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印象

秦皇故乡人

<h3>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0多万川军而于1944年修建的。</h3> <h3>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h3> <h3><br></h3><h3> 成都原点位于文武路与锣锅巷交叉口西侧。这里的地面上,有一个建于1956年的原点标志,指出这里是成都城市方位的“零公里”处。</h3><h3>城市原点标志是指在城市主城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设置的城市地标。在地理含义上,它代表城市核心区域的精确位置,并以此为起点计算该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而成都原点建于1956年,是成都城市方位的“零公里”处,它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h3><h3>成都原点的地理中心位置坐标为东经104°04′、北纬30° 40′。“以原点作为测量的起始点,建立X轴、Y轴后,成都市任何一个地理空间就都有了确定的坐标位置,而这些坐标点就形成了城市城乡建设坐标控制网。</h3><h3>太空球装置、蓝冰花石材光面挡墙、埋地射灯和铜板原点浮雕等元素组成了新的成都原点。最早的原点地点和现在一样,不过那时是在原成都旅馆的顶楼上,是一个水泥石墩子的形状。旅馆拆了后,原点就变成了地上埋着的大铁钉,改革开放后又几经加固、改造“2005年重新打造时,为了加固原点,技术人员将孔钻到了地下21米深,外面的正方形则正好对准了正北、正南、正东、正西。”</h3> <h3><br></h3><h3>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h3><h3>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将“胡同”改为“巷子” 。二十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h3><h3>宽窄巷子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称号。</h3> <h3>  锦里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作为武侯祠(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街道全长550米。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锦里二期(水岸锦里)于2009年1月开始迎客,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锦里古街完成升级,锦里依托武侯祠,“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h3> <h3>  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瑰宝,1987年,文化部正式出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唯一一项国家机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条例,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h3><h3>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