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

河畔的金柳

<h3></h3><h1><b> 前两天,有一好友对我说:“大姐,我想吃你的手擀面皮包的饺子了。”“想吃就包呗,端午节放假三天呢。”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她。</b></h1><h1><b>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去菜场买各种食材:芹菜,肉泥,木耳,香菇等等。在新华园菜场,我没买到我想要的白虾或刚挤出来的白虾仁,只好又去了天桥下的南门菜场——“那儿的湖鲜摊贩多,兴许能买到。”我想着,就骑着个电动车晃到了天桥下,一路问过去,直到我快失望而返时,瞥见了菜场正门店铺前的一塑料盆里有虾仁,立即架好车。凭经验,一看二摸三闻,知道这虾仁是新鲜的,粉粉的肉质,软而不粘,腥而不腐,没有丁点儿杂质……</b></h1><h1><b> “老板,给我称一斤。”</b></h1><h1><b> “好嘞!爸爸你给人家称一斤虾仁。”老板答应了我,又立即指挥起他父亲来。</b></h1><h1><b> 清早, 前来买鱼的人挺多,店铺有点忙。门前的大小盆里摆放着各种新捕捞上来的湖鲜,空气里略略有点腥味。</b></h1><h1><b> </b></h1> <h1><b> 买好了虾仁,我立即掉转车头,绕过狭窄而又热闹的南门古巷,沐着清晨凉爽的风儿,悠哉悠哉地骑了回去。到了家,择菜,洗菜,淖水,切碎;泡发,去蒂,剁细;漂洗,沥水,斫泥;打蛋,搅动,摊皮……各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绿的碧绿,黄的灿黄,黑的赭黑,橙的红橙,粉的嫰粉——各种各样的食材,各种各样的颜色,再加点熟的菜油,搅拌混和,馅就差不多和好了。(这时,只差盐了)这馅光亮润泽,香味四溢!药芹的清香冲淡了猪肉的油腻,葱姜的辛辣中和了虾仁的腥味,鸡蛋调色起鲜,虾仁润滑营养,猪肉平衡油头……这些日常中常见的普普通通的食材混合在了一起,便成了我想要的馅料了。</b></h1> <h1><b> 下一步,开始和面,揉面,分团,再揉,反复揉,直到面团光滑劲道,然后醒发一会。这时,再在馅里放盐,调味。(最后放盐,是为锁住馅料的水份)面团醒了一会后,搓成长圆柱,切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撒点干面粉,抖开,把剂子捏成圆形,用掌心压扁,再擀成一张一张的皮子,擀一会,包一会,忙了一上午,一匾一匾的饺子终于包好了,喜盈盈的成就感,看着这一只只月牙似的饺子,我仿佛入了餐桌上手不停箸的情境!</b></h1> <h1><b> 小时候起,我就喜欢吃饺子,妈妈也经常包饺子给我吃,现在,还经常包好冻好给我捎来。但是,用白虾仁和馅包饺子是我嫁到高邮来才学会的。大概是“靠水吃水”吧,碧波浩渺的高邮湖滋养了丰富多样的水产品,晶莹洁白的银鱼,秀长细腻的白条,透明光亮的白虾……美丽的高邮湖俨然成了渔家人生活的背景,无色无味的湖水,不仅衍生出鲜活的鱼虾,还供养着湖畔人家小而确切的幸福!刚捕捞的鱼虾上了市,经过善思能工的巧手的各种加工,各道调味,便成了一道道佳肴,大酒店里有,街市的饭馆里有,夜晚的排档里有,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有:红烧的,清蒸的,烤制的,鱼圆虾圆,鱼片虾滑,鱼汤虾饺,烹制的方法,佐料的投入顺序,是有讲究的……这些美不胜收的湖鲜美味刺激着味蕾,缤纷着生活,传递着感情——记得刚嫁到高邮,爸妈有很多的不舍与牵挂,“人生地不熟”的!可是这样的情愫很快就在他们的心头消失殆尽。很快,高邮人包容了我的“侉”,我也接纳了高邮人的“蛮”,很快,我就在这里学会了生活,收获了深情厚谊:知道了泥和草木灰加盐水腌咸鸭蛋更好吃;知道了用虾米熬煮的酱油下阳春面味道更鲜美;学会了清蒸白鱼、银鱼涨蛋……素日里,也总会有朋友把一些自做食物连同微笑送来给我们;假期中,也会有朋友邀我们去家里吃一顿丰富的全鱼宴。我的周遭,总能看到普普通通的高邮人,把普普通通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我的周遭,总能有着淡如湖水的情谊,却也值得铭记!</b></h1> <h1><b>  有时,我真不知拿什么来回馈我的生活与收获,只有偶尔在这样的假日,借我这双爸妈给予的双手,取些食材,调出馅料,包好饺子,连同心意一起呈上。妈妈曾对我说:“记得在汤里放盐,爱里放责任。”我学会了放盐,就是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一种对人对己的责任?如果,连像包饺子这类日常小事也算是一种表达,一种责任,那么,生活处处美丽!</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