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三十八年时光,弹指一挥间。</h3><h3> 1981年,时值我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纪。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文艺创作非常重视。原荣成文化馆下派创作员到各乡镇进行美术知识辅导。</h3> <h3> 风华正茂的年纪。这张照片在我的所有照片当中,是我年纪最小的一张照片。当时我17岁。</h3> <h3> 我19岁那年的照片。</h3> <h3> 当时美术辅导班的辅导老师有宋仁贤老师、(现年80周岁,中国美协会员,烟台画院高级画师)王日新老师(多年前病故)。由于自己善写爱画,对美术比较爱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我作为村里的美术爱好者代表,由村委选派参加了此次美术辅导班的学习。参加辅导学习的还有当时全斥山镇的美术爱好者王善强、王升飞、郭信永、王国勇、 刘树荣等7人。</h3> <h3> 那时我在斥山村委会计室干出纳会计,负责全村各工副业单位的经济收支管理,并兼职在村广播喇叭上给村委广播个通知等等。通过参加了美术班辅导,使我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提高。两位老师对我的启蒙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我懂得了素描的有关知识,绘画中的构图、线条、色彩运用等有关知识。如今我在摄影艺术上取得了点滴成就,都得益于老师当初的诚心辅导。</h3> <h3> 刚下学还没有参加美术辅导班之前,我通过自学画的素描。</h3> <h3> 在参加美术辅导班以前,我给斥山园业设计的喷在车棚上图案。当时车辆在运输蔬菜去石岛蔬菜行时,引得了很多人的围观与赞赏。</h3> <h3> 我给斥山渔业公司设计的喷在车门上的图案。在车辆去渔港码头拉鱼时同样受到很多船员和渔民的围观与赞赏。</h3> <h3> 在美术辅导班上,宋仁贤老师态度和蔼,热情耐心,无私的传授绘画知识。虽然对我们只是辅导了5天,但师生感情颇深。那段求知的美好时光,那段难忘的经历,至今回想仍感温馨。</h3> <h3> 以前通过媒体光知道老师在烟台画院工作,并不知道老师的具体情况。6月8日,通过微友得知宋仁贤老师从烟台回大鱼岛居住一段时间,打听到老师的住址,我便前往恩师家看望老师。</h3> <p> 老师身体很好,精、气、神俱佳,思维敏捷,侃侃而谈。</p> <h3> 看到老师的身体很硬朗、很健康,我感到非常欣慰与高兴。</h3> <h3> 宋老师拿出他收藏的1985年的《山东画报》给我阅览。</h3><h3><br></h3> <h3> 画报上刊登着宋老师的母亲王茂爱以及她的剪纸和纸斗。该批面斗在当年的全省农村手工艺品展览当中荣获二等奖,被省级收藏。</h3> <h3> 画报上的”画乡新一代”系宋老师的儿子海涛,学名宋文章,时年18岁。宋老师提起自己的儿子,闺女,话语便滔滔不绝,引以为荣。</h3> <h3> 宋老师赠送给我一本他自己的诗书画印综合集。</h3> <h3> 当时美术辅导班结束时,宋仁贤老师为我刻了名章。当时还给我画了一幅熊猫戏竹图(韩美林画法),挂在我家的房间里好多年,后来被一亲戚看中,亲戚不管我不情愿,硬是将画拿走了。</h3> <h3> 此画印已经历38个年头,我至今收藏着,保存完好。</h3> <h3> 通过美术辅导班学习以后我画的素描。</h3> <h3> 八十年代我为亲朋邻里画的照壁及门两侧墙壁画。</h3> <h3> 为亲戚画的炕琴上的玻璃画及烫画。</h3> <h3> 我为亲属家炕前的躺柜画的烫画。</h3> <h3> 我自己结婚的大立柜,这是当时被我“武装”的模样,各种门类、各种画法集于一身,大立柜上的木纹系我手工绘制,当时堪称我的杰作,大柜现在已给我亲家使用。</h3> <h3> 1982年,为斥山税务所书写标语。</h3> <h3> 1982年,为斥山村饭店画门头广告牌。</h3> <h3> 1983年,为荣成市斥山橡胶制品厂画门头广告牌。</h3> <h3> 1984年,为斥山第二渔业公司冷藏厂画门头广告。</h3> <h3> 1986年,为斥山村党支部装饰党建工作室。看板上的标题大字,全是我手工书写、刻制完成的。</h3> <h3> 1982年,应斥山信任用社滕建洲主任之邀,我为斥山信用社画了一幅迎客松,画框约两米高三米宽,当时悬挂在信用社一进门儿的影壁上。那时的斥山镇不象现在光银行就有中国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五、六家,当时只有信用社一家,故上银行的人很多,全集中在一家,观赏浏览我的绘画作品的人就特别多,我的绘画作品受到观赏者的一片好评与赞扬。</h3> <h3> 我的硬笔、软笔书法作品。</h3> <h3> 一日辅导,终身老师。由衷感谢我艺术上的启蒙者宋仁贤老师,感谢老师的指导与教诲,“画马三片瓦”的绘画创作谚语萦绕耳畔;“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构图原则牢记在心;“学艺先做人”的处世道理受用一生。</h3><h3> 祝老师身体健康,开心快乐,生活幸福美满,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艺术的山峰上越攀越高,愿宋老师这艺术的“不老松"更加繁茂、永远长青!</h3> <h3> 本文作者简介</h3> <h3>摄影教师王祖良</h3><h3> 王祖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旅游摄影协会会员、威海市旅游摄影协会副会长、威海市摄影家协会理事、荣成市摄影家协会石岛分会副主席。山东图片库、山东画报社、威海图片库签约摄影师,荣成市老年大学摄影讲师。<br></h3> 王祖良笔名华岩,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斥山村人。自幼酷爱书法、美术、摄影艺术,在从事财务工作的同时,业余刻苦自学有关知识,艺术素养不断提高。经常深入一线、勤勉创作,屡屡斩获各种赛事奖项,摄影作品多次参展并被国家、省级、市级博览馆及国际友人收藏,自1999年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1500余幅,荣获国际、国家、省级、市级摄影奖达130多项。<br> 2011年3月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荣誉称号,2011年6月在石岛举办了“灵秀石岛.魅力赤山” 王祖良摄影作品巡展,观展人员达1万3千多人次,荣成电视台对影展做了专题报道。2016年10月参加了威海市文化交流协会组织的威海市摄影家赴韩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的友好访问和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8月,荣成电视台以“我市再添一中摄协会员”为题对本人进行专题采访报道,2018年3月至11月,威海电视台精彩威海频道对本人的60幅摄影作品进行了为期9个月(每天6次)的循环展播,播放时长达到270多小时。2019年11月,由荣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石岛管理区宣传群团办公室、荣成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盛泉孝爱老年大学、赤山风景名胜区协办,荣成市美术馆承办的荣成市首个本土作家个人作品展“石岛美 故乡情——王祖良摄影作品展”在荣成市美术馆隆重开展。<br> 多幅作品分别中国摄影展览馆、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韩国仁川市韩中文化馆及德国埃尔克伦茨市艺术中心及世界各地展出。其个人简历和书法、摄影作品被《中国翰墨典藏》收录,被誉为“农民摄影家”、“草根摄影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