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见闻——大英博物馆

芳草

<h3></h3><h3><b>午饭后我们马不停蹄赶往大英博物馆,准备一下午都在博物馆度过。</b></h3><h3><b><br></b></h3><h3><b>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早在1753年,英国的一位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逝世前留下遗嘱,将他个人收藏的71000件个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等全部捐赠给国家。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并于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包括钱币、徽章、版画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等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向博物馆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的藏书。</b></h3><h3><b><br></b></h3><h3><b>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所有“好学求知的人”都可免费进入。此后,馆藏品日益丰富,政府对此也进行多次扩建,到19世纪早期,博物馆已拥有许多知名度很高的藏品,包括罗塞塔石碑、汤利的古典雕塑收藏品和帕特侬神庙雕塑等。1823年,乔治四世将其父亲的图书馆即国王图书馆作为礼物捐赠给国家,促使建造了现今由罗伯特·斯默克爵士设计的四边形大楼。1824年,博物馆在最初建成的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b><br></h3><h3><b><br></b></h3><h3><b>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可以骄傲的说,参观完大英博物馆,我算把四大博物馆走马观花地看完了)。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部分内容源自网络)</b></h3><h3><b><br></b></h3><h3><b>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八根又粗又高的爱奥尼亚式罗马圆柱,分列两行,威武而立。英国国旗下的金字形浮雕,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可是我们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绕到后面,走了个“后门”,不要误会啊,可能团队都要从这里进去,以免和个人参观者冲突。</b></h3> <p><b>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国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在全世界博物馆中特别罕见。里面共设有100多个陈列室,面积达六、七万平方米。这些藏品主要是英国在18世纪至19世纪发起的战争中从中国、希腊、埃及等受害国家掠夺而来。</b></p><p><br></p><p><b>大英博物馆由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并因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古埃及木乃伊而闻名于世。而东方艺术文物馆中我国的文物珍品则占了绝大部分,其他的还包括印度、波斯、日本、韩国、南亚和东南亚等地的艺术品。(部分内容源自网络)</b></p> <h3><b>走进正门,是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的大中庭,2000年12月建成,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由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构建而成,设计新颖,构造独特,采光特别好;广场中央是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也对公众免费开放。这样的建筑,不得不令人佩服英国的设计风格。</b></h3><h3><b><br></b></h3><h3><b>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从这个大庭可以通往各个展区。大庭中摆着一只来自尼多斯的狮子,这只重达7吨的庞大的狮子来自尼多斯的一个古墓。</b></h3> <h3><b>这次英国之行我们最大的心愿之一是游览大英博物馆。很幸运郭导给我们选择了一位精明能干的美女作为我们游览大英博物馆的讲解员。从话语中看出她是一个非常热爱博物馆、热爱历史的人。她丰富的阅历,精彩的语言,通透的历史观,更有那灿烂的笑容深深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为我们的英国之行增添色彩。几个小时大英博物馆的讲解,她把人类文明发展史清晰呈现,让我们基本看到了博物馆的精华部分,讲解中充满了欢乐和知识启迪。她还关心我们团队的老人,讲介过程中尽量放慢语速放慢脚步,还最大限度的让我们观看到更多的藏品。是我们旅游中遇到的最好的讲解员,没有之一。👍👍👍</b></h3> <p><b>跟着美女讲解员,开启我们的博物馆之旅。首先进入埃及馆,映入眼帘的是镇馆之宝:</b></p><p><br></p><p><b>埃及罗塞塔石碑——</b></p><p><b>该藏品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高1.14米,宽0.73 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b></p> <h3><b>拉美西斯二世头像——</b></h3><h3><b>在埃及展厅,这位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正微笑着欢迎我们。这尊头像质地为花岗岩,高2.6米,重7.2吨。右臂的圆孔据说是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人凿的,试图将其盗走,未遂。它来自于埃及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庙。他的雕像轮廓分明,鼻子高耸,嘴角微翘,清晰柔和,整个面部生动俊朗,仿佛有生命一样。用现代的审美眼光看,拉二世也是一个绝对的帅哥。</b></h3> <h3><b>埃及馆中有大型的人兽石雕和多种碑刻、精美壁画。其雕刻的作品硕大、粗犷、深沉、厚重、传神,给人一种神秘感,引起了无限的遐想。</b></h3> <h3><b>古埃及木乃伊——</b></h3><h3><b>在古埃及,地位高的人死后,需要清洁身体,取出内脏,待尸体用泡碱盐干燥之后,在原来器官的位置填上木屑。然后在皮肤上涂松脂,用亚麻布条从头到脚包裹起来,放在棺木之中等待来世。</b></h3><h3><b><br></b></h3><h3><b>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是因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回到躯体内重生并进入永恒的国度,所以他们要妥善保存死者尸体。</b></h3><h3><b><br></b></h3><h3><b>大英博物馆在建馆后不久的1756年就开始收藏木乃伊了。</b><b>现在大约有80具完整或近乎完整的木乃伊藏品。</b><b>据说比埃及博物馆还多。</b></h3><h3><b><br></b></h3><h3><b></b><b>但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比大英博物馆的木乃伊多了一本护照。</b><b>那是1974年,法老木乃伊要飞巴黎做灭菌处理。法国法律规定,所有人必须持护照才能入境,不论死活。于是,埃及为木乃伊做了一本护照,职业栏填:国王(已故)。这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护照了吧!</b></h3> <h3><b>从这里可以看到不可思议的人面牛身有翅雕像(公元前883-859年),它们构成了通往亚述(今伊拉克北部)的阿淑尔纳西尔帕王二世王座宫殿的大门。是的,它们有五条腿,因为它们是被设计为从正面或侧面观看的。浮雕中不但有萨尔贡二世大胡子人面的形象,还有翅膀和5条腿!神兽正面看坚守不动,侧面看正在行走。</b></h3> <h3><b>这里一系列的浮雕表现了亚述最后一位伟大的国王阿树尔巴尼帕尔(公元前668-631年)的狩猎生活。专为国王阿树尔巴尼帕尔的尼尼微宫(现在伊拉克北部)而创作。</b></h3><h3><b><br></b></h3><h3><b>大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除伊拉克之外)拥有最多和最重要的两河流域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代文物的博物馆。</b></h3><h3><b><br></b></h3><h3><b>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约公元前四千纪苏美尔人就在此生活,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b></h3><h3> </h3><h3><b><br></b></h3><h3><b>浮雕艺术在两河流域的各个王国中呈现出不同风貌,而亚述王国的浮雕无疑达到了最高峰:细节真实,线条优美,描绘生动。和古埃及的浮雕相似的是人像脸部多为侧脸,这样能突出鼻、耳、嘴。虽然年代久远,但仍能看出当时的浮雕观念是把每一件事尽可能清晰且永久地保存下来。这组浮雕据说有3000米长,我们虽然看到了一小部分,但这几千年前的雕刻,足以让人感到震撼了。</b></h3> <h3><b>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浴女”。能把坚硬的石头雕刻成具有柔软肌肤、表情生动的人物,米开朗基罗不愧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b></h3><h3><b><br></b></h3><h3><b>这尊雕塑身形优美、饱满而丰腴,那似乎正在伴随着呼吸而微微起伏的、富有弹性的身体是那样的真实,让我们看后都似乎忘记了这是冷冰冰的大理石。</b></h3> <p><b>跟着讲解员,我们来到古希腊展馆:</b></p><p><br></p><p><b>埃尔金大理石雕塑——</b></p><p><b>这些美丽的中楣横条和雕塑曾经是雅典卫城帕特农神殿的一部分,该神殿于公元前447到438年建成。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b></p><p><br></p><p><b>帕特农神庙是一座建于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大理石神庙,英国人在1801年把雅典帕特农神庙洗劫一空,带走了所有能搬动和切走的宝藏。包括神庙三角墙上割下的19个浮雕、15块墙面、56块中楣、一个女像柱、13个大理石雕头部雕像以及其它碎件。如今,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就是这批文物。这座神庙高8米多,建筑物的线条、块面结合得优美明晰:底座有四幅浮雕,庙宇四周环绕着爱奥尼亚式的柱子,柱子之间有一座座女神的雕像。</b></p><p><br></p><p><b>这些雕塑属于希腊古典盛期的风格,其头部已经残缺,女神们的衣裙被海风吹拂着,高高扬起。这座神庙原来挺立在希腊的蓝天下的碧海畔,现在却安置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厅,笼罩在一片橘黄色的灯光下。</b></p> <p><b>这些雕刻精美的雕塑,丰富详尽地描绘出雅典的社会风貌与习俗。帕特农神庙, 是希腊女神雅典娜的神庙,它是被保留下来的古典希腊最重要的建筑。古典希腊一般被认为是多利克柱发展的鼎盛时期,它的装饰性雕刻,被认为是希腊艺术的重点之一。帕特农神庙的雕塑,被看作是古代希腊和雅典民主的永久象征,并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纪念碑之一。这里每尊雕塑,都是希腊历史神话中的故事再现。</b></p> <p><b>《命运三女神》,是描写希腊神话中阿特洛波斯、克罗托和拉刻西斯的雕塑,原来位于帕提农神庙的东山墙,虽然头部都已受到了损坏,但仍然生动地展示了希腊古典时期雕刻艺术所达到的高超的艺术水准,三位女神坐着的姿势,是随着墙的三角形趋势而变化的,她们都穿着质地很薄的希腊式宽大长袍。我们只好怀着愤懑和无奈,从仅存的线条和衣褶间遥想当年的华美。很多雕像都无头,据说法国人先去,觉得头颅宝贵,于是割下掳走;英国人又至,没头的也要,通通地运到这里。</b></p> <h3><b>雕塑上迷人的马头,眼珠凸起,面颊上血脉贲张,它拉着月神的战车飞过夜空,已经筋疲力尽。其雕塑水平达到顶点,既形似更神似,狂奔后的马儿喘气的青筋也能雕刻出来,马嘴边丰满的肌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马头的故事还有很多记不住,仔细看看还正是那么回事。</b></h3> <h3><b>美女讲解员给我们出了一道迷题,让我们在希腊馆中寻找众神之首宙斯,我还以为是拿着权杖的那位,其实猜错了!谜底揭晓,是坐在有靠背椅上的才是众神之首宙斯,在他身旁撩开面纱的是王后,两边的都是大臣和仆人。就算是希腊国内,保存的帕特农神庙雕塑也没有大英博物馆那么多,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就一直是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希腊政府自1829年以来,就不断地要求英国归还这些雕塑,却都遭到了英国政府的拒绝。聆听了讲解员给我们解说,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世界历史知识课。</b></h3> <h3><b>展厅里,除过参观的游人,还有一群群来此画画临摹的人。看他们仔细、仰慕的神情,就知道这些雕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天天来此,只看他们专注的眼神,就让我羡慕万分,能在这艺术的殿堂徜徉,该是一种怎样的美妙人生!</b></h3> <h3><b>马上要进中国🇨🇳展馆了,先留个影再说吧😁😁😁,虽然光线不好,我说的也只是个“影儿”啊😜。</b></h3> <h3><b>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b></h3><h3><br></h3><h3><b>来到展馆,望着陈列的稀世珍宝,恍惚间仿佛来到了中国的故宫。 徜徉其中,犹如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时空隧道。</b></h3> <h3><b>这里的展品是按历史顺序排列的,从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的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大琮、大刀、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到秦汉时代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立佛像,唐代的三彩瓷器和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及各式金玉制品,门类齐全,无所不包,而且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此外,还展有中国历代铜币、丝绸、绘画、雕塑、书稿,斯坦因从中国夺去的大批敦煌经卷、佛教艺术珍品也都收藏在这里。琳琅满目的展品在闪耀中华古代文明灿烂光彩的同时,也承载着那段苦难岁月的屈辱记忆。</b></h3> <h3><b>现在在大英博物馆里,可以参观到的最多陈列品是中国瓷器,上自汉唐,下至明清,青花、唐三彩、景泰蓝按一般会按年代和产地排列,应有尽有,大概这是国外最大的中国陶瓷展览馆了。</b></h3> <h3><b>大维德花瓶——</b></h3><h3><b>它可能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物,其顶部附近的铭文表明它们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351年。1935年,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分别从两个收藏家手中买下它们,令这对花瓶重聚,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b></h3> <h3><b>斗彩鸡缸杯——</b></h3><h3><b>明成化的斗彩鸡缸杯高3.8厘米 口径8.3厘米。</b><b>斗彩是彩瓷的一种,即先用青花勾出轮廓线,再在轮廓内填上彩,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成化瓷器中斗彩价值最高,而所有杯形器中,鸡缸杯最为珍贵。“鸡”的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达着吉祥的寓意,但如此大量画在瓷器上的仅成化一朝。</b></h3> <h3><b>粉彩花鸟扁壶——</b></h3><h3><b>清雍正 高29.3厘米。这件扁壶以温和的粉彩、写实的画法,注重表现花卉的颜色盈泽和阴阳向背以及飞鸟羽翎的质感和色彩变化,整幅画面有点儿像苏州评弹,浅吟低唱,余音绕梁,非常优美;并以花枝上的两只白头翁,表达了“白头富贵”的美好愿望。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最后诞生的一个主要品种,它的出现打破了数百年以来青花的霸主地位。</b></h3> <p><b>著名的易县辽代三彩罗汉——</b></p><p><b>三彩罗汉背后的是河北易县清凉寺壁画。1926年秋冬有外国人和当地官员、地主等勾结,强行揭取买下“三菩萨”壁画,将其分割成12块运走。而清凉寺也自此日渐衰落,最终在战乱中损毁殆尽。 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b></p><p><br></p><p><b>而同样著名的还有我国的敦煌壁画。壁画是敦煌艺术宝库的一个重要部分,构图宏伟多变、用色浓艳繁复,线条细密流畅,具有惊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等题材和装饰图案。不光壁画,还有数以万计的敦煌经卷。</b></p><p><br></p><p><b>这些敦煌文物大多数是1907年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而去的。还有就是所谓的“西方探险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各种考察为名深入中国大西北肆意盗抢走的。有些壁画的割痕还清晰可见。</b></p><p><br></p><p><b>如今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20000件,而在大英博物馆就有1.37万件之多。</b></p> <p><b>《女史箴图》——</b></p><p><b>《女史箴图》是一幅彩色绢本画,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成画于中国的东晋时期,大约公元3世纪下半叶,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顾恺之。《女史箴图》的艺术价值很高,从问世起就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后人也多有临摹。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世界上仅存两幅临摹品,一幅是北京故宫收藏的宋人摹品,笔意、色彩皆非上品,价值不高;另一幅就是这件藏于不列颠博物馆的隋唐摹本,风格古朴,色泽鲜艳,画尾署名‘顾恺之画’,是公认的画中极品,也是目前世界上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专业画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画卷上仅历代题跋、签章就占据了一半版面,且每一个在上面留有名字的人都曾声名显赫。</b></p><p><br></p><p><b>这幅摹本是乾隆的案头心爱之物,并在卷尾留下了亲笔题字。“既然这幅画如此珍贵,又是怎样到了这里的?”</b></p><p><br></p><p><b>乾隆皇帝之后,皇室把《女史箴图》摹本珍藏在圆明园中。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时,英军上尉基勇抢走该画卷并携往国外,《女史箴图》从此失踪。1903年,英军上尉约翰拿着一个盒子到大英博物馆,他想让专家鉴定盒子上的玉扣价值几何,专家打开盒子后,却看上了里面的一卷画儿,付给上尉两英镑。区区两英镑的价格不列颠博物馆就将《女史箴图》收入囊中,成为镇馆之宝。有点《买珠还椟》的意思吧😂。不列颠博物馆早就对公众全面开放,《女史箴图》却一直秘不示人。在存放《女史箴图》的斯坦因密室登记册上,只有上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一直到2002年,《女史箴图》终于在中国学者谢成水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b></p><p><br></p><p><b>《女史箴图》是中国古代宫廷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环境布置闲雅,人物美丽娴静,五官细致入微,情态自然大方,着装多以下摆宽大的白色衣裙为主,风格简雅,只在头发、裙边或衣带等处染以浓色,微加点缀,飘飘欲仙,雍容华贵。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既典雅宁静,又亮丽活泼,卓越高妙的画技无懈可击,给人以和谐的大美享受,难怪远至宋代米芾,近到明清诸家都称赞它“画品高古端丽、笔彩生动、气韵绝伦了。”</b></p><p><br></p><p><b>二战时期,中美英在滇缅战场联合抗战,因为中国远征军的英勇抗战,英国在缅甸被围之势得到缓解,为了表示感激,英国政府决心送中国政府一份大礼,《女史箴图》和一艘潜水艇,当时《女史箴图》早已声名远播,可以说英国是诚心返还《女史箴图》。只是“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当时内乱之交的中国不能也不敢闲出时间欣赏古董,最终中国选择了潜水艇,而这也是无数远征军英雄浴血搏杀得来的!</b></p> <h3><b>我们也只是在屏幕上看到《女史箴图》的容颜。不过,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今年10月份起,大英博物馆将不定期展示《女史箴图》,那时候去英国的人可以看到《女史箴图》了。</b></h3> <h3><b>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怀想起那些遥远的记忆,一个民族文明的记忆,先祖的记忆。很多中国参观者看着那些祖先的杰作会情不自禁地感慨:何时归故里?</b></h3><h3><b><br></b></h3><h3><b>一位参观过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人曾写道,参观这里“使人想起圆明园那场浩劫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国‘冒险家’劫掠的车辙和两百年来中华瑰宝流失海外的沉浮跌宕”。</b></h3><h3><b><br></b></h3><h3><b>其实,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等辉煌文明的遗物,何尝又不是有着类似的命运。敦煌的“王道士”因为泄露了藏经洞而备受国人怪罪,我们在大英博物馆里却仿佛看到“王道士”的影子在世界各地都有,不独为中国特产。鲁迅曾说,不能自保者也保不住祖先的遗物,单单怪罪“ 王道士”对反思保护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或许我们更该做的是通过这些中华文明的伟大瑰宝,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东方文明的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民族的瑰宝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传承。</b></h3> <h3><b>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觉得还没有多久,却听到广播不停地催促参观游人出馆的声音,讲解员匆匆带我们出馆,并随手给我们讲讲这最后一个文物:</b></h3><h3><b><br></b></h3><h3><b>萨顿胡船葬——</b></h3><h3><b>这艘于1937年发现的盎格鲁-撒克逊船只年代可追溯到公元600年左右,在其中发现了惊人的王室珍宝。它长达88.5英尺,堪称考古学家的梦想,里面装满宝物,包括黄金首饰、拜占庭银器、一个宏伟的棺木和铁头盔。它可能是某个盎格鲁-撒克逊国王的墓地。</b></h3><h3><b><br></b></h3><h3></h3><h3><b>这里展出的器物工艺精美,并且能够告诉我们许多有关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事情,仿佛诗歌中那些宏大的宝藏、史诗般的旅行和传奇的勇士距离现实不是那么遥远。</b></h3><h3><b><br></b></h3><h3><b>你仔细看看,这顶萨顿胡头盔由铁制成,外面覆以铜片,上面雕刻着一系列景象,是同时期仅存的四个头盔之一。它形状独特,有着充满威胁性的面具,铜制的眉毛上镶嵌着银线和石榴石,眉毛尾部是银色的野猪头。</b></h3> <h3><b>我们又一次回到中庭,大庭的地面上刻有:让你的足迹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千年。</b></h3><h3><b><br></b></h3><h3><b>再次回想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介绍第一句话:“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b><b>作为中国人,我们既骄傲又心痛。</b><b>骄傲的是中华文明的璀璨,心痛的是这些祖先的杰作何时能回家?</b></h3><h3><b><br></b></h3><h3><b>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b><b>岁月不可倒退,历史不可重来,我们只能谨记历史,期待未来。</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