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唱歌课中的实践心得

H畅

<h3>卡尔 奥尔夫,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用“Elementary”来形容自己的音乐。结合其音乐内容,我国学者将奥尔夫音乐译为“元素性音乐”。其教育体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将其中的“节奏练习”和“基本动作练习”加入到唱歌课《在那遥远的地方》导入环节和新课教学的环节中。通过几次授课、反思,我将记录自己一点浅显的心得。</h3> <h3>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是一首青海民歌,歌曲短小,旋律简单易唱。作曲家王洛宾将歌曲改成了四四拍,放满了速度,加强了抒情性。歌曲开始的第一乐句是一个弱起,在第四拍进入,这是本首歌曲学唱时的难点。</h3> <h3>音乐课开始了,同学们开心的进入音乐教室。</h3> <h3>首先,我向同学们说明今天要来学习一首四拍子的歌曲,我们先来一起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请同学们随着老师做一些律动与声势练习。(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旋律的基础,音乐学习应以节奏学习为起点,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每一进程之中。这是我选择以节奏作为导入的原因。)(奥尔夫的体态律动教学是对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的吸收与发展。体态律动是指一种又音乐伴奏的身体运动的教学法,走、跑、挥拍等等。声势活动是奥尔夫体系独特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总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又节奏声音的活动,捻指、拍手、拍腿等进行节奏训练。)再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选择了挥拍和拍手、拍腿的方式。</h3> <h3>接下来进入新课学习了,在随琴模唱、视唱曲谱后,学生们初步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在第一次完整演唱前我只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前奏,唱准第一乐句。我通过视频记录了演唱效果。</h3> <h3>这一遍同学们对旋律掌握的较好,但前奏与第一乐句衔接的非常不准确,并且十分不整齐,由于第一乐句没有准确进入,导致后面乐句的演唱更加没有自信。因此我发现第一乐句的进入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是一定要解决的。</h3><h3>在前面导入环节的基础上,我运用捻指和挥拍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在手向上的动作时开始演唱歌曲,也就是在第四拍的时候。并提示可以在聆听老师弹奏前奏时用做这个声势律动来帮助自己准确的开始演唱。经过几次练习后,我再次记录了演唱效果。</h3> <h3>现在同学们对歌曲的节奏掌握的越来越准确了,但是演唱时的咬字和歌曲的情感表现还不是很到位。这时我运用奥尔夫“节奏朗读与歌唱活动"中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在朗读中强调正确的咬字,例如:方,娘,房等字。并且介绍了歌曲创作的背景,结合歌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抒情性,并有感情的朗读。</h3> <h3>通过对比,我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节奏练习和基本动作教学的合理设计与运用,在初中唱歌课中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通过声势律动类音乐活动使学生们动起来,参与课堂,体验音乐,更加深了对音乐要素的理解与表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探索、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唱歌课中的运用。还望得到更多前辈、同行的批评与指导!</h3>

奥尔夫

歌曲

音乐

节奏

律动

乐句

演唱

同学

教学法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