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九二七年冬,祖父在家乡江西省崇義县杰坝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農民协会赤卫軍,任土地委员领导農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一九二八年農民武装编为崇.犹游击队。</h3> <h3>農民协会证章</h3> <h3>一九三O年一月在江西赣县良村参加红军,“江西工農红軍独立第二团”。</h3> <h3>一九三O年二月至一九三0年七月红六軍任红军班长。<br><br></h3> <h3>一九三O年八月至一九三三年六月任“红军第三军第九师26团”排長;一九三三年六月至一九三四年七月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二营重机枪連”连长。193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简称“红三军”,是土地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革命武装力量,1930年7月赣西南的红六军团改称红三军,编入红一军团,下辖一,二,三纵队,全军5000余人。1932年12月军部撤销,军长黄公略,军政委陈毅,1930年11月三个纵队扩编为七,八,九师.九师师长徐彦刚,1933年6月第七,九师同红二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br><br></h3> <p class="ql-block">1933年.红军时期党员登记表</p> <h3>一九三四年七月至一九三四年十月在“彭杨步兵学校”学習。(彭杨步兵学校,亦称“红军第一步兵学校”,为纪念彭湃、杨殷二烈士而得名。1933年10月17日成立。陈赓任校长,刘希平任政治委员。校址在江西省瑞金县九堡。全校1500余人,设政治营和参谋营,学员主要是连排干部。共办两期。1934年10月,与中央红军大学、公略步兵学校、特科学校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h3> <h3>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五年七月任“红一軍团炮兵营”政委,随中央红军長征。(1934年10月,红一军团炮工营工兵连调出,以红一军团2个炮兵连、1个平射炮排与军委红星炮兵营第3连编成红一军团炮兵营.1935年7月,炮兵营番号撤销,缩编为红一军炮兵连。)</h3> <h3>1935年,红军来到大渡河边,后有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军,如果不能渡过大渡河,恐怕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悲剧将会重复上演,战斗打响后,虽然精选的十八勇士已经到了对岸,却被对方的机枪火力压制动弹不得,关键时刻,杨得志命令炮兵营用仅有的三发迫击炮弹,使用了高难度的无依托射击,结果三发全中,十八勇士趁机发起攻击,占领了桥对面的敌人工事.</h3> <h3>飞夺泸定桥</h3> <h3>强渡大渡河</h3> <h3>一九三五年八月至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任“红一軍团二师卫生部政委”,一九三六年元月至一九三七年八月任“红一师一团特派员”。<br>吴起镇会师红军长征途中一共有五次会师,分别是:懋功会师、永坪会师、吴起镇会师、甘孜会师、会宁会师。吴起镇会师是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吴起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吴起县的中部,据说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守,也因此而得名。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翻越雪山、越过岷山草地,10月份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月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毛泽东到达吴起镇后,即于当天致电彭德怀:“吴起镇已是苏区边境,此地以东即有红色政权,保安城闻有红色部队,但吴起镇、金汤镇之间之金佛坪有地主武装百余守堡,拟派队消灭之。)</h3> <h3>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全面抗战,一九三七年八月红軍改称八路军,新四军参与抗击日本侵略者!<br></h3> <h3>一九三八年五月至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任“八路军第四纵队锄奸科科長”。(邓华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 成立于公元1938年5月,解散于公元1939年2月1938年2月邓华率晋察冀军区独立一师第三团(老三团一部)从涞源县出发,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h3> <h3>一九三九年二月至一九四二年二月任八路軍“挺进軍锄奸部部長;敌工部部長”。</h3> <h3>1939年2月,八路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派出以萧克为司令员的挺进军挺进平西。挺进军成立后,实行了4个月的扩军计划,扩大主力3000人,又成立了平西游击支队,包括房良等几个县大队。黄光明被任命为平西游击支队的司令员。平西,当时是指北平以西、北岳恒山东北的宛平(现门头沟地区)、涿县、涞水以西以北小五台上一带,约12个县。到1939年11月整军时,12支队及平西游击支队一部编为9团。黄光明任9团的第一任团长,政治委员是王季龙,政治处主任是蒲云照。王季龙于1939年1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九团政治委员,多次参加反“扫荡”斗争。1942年初挺进军被撤销编制。 </h3> <h3>一九四二年三月至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锄奸科科長;武装部部長;供给部政委”。1942年1月开始,晋察冀军区实行了精兵简政,缩编主力,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将冀热察挺进军机构撤销,萧克改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原平西军分区改为第11军分区,平北军分区改为第12军分区,冀东军分区改为第13军分区,均归军区直接指挥。晋察冀还将主力分别编为甲种团和乙种团,以执行不同的战斗任务。5月,各区整编先后完成。北岳区(包括前冀热察区)辖7个军分区,编有第1-6团6个甲种团和第7、9、10、11、12、13、19、20、25、26、34、35、36、40、41、42团16个乙种团,另有一个骑兵团;冀中军区辖5个军分区,编有警备第1团、第17、18、23、27团5个甲种团和警备第2团、第22、24、29、30团5个乙种团。此外,还辖抗大第3团、骑兵第2团和一个回民支队。冀南军区辖第16、21、33团。主力部队共约6.7万余人,地方军编为31个地区队和县、区游击队,共约2.8余人。日军进行五一大扫荡后,吕正操率2万主力退到北岳山地,冀中沦为游击区。8月,程子华、刘澜涛任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1943年2月,边区进行第三次“精兵简政”,所有大团一律缩编为小团。整编后,北岳区辖第1-4军分区,编有第1-6、19、20、25、34、36、42团及教导团、骑兵团和10个区队;冀中军区辖第6-10军分区,编有第17、18、22、26、27、29团及10个区队(24团改为区队,但仍称24团);平北地区的第12军分区撤销,改组为平北支队,归第11军分区领导;第11、13军分区编有第7、9-13、40团和7个区队;晋察冀军区警卫营与警卫大队合编为独立团,归军区直接指挥。1943年8月5日中共中央致电晋察冀分局指出:“你们现在只有80万人口的比较巩固的根据地,其他能收公粮的90万人口是处在游击区中,而你们连马匹折合计算尚有8万多人脱离生产,这是不能持久的。目前你们应即下决心减去3万,只留5万,其中文武比例,应是文一武四。”依照中央指示,该边区又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精兵简政,撤销冀中军区,各军分区直接归军区指挥。8月27日,聂荣臻赴延安参加“七大”,由萧克代理司令员,程子华代理政治委员。1943年8月底,吕正操奉命率第17、18、22、26、27、29团开赴晋绥。1944年3月,第1、5、9、34团和独立团、骑兵团编组为教导第2旅(黄永胜任旅长,邓华任政委),调到陕甘宁边区。一并调往陕甘宁边区的还有军区炮兵营、一个工兵连、抗大第2分校、陆军中学、抗大附中等部。恢复期为适应根据地不断扩大和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指示,从1944年10月开始到年底,晋察冀军区成立了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二级军区。冀晋军区辖第2-4军分区,赵尔陆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冀察军区辖第1、第11-13军分区,郭天民任司令员,刘道生任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辖第6-10军分区,杨成武任司令员,林铁任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辖第14-18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到1944年底,全区总兵力增加到9.1万余人,民兵增加到63万余人。1945年后1945年8月,晋察冀军区将原有的38个小团扩编为大团,后又将8个地区队、65个县支队、39个县大队编成62个团,全区共98个团。1945年8月23日,冀察军区部队解放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市,9月中旬,晋察冀分局和军区机关由涞源迁往张家口。抗战胜利后,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晋察冀军区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组建野战军和地方军。野战军有原冀中军区部队编成的两个纵队(分别辖第1、2旅和第11-13旅),原冀察军区部队编成的两个纵队(分别辖第6、7、9旅和第8、10旅、骑兵旅),原冀晋军区部队编成的两个纵队(分别辖第1、2、3旅),原冀热辽军区部队编成冀东、热河纵队(分别辖第12-14旅和第22、27、30旅、混成旅)。地方军有冀中、冀晋、冀察、冀东、热河5个二级军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仍由聂荣臻担任,萧克任副司令员,刘澜涛、罗瑞卿任副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朱良才任政治部主任。聂荣臻在张家口1945年10月,晋察冀军区将冀察、冀晋各一个纵队编组成第1野战军,聂荣臻兼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军区副参谋长耿飚兼任参谋长,下辖9个旅。11月初,又将冀察、冀晋、冀中各一个纵队,冀东、热辽纵队和调归军区建制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编组成第2野战军,萧克兼任司令员,罗瑞卿兼任政治委员,彭寿生任参谋长,下辖7个旅。军区还成立了野战炮兵部队。野战军共21.9万余人,地方军共10.4万余人,基本民兵扩大到90万余人。<br></h3> <p>一九四五年一月至一九四五年七月冀察军区党校学习;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历任“察哈尔军区卫生部政委;俘训师政委;补训六师政治部主任”,等职。</p> <h3>一九四九年八月一日“南下”动员会</h3> <h3>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到地方工作,先后任“江西钨矿局公安局长;中南钨矿党委书记等职”。</h3> <h3>一九五二年和苏联专家合影,一九六O年60岁的祖父光荣退休.</h3> <p class="ql-block">1965年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1973年全家福</p> <h3>祖父母和战友55开国少将彭寿生夫妇合影</h3> <p>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九日十九时十分,为革命理想奋斗一生的祖父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将继承祖父的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南京军区副司令员.55开国少将詹大南;55开国少将李水清。</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55开国上将肖克</p> <p class="ql-block">55开国少将彭寿生.轩慧贞夫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省委组织部</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杨上堃</p> <p class="ql-block">北京军区副司令员.55开国少将肖文玖.张慧敏夫妇</p> <p class="ql-block">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五五开国少将潘峰</p> <p class="ql-block">北京军区副司令员.55开国中将陈正湘.康杰夫妇</p> <p class="ql-block">军委第二炮兵副政委.64少将刘友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