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奶奶与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奶奶的感情,是沿着奶奶与父亲的感情一路走过来的。天生的祖孙情,加上儿时的耳濡目染,以及成年后父亲对奶奶深沉的依恋,让我对奶奶始终充满着眷念。</p><p class="ql-block">孩提时代的我,并不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但在懵懂中,奶奶一直就是我生活的坐标。她的勤劳、善良、博爱、明理,一直以潜在的或显在的方式牵引着我的人生轨迹。小时候,我的老太爷还在,虽然80多岁了,但因为秉性固执,不大讨人喜欢。唯有我,每天早晨从家里跑到奶奶家,给老太爷冲一杯豆浆,一直坚持了很久。“洋子以后是个孝顺的孩子。”这是奶奶对我唯一的评价,我一直谨记在心,不敢或忘。</p><p class="ql-block">读高中的时候,举家外迁,回老家看奶奶的机会就少了。一年暑假,实在憋不住了,就央求父亲送我回家看奶奶。那时,奶奶住在我家的旧宅,直到旧宅易主后复又搬回老家。在我家的旧宅,每天与奶奶劳动、饮食,最是幸福。两三天后,看奶奶为我忙吃忙喝,又不忍心,就把身上仅有的10块钱放在挂钟下面,偷偷地溜走了。其实,不仅是我,大哥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对奶奶都有这样的感情,每人都愿意为奶奶做点什么,每人都不愿奶奶为我们操劳。但我们又都知道,我们回家,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刻。</p><p class="ql-block">读高三那年,学业甚苦,无暇回家。有一次实在想奶奶了,往老家打电话,惹得奶奶心疼半天。过几天后,小姑姑给我送来一篮煮鸡蛋,那是奶奶专门为我煮的,她没舍得吃。那天,在寝室的阳台上,我泪如雨下,没有半声言语。后来,因为这事儿,我还被父亲批评了一顿。</p><p class="ql-block">到上海上学第一年,最是想家,尤其想奶奶。深夜打电话回家,是三婶接的电话。“我想我奶奶了……”,就这一句话,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再也说不下去了。我后来知道,因为我这一哭,奶奶也哭了多少天,想我。我有几张读小学时的照片在老家,奶奶每天就拿着我的照片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念叨着她的孙子,念叨着她的孙子好学、孝顺,眼里噙着泪……</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后,离家近了,回家的次数却比读大学时要少,但每次回家,我都要到老家看奶奶。有时回县城的家时,父亲总少不了叮嘱,回家看看你奶奶。除了给奶奶钱,给奶奶买点吃的,我又能做什么呢?以至于到最后,我爷爷说,不要再给钱了,我们实在用不完,常回家看看就行了。</p><p class="ql-block">想起去年,奶奶风湿病又犯了,在县城理疗。我放假回家,带奶奶照CT,做理疗,完事后又背着奶奶回家。我家住四楼,每上一层都很费力。奶奶看着心疼:“乖呀,我自己能走,不要背我了。”奶奶,为了您,您的孙子再累都愿意,更何况这样的机会何其之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祝福奶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老家请客时,一个说“喜话”道喜的人唱了《常回家看看》,更让我心如刀绞。我颇爱乡音野曲,觉得那是扎根于乡野生活的生龙活虎的艺术,沙哑与苍老中透着质朴和野性,明示着生存与寂寞。当那位道喜人“乡野地”唱完《常回家看看》,我也如梦初醒,是的,要常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我不迷信,不惜命,不在乎是否“蹙眉头”,人间真情比什么都重要。在全家欢天喜地为奶奶祝寿的时分,我悲伤地想着,爷爷奶奶真是来日无多了。爷爷84岁,奶奶80岁,顶多再过十年,两位老人差不多都要离开这个世界。一直硬朗的爷爷,这两月开始感觉身体不灵光,饭量减少,去年还能干活,今年不行了。奶奶则一直有糖尿病,风湿病,身体状况更不好。幸亏这几年家景渐好,儿孙们在药物、饮食上供应得足,两位老人才保持相对健康。</p><p class="ql-block">最近学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奶奶,有了车就可以常回家看看她了。在心里也给自己下了命令:买车后保证每月都要到老家看看爷爷奶奶。趁他们都健在,我要加倍地回报他们,让他们的晚年尽可能变得愉悦。我深刻地知晓,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我绝不想给自己留下愧疚和遗憾。</p><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掩卷沉思。</p><p class="ql-block">家庭就是奶奶的世界,奶奶这一辈子就是通过抚育儿孙,为家庭扎牢了根基,进而为这个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心力。奶奶是走不进历史的,象她这样的中国老人实在太多。但我希望,在我家,奶奶要象一部史书,以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传承下去,为后一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虽然以文字为生,但我一直怀疑文字的力量。可奶奶不这么认为,她曾教育弟弟妹妹们,要象我这样好好读书,不读书就是个“瞎子”。在奶奶的心中,文字是神圣的。今天,我就写下这些文字,奶奶不认识的文字,献给亲爱的奶奶。</p><p class="ql-block">最后再来一段改编的太平歌词,权作文章的结尾:</p><p class="ql-block">说天亲,天也不算亲,天有日月和星辰,日月穿梭催人老,带走世上多少人;</p><p class="ql-block">说地亲,地也不算亲,地长万物似黄金,争名夺利多少载,看罢新坟看旧坟;</p><p class="ql-block">要说亲,奶奶最最亲,祖孙二人心连心,昨日间一席话犹在耳根,今夜里想奶奶痛切我心。我愿奶奶,子孝孙贤多欢乐,桑榆树下享晚晴,寿与天齐,寿与天齐,……</p><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21日夜、22日晨于淮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了一天的功夫,把我儿子写于七年前的文字制作成美篇,其实仅仅是一个字一个字敲了一遍,感受一下孙子对奶奶的一片挚爱,也算是对我母亲的追思!</p><p class="ql-block">但愿文字能唤醒千千万万个幼儿的心灵,学会感恩,代代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