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一座古镇的仪式感

弘船

<h3>  如此普及,如此虔诚,如此用心,如此的天经地义,如此有仪式感的祭祀祈福,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恐怕已经很难找到了。</h3><h3> 非你莫属——广西平南县大安镇。</h3><h3> </h3> <h3>这是一个很有韵味的古镇。</h3><h3>古镇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贸易集镇。是西江流域的一颗商贸明珠。</h3> <h3>省级文物粤东会馆,见证了当时在镇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广东籍人。他们沿珠江而上,到这里经商,安居乐业,是“东渐西被”的典型。他们“诚修匡国泰,信守惠民安”的信条,不仅树立了商业的道德信誉价值观,也是个人修为,经世信仰,安身立命的追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国泰民安的憧憬,带动着邻里相助的民风一直延续到今天。</h3> <h3>今天的大安街,市列珠玑,商贸兴旺,一片繁华。</h3> <h3>镇上的列圣宫,又称大王庙,道教场所。列圣宫,乡民道德的审判台,神的公证处。当然也是一带乡民祭祀祈福的重要平台,据说还挺灵验的。</h3> <h3>大安寺,当地的重要佛教寺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随着晨钟暮鼓一直在告诫当地居民。</h3> <h3>喜庆热烈的永安祖社。古镇的社庙特别多,基本上每条街立一个社庙。现存的有永安祖社、德隆社、镇隆社、永隆社、大巷社、观织社、邓家社等等。社庙是居民平安的保护神,还分街道管辖呢。</h3> <h3>尽管是露天的“社公”,也要打扮得红红火火,像公园一样。</h3> <h3>逢年过节,镇上的居民都要在各自的社庙上香祭拜,以求获得神灵保佑。</h3> <h3>香火不断,神灯长明,寄托着“大巷居仁”的情怀。社庙门口对联“发财添丁两件事,致诚祈祷一起来”,是古镇群众祭祀祈福的真实写照。</h3> <h3>进入社庙烧香的中年男子,他年富力强,发了一点小财,尽管他脾气不太好,但是他有敬畏感,敬畏天,敬畏大自然。大安人懂得“头顶三尺有神灵”,“人在干,天在看”,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古镇人祈福活动的原动力。</h3> <h3>在大金锭面前祈福,求财的意向应该是明显的。合法的发财致富无可厚非。</h3> <h3>春节“游神”,既是全镇居民总动员的祭祀祈福活动,又是古镇盛大的民间文化活动。因为有了传统的思想认同,大家都乐此不疲。</h3> <h3>在古镇广场的浮雕上看出,从开埠时的游神祈福活动到今天改良过的游神祈福活动,古镇人始终贯穿着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把国家的命运与民众的利益联系起来,把人要顺应自然的理念彰显出去,多么的正能量。</h3> <h3>大型的祭祀祈福活动要上烧猪,活动结束后,每家每户领到一份“社肉”。</h3> <h3>大安古桥,座落在白沙江与新客河两江汇合处。古桥全部用石头建造,无一铁木材料,堪称中国桥梁建筑史奇迹,人与自然的圆融之作。古桥既为乡民赶集入市的交通要道,也是乡民进入大王庙朝拜的必经之路,现在的大安古桥虽然是“风霜石壁痕几道,一桥烟雨渐行疏”(广成诗集《大安桥》),但是,她承载的人文思想还没有老去。几经风霜,历久弥坚。</h3> <h3>古老的石板街刻着青石凡夫的人生态度。大安人对生命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石板街的尽头也许就是你人生的尽头,人生如白驹过隙,有什么恩怨值得耿耿于怀?</h3> <h3>青石凡夫对世界从来有自己的认知,他们带着朴素的传统的情感,应对生活,应对时尚。</h3> <h3>祭祀祈福是一种民间教化活动,古镇的许多老房子还保留着这个门官财神位。</h3> <h3>余庆堂,古镇人家每户必设的祭祀供台,家族的精神信仰之处,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福祉。</h3> <h3>古镇人生活的仪式感,如同向朋友问候一样,最要紧的是向神和祖先的问候。逢年过节,每月的初一十五,必须在家祭拜,这是敬神孝祖最隆重的仪式。</h3> <h3>他们懂得,祭拜祈福是一份责任,是一种义务。既为自己,又为子孙后代。祭祀祈福给人庄重感和宿命感,给人期待和信心。</h3> <h3>古镇人的生活改善了,供品也丰富多样了,让神和先祖尝尝时尚的味道。</h3> <h3>古镇人敬神孝祖很有耐心,伴随微弱的神灯,让神和先祖慢慢地吃,吃好吃饱。</h3> <h3>门官神位的盘香燃着主人的期盼。他们懂得,“业兴”来自有神心的人。</h3> <h3>在门口烧元宝的妇人很细心,慢慢的等着元宝烧尽,这个神圣的仪式不可马虎。</h3> <h3>在门官神位旁边闲坐的老人,她几十年身体力行的祭祀祈福活动,今天是如此的心安理得,目光里告诉我们,虔诚修得大自在。</h3> <h3>古镇人的祭祀祈福不是消极的,而是精进的。他们不会坐等天上掉下馅饼,望子成龙的期待通过小孩的奋发学习去实现,父母懂,小朋友你也懂。</h3> <h3>眼下的罗盘会暗示,风水轮流转。昔日相当繁华的这条石板街自然逃脱不了其兴衰规律。但古镇人认为,祭祀祈福能够借助神的力量,以最大程度的趋利避害,趋吉避凶。</h3> <h3>古镇人把一个地方的兴盛发达归结为祭祀祈福给力,由于不懈的祈福、知福、种福、培福,使古镇这块宝地祥和安宁,造就了一批仁人志士。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儒商高义记,悬壶济世的名医甘庸德,以百寿知县胡朝瑺为首的胡氏三代举人………铜雕记载的是,当古镇荒年,高义记向民众大义施粥的情景。</h3> <h3>传统的民俗活动不应排斥,引导得好,它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呢!邻里守望,大德助人,安然而居,是古镇人祭祀祈福的延伸行为和必然结果。祭祀祈福给当地带来的政通人和传为佳话。中央电视台四台向全球播放的古镇专题片,让古镇人奔走相告,如数家珍。</h3> <h3>古镇人的仪式感,是让生活真正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生活中的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h3> <h3>欲望是生命的引擎,偏好让生活多彩。年复一年,古镇人的精神追求依然不减,小巷酷爱的红色寓意着主人对火红生活的追求。我们对于生活的付出与热爱,值得我们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h3> <h3>如果哪一天你厌倦了格调,你就厌倦了生活。祭祀祈福活动让年轻人变得格外热情奔放,跃跃欲试。</h3> <h3>全民祭祀祈福为古镇平添一分神秘色彩。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有它的灵性。古镇人的传统信仰像石板一样恒久。</h3> <h3>在岁月中顽强生长的古榕树算一景,祭祀祈福也是古镇人精神生活的一景。</h3><h3> 大安,人神的安身处,人神共享地,创造现代生活仪式感的别样风景。</h3><h3> 敬仰您,古镇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