识,乐于把课堂还于学生,善于以学习者学习为本,巧于师生协同合作,完成思想攻坚。</font></b> <h3><b><font color="#b04fbb">&nbsp; &nbsp; &nbsp; &nbsp; </font><font color="#b06fbb">学校以校本、组本、师本“三级驱动”为载体,通过观摩研讨、师徒结对、网络研修等形式,帮助老师梳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释疑解难,把握“学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方向,进一步明确要把教转化为学,让学生自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的、快乐无比的参与课堂活动。</font></b></h3>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167efb">“学本式成长课堂”的根在学法。清福小学组织骨干教师从纵向、横向两个点对学法进行研究与归纳。所谓纵向,是教师从宏观角度精研1-6年级教材整体构架,把教材读薄,罗列出可用的学习方法。所谓横向,就是组本教师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再在一起深挖本年级上下册的全套教材,整理出该年级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习方法。最后,由教学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将诸多方法进行筛选,形成完整的学法体系。学校归纳出了适合学生应用的《语文学习方法导引》百余种,梳理了六个年级共计十二册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增强了自主学习的可行性、操作性。</font></b> <h3>&nbsp;<b><font color="#b04fbb">&nbsp; &nbsp;&nbsp;</font><font color="#167efb"> &nbsp;“学本式成长课堂”的重头戏在于学生对学法的掌握与应用。学校专门开辟专题训练时间,每周分别有两节数学课、两节语文课作为方法学习课。历时几个月,补足每一年段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习方法。训练课上,教师将方法与实例相结合,把语文课本作为练习题,把校本阅读教材作为拓展题。教师们以兴趣牵动,以训练强化,快活的气氛、鲜活的知识、灵活的教法将专题课上得有声有色。</font></b></h3> <h3>&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167efb">“学本式成长课堂”的掌舵人是教师。学校坚持立足岗位,关注问题,研究课例,扎实有序的开展全体教师观课议课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问题研究能力。通过明星教师引路课、同组教师研讨课和新蕾教师汇报课,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注重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同时在骨干教师中,采取了重点跟进、追踪指导的方式,开展“三课活动”,即带头课、示范课和研究课。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注重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教师综合素质整体提升。</font></b></h3>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b06fbb">&nbsp; &nbsp;学校始终坚持以“学本式成长课堂”课题研究为着力点,开展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新蕾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明星教师上创新课。各教研组从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等方面给予公正、公平的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学本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font></b> <h3>&nbsp; &nbsp; &nbsp; &nbsp;<font color="#b06fbb"><b>为全面推进“学本式快乐成长课堂”课题研究,学校将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校本研修融为一体,坚持每年开展“一师一课•一课一品”全体教师学本课堂拉练活动。活动从原来的点上教研的重心转向面上教研的“每师一课”即“互听课”活动的落实。活动中,教师们能够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更好地向“学本式快乐成长课堂”课题研究的目标靠近,达到了树典型、抓普及、促提高的目的。</b></font></h3> <h3>&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b06fbb">为了使骨干教师得到发展和锻炼,我们充分抓住市、区提供的每一个展示的机会。通过有效的措施、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与研修活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转变与提升。“学本式成长课堂”课题实验研究为清福小学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师们成长起来了,老教师放开手脚,敢于尝试,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新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更多地去唤醒、点拨、碰撞。学生们也成长起来了,他们展露着渴求的双眼,活跃的思维、灵巧的小手,自信的笑容,感受着活学益智的快乐课堂。学校有50余人次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本课堂”活动展示,多人次获得市级教学竞赛特等奖。</font></b></h3> &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ff8a00">&nbsp;</font></b> &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167efb">&nbsp;随着“学本式成长课堂”的深入实践与探索,2016年,牡丹江市教研院又将其更名为“学本式成长教育”,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既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化的需要,将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同时也顺应了教育本质所需要的“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的要求。</font></b> <h3>&nbsp; &nbsp; &nbsp; <b style=""><font color="#b04fbb">&nbsp; </font><font color="#167efb">作为课题研究的基层实践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本教育”要想继续前行,必须充分集聚、放大师生主体的发展、创造力量。而根据我校现状,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校的办学特色鲜明,教师的教学独具风格。因此,我们努力将“以人为本,快乐教育”的育人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提出了“依托‘学本教育’课题研究,引领校本阅读特色发展”的构想。</font></b><br></h3>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167efb"> &nbsp;众所周知,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代言人”。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梁启超先生就提出了“须选文令学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位,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的主张。</font></b>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167efb">&nbsp; 学校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选取了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教材为样板,由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在认真研读课标、深度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历经了“理解—统整—评鉴”三个阶段,打乱原有教材的编排顺序,从作者、体裁、写法、情感等角度,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将相关、相近、相对的课文进行了单元重组,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语文教材重组强调了资源的整合与生成,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压缩单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同时将省出的时间用于拓展性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整体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语文学科与校本阅读的有效融合让我们初尝实验成果的甜美,我们又开始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将校本阅读的触角融合到其他学科之中。</font></b> &nbsp; &nbsp; <font color="#b06fbb">&nbsp;&nbsp;</font> &nbsp; &nbsp; <b><font color="#b06fbb">&nbsp; 学本教育的生命力源于师生的真实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清福小学率先在所属区域内进行了“学本式成长教育”科研巡展活动。活动中,清福小学分别以课堂教学和静态材料展示的形式向与会者介绍了开展“学本式成长教育”课题实验研究以来的设想、策略和进程,并将实验成果向大家做了展示。</font></b> <h3>&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b06fbb">我们欣喜于学生对书的热爱,收获于学生对学的理解,提升于学生对用的能力,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学本教育与校本课程融合之路的信心。</font></b></h3> <h3>&nbsp; &nbsp; &nbsp; &nbsp;<font color="#b06fbb"><b>课题研究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不可照搬,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直面难题、敢碰问题就会有新突破。“校本化建构学本教育,自主化培养核心素养”将是我们继续前行的目标。</b></font></h3>

教师

课堂

学本式

学本

校本

学生

成长

研究

教学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