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先生

肖肖

杨绛先生走了,享年105岁。 在各种媒体刷爆的时候,来谈谈读杨绛先生的体会,似手有点凑热闹的的嫌疑。杨先生九泉有知,也不一定会高兴。但好歹自媒体的生命不超过几天,一切都该安静下来了。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从普通与平凡的角度读杨绛,也许更能体现先生的价值。 先生的去世,备极哀荣,和前段时间走了的陈忠实先生一样,在世人中引起极大的震动。我想有三点原因和体会。 第一,羨慕。这是世人不易觉露的心态。杨绛活了105岁,绝对高寿,在作家中罕见。她是一个慈详的老太太,一生平实。活到这个岁数,而且有尊严地活到这个岁数,在天国与亲人相见,世人是羡慕和祝福的。由此,也希望我们的奶奶(姥姥),我们的妈妈,我们的老师,以及天下之人,也能够有这么幸运的长寿。这是我们潜意识的美好的心愿。 还有,羨慕杨绛与钱锺书的神仙夫妻。张中行曾说,中国人的婚姻有四种,琴瑟和鸣、相濡以沫,理想中的婚姻;客客气气、相敬如宾,比较少见;吵吵闹闹、磕磕碰碰,占大多数;怒目相向、度日如年,占少数。像杨绛夫妇举案齐眉、相扶相依的婚姻,实在是让世人仰望。在浮华的时代,我们找不到离婚排队比结婚排队拥挤的原因,一如找不到人生走了半程,而忘记了出发的初衷。 第二,欣赏。杨绛夫妇都是著名的作家,俩人的文字各有千秋。钱锺书的文章幽默、风趣、灰谐、机智,不喜欢他的人以为近似卖弄。杨绛的作品像缓缓流淌的山溪,空灵、纯净。他们研究文学的女儿钱瑗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了就完了。说的中肯。 除了《管锥编》太生涩难懂,钱锺书和杨绛的作品,我是全通读过的,可以说是钱、杨的粉丝。我以为,钱锺书的作品宜浅读,浅读,读出人生的谐趣;杨绛的书宜深读,深读,读出人生百味。所以,钱锺书的文章宜青少年时看,杨绛的书宜中年后看。 读钱锺书的作品是在二十多岁。第一次看《围城》,是在暑期从南京回家乡重庆的火车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蓝皮火车臭气熏天,钱锺书先生灰谐的话语,正是治理脏乱差火车上思乡的忘忧剂。火车哐铛哐铛驶过中原大地,穿过秦岭,两天的路程,我快把那些妙语全抄下来了。 看杨绛的书大约是参加工作以后。从她的一九三三年第一篇习作《收脚印》(该文收录在《杂忆与杂写》增订本里)看起,一直读到她百岁后封笔。每每看完一本,总会掩卷独坐一会,回味,回味。《洗澡》、《干校六记》等都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泪与笑的悲歌,但先生叙述起来不露痕迹,显示了含蓄及悲凉之美。而读《我们仨》、《杂忆与杂写》、《写在人生边上》,平凡、平实、平静和温馨,仿佛看见了白发苍苍的先生,正倚案握笔微笑地望着我们呢。 第三,价值。钱锺书和杨绛夫妇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中无疑是有一定位置的。这个位置既不会是现在鸡汤说的那么高,也不会是喷子们贬的那么低。钱先生博闻强记,做学问就是一个专家。专家最擅长的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所以他厚厚的大部头未必能流传下去。但杨绛先生的著作和译作会继续影响一代代人。 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智者无语,即使著书立说,也是浅显易懂,如《论语》。大家注释,廖廖数语,青年才俊王弼注《老子》,死时不过24岁。梁启超说,中国文字不消灭一天,王弼的名字保存一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杨绛先生的作品,无论她的小说还是散文,一如她的品行,都是简洁、含蓄、淡定和从容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真、善、美”,相信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我们不能以哲学家以圣人来要求钱、杨夫妇。可笑的是,有人拿维特根斯坦和钱锺书相比较,有人翻出钟璞的《东藏记》硬说尤甲仁夫妇就是钱、杨夫妇的影子,说是要破除对钱、杨的偶像崇拜。世上本无偶像,只有矫情,不妨一笑了之。 我们还是以平常心来看待杨绛先生夫妇吧!看看他们俩经历的苦难,日占区的苟活,文革时干校劳作,都保持了洁身自好。这是作为一个人基本的生存权利,不必拿道德的大棒和知识分子的幌子去检验普通的人。 我们要感谢杨绛先生夫妇带给我们那些温暖的文字,给予的精神享受。愿先生一路走好,仨人团聚,笑谈文学,再无人间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