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挚爱亲朋送张诚老师最后一程

蜜糖

<h3> 讣 告</h3><h3> 父亲大人张诚于二零一九年六月四日十五时四十五分驾鹤西去,享年七十四岁。尊其遗愿后事一切从简,并做遗体捐献,特告知各位亲朋好友万望节哀。</h3><h3>家父一生挚爱艺术,福泽恩惠家人好友,不施回报,故此福慧双得,享尽儿女天伦之乐。回首音容笑貌海教之言,唏嘘不已,不啻依稀如昨,愿家父的精神永垂于世,嘉惠后人。</h3><h3> 女儿 阎蜜</h3><h3> 女婿 田俊</h3><h3> 侄儿 阎宁</h3><h3> 侄媳 陈荣芳 泣告</h3><h3> 二零一九年六月五日</h3> <h3>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悼念张老师</h3> <h3>云南省中医院悼念张老师</h3> <h3>山东许利平先生悼念张老师</h3><h3>张笔思教诲 诚心忆情缘</h3><h3>——追忆颜体书法家张诚先生</h3><h3><br></h3><h3> 今日下班路上,收到昆明市政府参事室杨武主任微言:“许老师你好,张诚老师今天下午去世,特告!”知张老病卧两载,亦不能言语,期间只有拜托杨武先生探望后告之。虽然有所担心,但噩耗突至,不知言何!</h3><h3><br></h3><h3>我与张诚先生邢台相遇今已十载。十年来,我俩电话往、书信来交流彼此的书艺、文章、刊物之频可谓“忘年”矣!</h3><h3><br></h3><h3>我与先生初次相识是在2010年5月,我去邢台参加"宋璟碑"全国颜体书法展,他是作为评委也参加了活动,期间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成立他被选为副会长,我被任命为副秘书长。张老对我这位从真卿故里来的“学弟”(先生语)颇为关爱,我也喜欢上了这位来自大观楼下的“学长”。随着与张诚先生的接触,了解了其书其人。</h3><h3><br></h3><h3>张诚,字则明,生于滇中儒商之家,是享誉昆滇的老书法家高二适的入室弟子。张老在寄给我的简介中写道:五岁从父学书法,包揽家中所藏书法名碑、名帖。19岁师事李广平先生(李鸿章曾孙),20岁开始专习颜真卿、钱南园书法。1973年受业与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大家高二适先生,从此书艺书论精进。1981年创建云南第一个书法组织昆明青年书法学习组,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1988年倡创昆明钱南园研究会,对乡贤钱南园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宣传。1990年至1995年在昆明昙花寺策划设计建设《钱南园纪念碑廊》。1997年至1998年在昆明电视台开辟《张老师讲书法》系列讲座,当年应昆明园林局聘请,修复昆明大观楼长联。2005年11月应邀赴江苏泰州参加“纪念‘兰亭论辩’四十周年中国(泰州)高二适书法艺术高层论坛”。翌年12月,在云南图书馆举办“一个老昆明六十年的探索与发现——张诚书法回顾展”……。张诚先生师出名门而道艺起点甚高,学习时又能从善如流汲取名家之长,这些为张诚先生的颜体书法培植了浑厚的底蕴。</h3><h3><br></h3><h3>基于共同的爱好,也让我们远隔数千里彼此对对方有了更深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交流。</h3><h3><br></h3><h3>2010年10月,张诚先生寄书作:“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赠予。其书犹如“绵里裹铁”,方圆相容、轻重相携、刚柔相济、动静相宜。虽然书写的是苍劲凌然、大气雄浑的楷书,但是宣纸上丝毫没有僵滞、拘谨、呆板之气,灵动矫捷之姿俨然可见。</h3><h3><br></h3><h3>2012年底,张诚先生寄来一本《昆明市第五届“民族团结杯”少年儿童朗诵书写大观楼长联比赛资料汇编》。他是这次大赛的组织者,并担任评委会主任,工作之繁忙可想而知。至此已连续组织五届,培养发现了大批少年儿童书法新苗。张诚先生以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而努力,此精神值得我们褒扬和学习!</h3><h3><br></h3><h3>2014年元月,先生寄来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和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参政咨询》一书和复印的《光明日报》(2013.11.2)。《参政咨询》刊登了张诚先生撰写的“大观楼景观的命名”一文;《光明日报》刊登张诚先生书作:“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609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名言警句。在附信中提及《颜体书法》(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会刊)对颜鲁公的宣传越多越好,当今书坛弘扬正大书风研究的太少,大多浮躁,但当今还要防止把颜书搞变味,要下大决心和气力才会有成果的。并坦言,现在展事太多,质量不高也不好,全凭在书界的任职,不求书艺的水平,致展事变味,实在令人可悲。</h3><h3><br></h3><h3>张诚先生匹夫之责和为艺之诚可见一斑,也为我等潜心临池、静心悟道做出榜样。</h3><h3><br></h3><h3>2014年5月9日,张诚先生寄来《张诚临麻姑仙坛记》和《书法新论》书作,先生临鲁公仙坛记千通记录。1980年5月,作品入展在沈阳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家篆刻展",将作品集部分复印,连同书作“慎独”赠我,款识“云南乡贤钱南园先生座右铭书赠许利平老弟甲午年春张诚"。书作有“颜筋柳骨”的神韵,大气雄浑、拙中见巧,有不同流俗之魅力。</h3><h3><br></h3><h3>张诚先生学楷先柳后颜。其师高二适曾告之,天下字唯颜书不能巧取,临“仙坛"更难,难在要写出拙中见巧的功夫不易。张先生谨遵师言,数十年钻研颜书笔耕不辍,立足昆滇书坛。</h3><h3><br></h3><h3>在我同张诚先生请教“折叉股何如屋漏痕”之义时,深蕴鲁公书道的他告之:“字写得刚健有力不如写得自然随意,书法与其写到如同折断的干树杈,不如写到如同屋顶上的雨水渗下的痕迹一般自然流畅。我学‘二王’和赵孟頫,在颜书中融入行云流畅的气度,其书才能绵里裹铁而刚柔并济。”张诚先生参透书道、为学之诚方能得到苍劲凌然的颜书风范。</h3><h3><br></h3><h3>2015年元月26日,先生寄来了《麻姑》临作,笔画精道,之脚分明,深得鲁公神韵。落款“乙亥年夏滇中张诚则明临仙坛第八百九十四通毕”。张老介绍,自1965年在昆明古籍书店画二角钱买到此本,从二十岁到六十岁(1966-2006)临摹《麻姑山仙坛记》千通。其执着精神令我们后学者折服。</h3><h3>......</h3><h3>张诚先生曾说过,欢迎有时间来昆明看看,在这里,历史上的赵藩、陈荣昌、钱南园都是颜体书法的大家巨手,受之影响此地颜风浓厚。在滇池之畔,在大观楼下,沉湎于自然之优美和历史文化之烂漫,让我神往,也做着魂牵的香格里拉之梦。</h3><h3><br></h3><h3>梦未圆,缘已尽。今惊闻先生驾鹤西游,张笔思教诲,诚心忆情缘,书联挽之:</h3><h3><br></h3><h3>云南垂泪,堂下悲歌,不舍张翁登鹤驾;</h3><h3>玉宇增仙,书坛失帜,犹思诚笔著华章。</h3><h3><br></h3><h3>谨此遥祝先生一路走好🙏🙏🙏</h3><h3> </h3><h3>2014年1月26日稿</h3><h3>原载:《鲁南商报·新临沭》2014.8.6.</h3><h3>2019年6月4日晚匆修记</h3> <h3>鲁公雄强大唐风,后举异帜有钱沣。麻姑自守仙坛记,平原门下则明公。——惊闻恩师张诚驾鹤西去,作此诗以记念。学生杨亚平叩拜。2019年6月4日</h3> <h3>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肇基国医馆对颜体书法大家张诚老先生不幸去世深表之遗憾,致此对联深表奠念;颜体书法当今一绝,南园风范后世永垂!横幅:颜体俊杰。</h3> <h3>我的老铁们</h3> <h3>送别仪式开始,就在医科大学送别堂为先生送别</h3> <h3>老师单位领导讲话</h3> <h3>张老师老友高崇云先生讲话</h3> <h3>张老师学生杨亚平先生讲话</h3> <h3>张老师孙女田海蓝代表全家讲话</h3> <h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2019年6月4日15点45分公公驾鹤西去,我代表我的婆婆及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表示感谢。</h3><h3>回想公公这一生对书法的热爱如痴如醉,公公师承高二适先生,是个地道的老昆明人,他是云南之子,1991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东方之子。他经历了昆明的发展和变化但永远改变不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公公用自己的方法热爱着他的家乡,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他尊重乡贤,为乡贤树碑立传,重建乡贤钱南园祠堂(昙华寺公园内),修复重立大观楼长联(原木联改铜联),重立护国门碑,保护云南历史责无旁贷。为熊庆来、聂耳、钱南园、李鸿祥(辛亥革命元老)书写墓志铭。为发扬国粹,于1981年创办云南省第一个书法学习组——昆明青年书学组,并组织、参与广州、开封、南京等城市的书法联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书法生力军。从1986年至今书法论文一直在台湾《云南文献》上发表,2016年赴台进行文化交流受到中国国民党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忠山先生的亲切接见,为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尊重现代文化名人,为李广平、赵鹤年、张宝善、吴玉如、侯镜昶、黄继龄、周岳年、楚图南、溥杰、邢孝移、周善甫、施菊轩、张建中、熊秉明等写追思与怀念。为春城晚报提供了66期的老昆明连载,编写云南省第一本书法教材课本,创办本土文化品牌百童书春咏春和少年儿童朗诵书写昆明大观楼长联比赛,为云南省培养书学人材和热爱书法的少年儿童提供交流平台以及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对书法的热爱,让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走向世界。公公这一生都在用自身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位书学者。书者非书者也,有深度的书者还应具有传承性,历史使命感,是历史和现在的承载者,传播者!回首公公的音容笑貌海教之言,唏嘘不已往如昨日,愿公公对艺术的挚着与传承精神永垂于世,嘉惠后人。同时感谢专程从上海赶过来的马福林先生,从哈尔滨赶来的鲍凤娣女士,感谢远在山东的许利平先生,杨亚平老师,荆医生,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及省中医院的领导为公公写悼念挽联,再次感谢各位至爱亲朋,谢谢!</h3> <h3>宝翰轩送别先生</h3> <h3>荆医生送别</h3> <h3>好友哀悼</h3> <h3>老友送别</h3> <h3>学生唐诗超为老师书写挽联送别</h3> <h3>亲人送别</h3> <h3>张老师的遗愿为医学做最后贡献遗体捐赠</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张诚老师作品欣赏</h3> <h3>书法的传承</h3> <h3>书法的传承</h3> <h3>张老一生都在用自身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位书学者。书者非书者也,有深度的书者还应具有传承性,历史使命感,是历史和现在的承载者,传播者!</h3> <h3>云南垂泪,堂下悲歌,不舍张翁登鹤驾;</h3><h3>玉宇增仙,书坛失帜,犹思诚笔著华章。</h3><h3>老师一路走好🙏🙏🙏🙏🙏🙏🙏</h3><h5> 2019.06.08 阎蜜</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