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19年6月4日,方正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黄丽华随“国培计划(2018)”方正县教师进修学校送陪团队来到会发镇中学,对会发镇中学语文教师研课磨课活动进行指导。</b></h1><h3></h3> <h1><b>县语文团队的成员在教研员黄老师的带领下,再一次相聚在会发镇中学校,开启新的国培送教之行,语文送培团队将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去实践我们的教学,去发展我们的孩子。</b></h1> <h1><b><u><font color="#ed2308">首先,说课。</font></u></b></h1> <h1><b>张立敏老师说课,课题是《马说》。这篇文章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短小精悍,写得曲折而畅达,有雄辩气势。马说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张立敏老师从教材地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方面阐述对文章的理解,环节清晰,设计合理。</b><br></h1><h3></h3> <h1><b>教研员黄丽华对张立敏的说课进行了点评,她特别指出语文课关键是要用情境吸引学生,特别是导入环节,要巧妙地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情”。黄老师字字珠玑,精彩的点评让受培教师受益匪浅。</b></h1> <h1><b>送培教师贾春丽对张立敏的说课给出建议,她说好的语文课在于教师设计合理的环节、精炼的问题,而教师就是导演,就是贯穿一堂课的“线”。</b></h1> <h1><b><font color="#ed2308">研课磨课——同课异构</font></b></h1> <h1><b style="font-size: 17px;"><font color="#010101">朱晓菲与高巍两位老师分别讲了《河中石兽》。朱晓菲老师从文章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问题由浅入深,最后归纳文章主旨。</font></b><br></h1><h1><b><font color="#010101" style="">高巍老师的课则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让学生在归纳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判断孰是孰非,进而明确文章蕴含的道理。</font></b></h1> <h1><b>教研员黄丽华和送培教师贾春丽深入课堂听课,与受培教师携手同行国培路。</b></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研课磨课——促成长</font></b></h1> <h1><b>两节课各有千秋。听课后,教研员黄丽华带领会发镇中学语文教师针对两节课进行研课磨课。针对两节课的设计黄老师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问题设置上要有层次和深度,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上课教师认真整理,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b></h1><h1><b>黄老师还特别评价了朱晓菲老师的课,说无论是从环节上,还是课堂的驾驭上都进步很大,真正体现出国培给基层教师带来的变化。</b><br></h1> <h1><b>生命因学习而美丽。是“国培计划(2018)”给了乡村教师以清泉,我们要让它细水长流。“国培计划(2018)”培训的研课磨课阶段就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打磨和提升,也使每一位受培教师认识了教学的意义,把语文课能上出“彩”,能教出“味”。</b></h1><h3></h3> <h1><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国培为各位一线的语文老师注入了“活水”,在研磨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教育智慧并收获着快乐,在反复的磨课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总结提升。可谓“玉琢乃成器,磨课见真知。”在语文教学的旅途中,我们会跟随国培的脚步,一定再接再厉,努力成为最优秀的语文教师!<br></b><b> 会发镇中学语文教师李桂香</b></h1> <h1><b>国培,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语文,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一节好课要千锤百炼,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我的底蕴。<br></b><b> 会发镇中学付广华</b></h1> <h1><b>国培它带给了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它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我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我的一路风采。<br></b><b> 会发镇中学高巍</b></h1> <h1><b>“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更新陈旧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教育人。在倾听、反思、实践中,我的教学之路会愈趋成熟,感谢“国培计划(2018)”在教学中给予的指导和引领。<br></b><b> 会发镇中学罗庆芬</b></h1> <h1><b>通过培训,我深刻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因此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磨练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并且我要向同行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好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br></b><b> 会发镇中学朱晓菲</b></h1> <h1><b>好的教师是一把钥匙。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其日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就要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次国培,教研员黄老师提出语文教师要教出语文的“五味”,要使语文生活化,我会在国培之路上虚心学习,博采众长。<br></b><b> 会发镇中学张立敏</b></h1> <h1><b>在研课磨课过程中,教研员黄丽华对会发镇中学全体语文教师的受培情况进行总结,指导教师如何进行备课以及做好课后反思。</b></h1> <h1><b>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语文教师成为交流中大家共同的话题和目标。</b></h1> <h1><b>我们在忙碌中快乐着,<br></b><b>我们在学习中收获着,<br></b><b>我们在交流中感动着,<br></b><b>生活处处有课程,<br></b><b>一言一行皆教育,<br></b><b>国培计划(2018)——<br></b><b>值得永远珍惜和回味,<br></b><b>我们要乘风破浪,落到实处!</b></h1> <h1><b><font color="#167efb">编辑:黄丽华<br></font></b><b><font color="#167efb">撰稿:高 巍 李桂香 罗庆芬 </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朱晓菲 </font></b><b><font color="#167efb">付广华 张立敏<br></font></b><b><font color="#167efb">制作:高 巍</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