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5月31日,清河完小如期为全校留守孩子们举办亲情连线、集体生日和心理健康培训等活动,为全校77名留守孩子提前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儿童节。</h3> <h3> 在亲情连线环节,五年级的周鑫杰同学看到电脑里的妈妈,泪珠挂满脸庞,无法用言语表达对妈妈的思念之情,在班主任刘老师的鼓励和开导下,周鑫杰与妈妈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家人的情况,还介绍了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帮助自己的情况。</h3> <h3> 妈妈含泪在电脑的另一端祝福周鑫杰节日快乐,周鑫杰一句“妈妈,我想您!妈妈,我爱您!”,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h3> <h3> 二年级的孩子和妈妈们表演了精彩的《小手牵大手》,以爱传爱,以爱育爱,以爱牵爱,为这些妈妈们点赞👍👍👍</h3> <h3> 妈妈们说:你们的妈妈不在家,我们就是你们的妈妈,我们会相伴你们左右,做你们最知心的朋友,和你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祝你们六一儿童节快乐!👍👍👍</h3> <h3> 五(2)班的习桂悦等同学表演的《留守孩子》,用舞蹈表达了留守孩子们的心声,引起留守孩子们的共鸣。</h3> <h3> 习桂悦的妈妈也赶回来为孩子助力演出,用舞蹈展现了外出务工家长对孩子的不舍、牵挂和思念之情。</h3> <h3> 六年级万子涵和妈妈表演的《妈妈,我不想让你走》,将活动推向高潮,母子二人真情演绎,表达了外出务工的家长与留守孩子告别时的依依不舍,”妈妈,我不想让你走!“留守孩子们被撕心裂肺的呼唤而震撼,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很多留守孩子在默默流泪。每逢佳节倍思亲,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到来之际,最想见的是父母,最想说的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我想你们!”。</h3> 为留守孩子过集体生日现场 <h3>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为留守的孩子们过集体生日已经成为清河完小的惯例。旨在让留守的孩子们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让他们感受到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是有老师、爱心妈妈和同学们的陪伴,留守的孩子不孤单!</h3><h3> 班主任刘慧芳老师细心地为留守孩子们点燃生日蜡烛!</h3> <h3> “孩子们,面对生日蜡烛,许上一个心愿吧!”在主持老师周红的引导下,留守孩子们面对蛋糕蜡烛,闭上双眼,默默许下一个心愿,我们相信,他们许下的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愿望!</h3> 齐唱生日祝福歌! <h3> 许完心愿,唱罢生日歌,送上学校、老师和爱心妈妈们的祝福后,老师妈妈们开始为孩子们切分蛋糕了,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老师妈妈专注的表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h3> <p class="ql-block"> 一人一份蛋糕,虽然不多,孩子们非常满足,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学校为他们过的一个生日,非常有意义!</p> <h3> 为留守孩子们分蛋糕,就是在为留守孩子们分发爱心,一份蛋糕就是一份爱心。</h3> <h3> 每人一份,逐人分到,关爱的心做到不漏一人。</h3> <h3> 吃到特殊生日的蛋糕,心里想起远方的爸爸和妈妈。</h3> <h3> 爱心妈妈们抱着孩子们,让孩子感受到亲情和关爱。</h3> <h3> 老师,请帮我拍一张照片,我要发给妈妈看!</h3> <h3> 端着蛋糕舍不得吃,心里想起了爸和妈。</h3> <h3> 节日里的孩子,生日里的孩子,要记住:过了生日又长大一岁哟,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听爷爷奶奶的话,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用优秀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向远方的爸爸和妈妈报喜!</h3> <h3> “拥有健康心理,让生命快乐成长”,南漳县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的杨丽蓉老师等一行爱心专家们也来到学校,为孩子们做心理健康辅导讲座。</h3> <h3> 讲座现场,互动热烈,争相发言👍👍👍</h3> <h3> “我感觉自己的压力是担心做不好管理工作”,五年级陈柔羽大胆说出自己的困惑,老师马上给予解答👍</h3> <h3>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加心理小测验活动,通过测验,更好地认识自己、修正自己,做最好的自己!</h3> <h3> “我来说,大家猜”环节,首先由女生描述一位班上的男同学,看看谁能猜出他是谁?</h3> <h3> 再请一位男同学描述一位女同学的特征,大家猜猜是哪一位?</h3> <h3> 积极踊跃参与互动,在有趣的猜一猜环节,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发现:每个同学都有好多优点,我们一定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做最好的自己!</h3> <h3> 心理辅导讲座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围上来,有的问问题,有的要签名,有的要联系方式。心理辅导专家、爱心妈妈李娜一下子发现了行动不便的周鑫杰,她关切地询问了周鑫杰的病情,非常同情他,当即掏出200元钱捐赠给周鑫杰,并给他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周鑫杰有困难时联系她。</h3><h3> 爱心妈妈李娜自2009年5月以来,十年如一日,关爱着我校的留守儿童,每年她都带领着爱心妈妈来学校看望、走访、陪伴留守孩子们,她还先后持续资助了我校徐抒言、李静秋等多名学生,有的虽已高中毕业,她仍然与资助的孩子保持联系,她用行动书写着人间大爱👍👍👍👍</h3> 放学后,班主任老师李显梅走访留守孩子家庭,询问孩子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表现情况。 教务主任陈雪梅、班主任雷德琴放学后走访留守孩子家庭。 <p> 赵舒逸老师在爱心聊天室里与来访的留守孩子作心理沟通。</p><p> </p> 我校依托"爱心留守服务站"为留守孩子们搭建亲情连线、过集体生日、老师与留守孩子爱心聊天、为留守孩子讲心理健康教育课、走访留守孩子家庭,开展各类活动,老师们都当起了孩子们的临时家长,当起了留守孩子的妈妈。县税务局的爱心妈妈常来看望慰问,辅导心理,资助贫困,结对帮扶。县、区关工委、教育局和妇联也常来学校开展关爱行动,联系爱心企业家为孩子送来食物、书包、文具、图书和活动器材。王家坡社区也为留守孩子们送衣物、送温暖。学校、社会为留守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然而,留守孩子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亲情陪伴无法替代,陪伴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