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游记—伦敦(一)

智智

<p>自由行到英国旅游,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环境道路都是陌生的,加上对风俗习惯的不了解,困难重重,顾虑多多,虽然去过澳大利亚,泰国,越南等地,可都是儿子带我们去的。儿子建议旅游还是自由行较好,一来时间充裕休闲自在,二来旅游线路全凭喜好,可是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需要何等的勇气!在儿子儿媳的积极安排下,我们老俩口互相鼓励终于走出国门。现记录下15天在英伦三岛的点点滴滴和亲身感受, 5月10日从合肥新桥机场到深圳宝安机场,下午换机直飞伦敦,一切都要变成可能了,登机之时还是很兴奋的。</p> <h3>回顾一下去伦敦的过程: 2019年3月14日上午,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来到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大街190号 北京银行大厦7层英国签证中心,办理签证非常顺利,3月30日就接到快递,英国两年签证办好了,此时往返机票住宿酒店也已经订好,去英国只是等待时间的问题了,做攻略吧,该去哪些地方,想去哪些地方,看了各种攻略,头昏脑涨也记不住,转而又想英国是第一次去,看到的都是新鲜的,又何必计较哪些看到哪些没看到呢。</h3> <h3>办证大厅秩序井然,办证的年轻人较多,求学旅游的都有,等候时与人聊天,都说我们胆子大,语言不通怎么交流呢?也许会遇到许多困难吧,但是现在科技高度发达,有手机翻译软件, 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应该没有问题的,我们信心满满。</h3> <h3>从深圳宝安机场到伦敦希斯罗机场实际飞行时间达13个小时,由于飞机延误了两个多小时,到伦敦希斯罗机场已是当地午夜十二点多钟,我们随着人流,取行李,入海关,终于踏上了英国的土地。在机场地铁入口处得到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顺利买到了牡蛎卡(伦敦地铁一卡通)。</h3> <h3>想不到伦敦大半夜的还有地铁,否则真不知如何是好。</h3> <p class="ql-block">伦敦希思罗机场皮卡迪利线直通伦敦市内,半夜三更的乘客极少,车厢空旷,伦敦的地铁有点陈旧,行驶不太平稳,也许是短轨的原因,叮铃咣铛,噪音也大,有老式火车的感觉,似乎与大都市不太相称。后来才知道,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也是最古老的地下铁道,于1856年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了解了这些情况也就不奇怪了,由于年代久远,地下设施整改更新也不容易。</p> <h3>出发前在国内已经买好了伦敦手机卡,换卡后有信号了,老伴此刻正在认真查阅地图,确认要去的地方。</h3> <h3>我们要去的是霍尔本站,离机场有二十一站路程,车厢里有广播报站,可是听不懂,也看不明白滚动的电子屏字幕,只能一个个辨识站名,此刻毫无睡意,也不敢大意啊。</h3> <h3>一个小时左右到了霍尔本站,我们顺着指示牌出站。</h3> <h3>霍尔本站是换乘站,地下交通有点复杂。</h3> <h3>出站已是深夜,路上行人稀少。</h3> <h3>按照地图指引,拿着酒店的订单,询问了几位行人,都非常热心,用手机搜索帮我们寻找,但也有指错路的,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兰开斯特酒店,店员非常客气的接待了我们,我们拿出订单,OK没有问题,只是闹了个笑话,店员要我们签字时,我随手签了儿子的名字(因为是儿子在网上预订的),店员一个劲的说No,随后又签了自己的名字,还是不行,也不知怎么回事,直到后来明白了要签英文名,大家都笑了,一切搞定,顺利入住。</h3> <h3>早晨来到餐厅,餐厅简洁优雅,挺干净的。</h3> <h3>西式早餐也还行,用餐吧。</h3> <h3>牛奶果汁都是冷的,真不习惯,好在有壶热咖啡,凑合吧。</h3> <h3>根据计划,后天早晨9点要去威尔士加迪夫,今天去维多利亚汽车站认个路,提前做好准备,多亏有此举动,想不到后面发生了的事情,差点把行程全打乱了,有待再叙。白天看清了酒店的外貌。</h3> <h3>罗素广场与酒店相邻,一个很不错的街心公园。</h3> <p class="ql-block">进站后一路小心翼翼,尤其是要换乘,伦敦地铁通道狭小,好在人不多。</p> <h3>转弯处都拍个照,免得迷糊。</h3> <h3>认准维多利亚汽车站的指示,没错。</h3> <h3>走出维多利亚站才知维多利亚广场是个商业区,非常热闹。</h3> <h3>终于找到了维多利亚汽车站。</h3> <h3>进了车站候车大厅再三确认,后天早晨要在这里上车。</h3> <h3>好了,在伦敦留有两天时间,可以去看看伦敦市容市貌,路过维多利亚宫。</h3> <h3>威斯敏斯特教堂,与维多利亚宫相距不远。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百度上与泰晤士河边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称呼是一样的?又有人说那个是威斯敏斯特宫,有点乱。</h3> <h3>教堂内部场景</h3> <h3>华美的建筑令人赞叹。</h3> <h3>无论怎么说建设初期真不容易。</h3> <h3>对宗教信仰了解不多,看看建筑文化吧。</h3> <h3>维多利亚广场街景。</h3> <h3>从维多利亚宫一路走到白金汉宫,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游客。可惜今天没有换岗仪式。</h3> <h3>白金汉宫</h3> <h3>万里迢迢来到这里,打个卡吧。</h3> <h3>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h3> <h3>广场游客也不少。</h3> <h3>眼前的景象,老伴忍不住多拍几张。</h3> <h3>一队骑兵走过。</h3> <h3>骑兵演练,据说是为女王生日庆典做准备。</h3> <h3>皇家乐队在行走中演奏。</h3> <h3>广场周边,古木参天,绿草茵茵。</h3> <h3>广场旁边的公园绿地真是个休闲的好地方。</h3> <h3>此时伦敦的气温在摄氏16度,不冷不热,我们穿着薄羽绒衣,正合适。</h3> <h3>坐在碧绿的草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呼吸着清新空气,真是令人心旷神怡。</h3> <h3>伦敦的天气说来也怪,刚才还是蓝天白云,转眼乌云密布,风雨忽至,暴雨夹杂冰雹劈头盖脸打下来,弄得行人猝不及防,地面满是小冰粒。</h3> <h3>好在下雨时间不长,蓝天又露了出来,我们继续前行。</h3> <h3>不远处就是特拉法加广场。</h3> <h3>国家美术馆</h3> <h3>国家美术馆是免费开放的,进去看看。</h3> <h3>展品都是油画,讲述英国历史以及圣经故事。</h3> <h3>只认识这幅是亚当和夏娃。</h3> <h3>国家美术馆门口广场即是特拉法加广场,最突出的标志是南端的纳尔逊纪念柱,高53米。此碑纪念着拿破仑战争中的海军上将,英国民族英雄霍雷肖·纳尔逊。在百多年来,人民都爱在此广场欢度除夕夜、圣诞节,是伦敦市民的政治文化中心。</h3> <h3>在特拉法加广场的东北角即是著名的圣马丁教堂,它建于18世纪20年代,教堂有一座造型美观的尖塔,使教堂显得更加宏伟。</h3> <h3>特拉法加广场上有些人在愉快的跳舞,仔细看年龄都不小了。</h3> <h3>他们跳的正欢,围观的人也多。</h3> <h3>被他们愉悦情绪打动,邀请合影一张。</h3> <h3>特拉法加广场正前方是白厅街,白厅街是一条著名的街道,英国中央政府机构集中办公地,外交部,国防部,海军部,财政部、内政部等都在于此,因此白厅已作为英国行政部门的代称。</h3> <h3>皇家骑兵卫队总部</h3> <h3>皇家骑兵总部阅兵场</h3> <h3>唐宁街,通往白厅街的路口装上了栅栏,因路上有示威游行的队伍,所以警察荷枪实弹戒备森严。</h3> <h3>查理国王街</h3> <h3>查理国王街道</h3> <h3>到了威斯敏斯特宫,这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也是英国历史文物的集萃之地,果然气派非凡。</h3> <h3>因时间问题没能进去看看,有些遗憾。</h3> <h3>大本钟在维修,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钟面。</h3> <h3>国会大厦</h3> <h3>泰晤士河</h3> <h3>伦敦眼,此时又是一阵风雨,好在等到了天放晴的时候。</h3> <h3>伦敦皇家歌舞剧院</h3> <h3>路过唐人街,看到牌楼上写着“中国太平”</h3> <h3>少男少女正在踏着欢快的脚步,载歌载舞。</h3> <h3>围观的群众送上热烈的掌声。</h3> <h3>唐人街里游人如织,更多的可能还是食客。</h3> <h3>油条,中国特有的食品,有种亲切感。找一家中餐馆,饱餐一顿,虽是粤菜,还是有点不对味。</h3> <h3>买菜可以用支付宝</h3> <h3>蔬菜品种与国内差不多,只是上架的都是净菜,这一点值得学习推广,减少了垃圾清运,不仅节省了人工,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不小的作用。</h3> <h3>“风调雨顺”</h3> <h3>“伦敦华阜”</h3> <h3>走出唐人街,依然有很多行人。</h3> <h3>皮卡迪利广场</h3> <h3>双层红色公交车,颜色醒目,该车还有个特点,遇到坐轮椅的残疾人乘客,车门底部可伸出一块踏板,供轮椅顺利上车,非常方便,由于发生的太突然,只顾观看,没有拍下来,有点可惜。</h3> <h3>酒吧到处都是,里里外外都是人,很多人端杯啤酒站在酒店门前聊天,高谈阔论,相谈甚欢,也不知说些啥,伦敦下午茶习俗成了伦敦独特的街景。</h3> <h3>莱斯特广场</h3> <h3>英国的沿街房屋,建筑立面耐看,尤其是雕塑,技艺精湛,可细细品味。。</h3> <h3>柯文特花园</h3> <h3>从伦敦眼,唐人街,皮卡迪利广场,莱斯特广场,柯文特花园一路走来,天色将晚,终于快到霍尔本了,今天步行3万6千多步,真不简单,老俩口步行破天荒第一次得了冠亚军,好在没有感到有多疲劳,好好休息,明天要去看伦敦塔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