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让“老年人抢公交”这一假命题滚开了

舸可河

<h3>大数据让“老年人抢公交”假象走开</h3><h3><br></h3><h3>  据《北京青年报》6月2日、《南方都市报》《半岛都市报》6月3日报道“老年人挤早晚高峰”“早高峰该不该禁用老年公交卡”的话题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媒体。日前,一条刷爆南京人朋友圈的“南京早高峰禁刷老年卡”的消息最终被证实为误传,可见公众对老年人早高峰免费乘公交的负面印象之深。不过,北京市推行了两年多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形成的数亿条大数据显示,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不仅未对年轻人通勤高峰产生压力,反而有效补充了通勤低谷期的公交运力。</h3><h3><br></h3><h3>  北京市养老助残卡推行以来形成了两三亿条数据,这些数据的统计显示,老年人刷卡量仅占全市上车刷卡总量的10%左右,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高峰时间为每天的9点30分至10点30分之间,非工作日的乘车高峰为10点到11点。可见,老年人的出行并没有增加交通的负担,而且其出行高峰正好错开了早高峰时段。统计数据显然与一直以来年轻人对老年人“抢公交”的感觉有很大出入,无疑是对社会之于老年人早高峰免费乘公交负面印象的理性澄清。</h3><h3><br></h3><h3>  城市为符合一定年龄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免费乘车、游览的优待,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正在被完善。就像这次北京相关数据所展示的,北京市的养老助残卡对办理人群的限制,从2017年的65岁已经修正成了现在的60岁。办老年卡变得越来越容易,以往在很多地方出现的户籍要求也逐渐淡化,“办理了居住证的外埠老年人”正在慢慢被城市所接纳。</h3><h3><br></h3><h3>  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上,“老年人挤早晚高峰”、“早高峰该不该禁用老年公交卡”之类话题还是被年轻人热议。在一些用以佐证偏见的段子里,好像老年人因为可以免费乘车,就甚至“不惜一大早多次转乘”去买稍微便宜的蔬菜,应当承认类似的调侃与恶意并不少见。此番北京市的出行大数据,一定程度上让拿免费卡乘车的老年人感觉到“理解万岁”——偏见有多深,廓清偏见就有多难。</h3><h3><br></h3><h3>  有必要反思社会层面尤其是社交平台对老年人的类似偏见究竟因何而起、从何而来。现在看来,惯常的生活中一些想当然的观点、看法和判断,类似“老年人挤早晚高峰”,真要去深究其依据和逻辑可能就是一笔糊涂账。年轻人在接触和掌握新兴技术具有学习能力和资源占有上的天然优势,这或许是社交平台上针对年老人群的诸多偏见容易成为热点的原因之一。</h3><h3><br></h3><h3>  好在有了大数据支持,“老年人跟年轻人挤早晚高峰”的说法终于被证伪,但即便老年人出行时间与通勤高峰有所重叠,该反思和难为情的,也不应该是老年人群体,而是一座城市的交通运力和公共资源调度、整合水平。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从6月起对社区养老、托幼、家政服务业免征增值税,从中释放的政策信号显然意不在那部分税款本身。</h3><h3><br></h3><h3>  每个人都要步入老年,让老年人能够“如婴儿般被温柔以待”不仅是对家庭的呼吁,更应该是对全社会公共福祉的整体要求。老年人能够得到的社会关爱也应当不止步于一张能免费乘车、游览的老年卡,他们还需要有更丰富更多元的活动资源和场所,包括供给充分的老年大学、配比科学的健身场所,以及能够保持理性、摈弃偏见的舆论善意。</h3><h3><br></h3><h3>  另外,大数据为老年公交卡正名,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为相关部门决策带来了启示。期待其他城市也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公交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在公交系统之外的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如教育、医疗、住房等,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消除误解、矫正不合理决策。因为我们眼睛看到的很多现象往往存在局限性,而大数据反映的情况一般来说更系统、更全面。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大数据,是一个重要的命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