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野菜的情缘

贤淑利学

<h1> 我和野菜的情缘</h1><p><br></p><p> </p><p><br></p><h1>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大疫之年,难得与亲朋相聚,却给了我更多的时间亲近大自然。我和老伴儿去河边散步,眼睛总下意识地在甸草中搜寻着。那刚钻出土的一撮一撮嫩绿无比的苦麻菜,那举着黄色花伞的婆婆丁,还有那从石缝中挤出来的有着清晰叶脉、形状像荷花瓣一样的车轮菜,潮乎乎的树坑里还偶然可见叶片如锯齿状的水荠菜,就是很少看到我们最爱吃的苣荬菜,也许是因为草甸的缘故,土质不够松软吧!开花很好看的紫花地丁倒是很惹眼,遍地都是。尽管如此,每次出来,我们还是捎带着挖一些回来,和老友们分享。论起和野菜的这份情缘,还得从小时候说起。</h1><h1> 上个世纪50年代末,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全国上上下下几亿人都在与灾荒和饥饿抗争。当时我家住在首府城市,那年我才10岁,上小学三年级。市政府为了让市民们填饱肚子,把玉米和玉米瓤子一并加工磨碎,放上糖精做成馅儿,外面包上薄薄一层面皮,烙成饼(内蒙西部区叫焙子)每月限量供应。其它的米和面也都是粗加工,麦糠麸子皮都当粮食吃。我们姐弟几个吃得肠道上下不通气,母亲很着急。也是这个季节,大地返青,树枝吐绿,母亲就去偏僻一点儿的路边上,墙根儿下,篱笆旁,撸榆树叶子,战战兢兢的,像偷东西一样怕人看到。很快,榆树叶也吃不到了,母亲就去摘嫩嫩的小杨树叶,用这些树叶和上点儿面粘成团子。很快菜团子也做不成了,母亲就和邻居结伴到郊区挖野菜。怎么说也是首府城市啊,去郊区要走很远的路。母亲去了一整天,才挖回半面袋野菜,有苋菜、马舌菜(马齿苋)、无毒灰菜,这些菜都不苦。母亲把它洗净、焯好、剁碎,放上少量盐,再掺点儿面,把它们粘和在一起,做成窝头状上锅蒸。这窝头吃起来可比树叶团子口感好多了,没苦味儿,饭菜合一,真可谓是我们的“美食”了!也就从那时起,我认识了这些野菜。无论是它们长在墙根儿下,还是石缝里,只要看到它,我就会惊喜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并随手拔起来。</h1><h1>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家的责任也有我一份儿。我小学还没毕业,父亲就要求调回老家工作,照顾爷爷和奶奶。老家是个小县城,几乎家家都养猪。因为那时副食品供应很紧张,买肉凭肉票,买菜排队还限量。于是我几乎每个周日都陪母亲去薅野菜。什么猪牙草、猪毛菜、老苍子啊,苋菜、刺儿菜、扫帚菜呀,猪都能吃。每次我们都背满满两大面袋子回来,到了家两腿像灌了铅一样,累得抬不起来。尽管如此,我还是乐此不疲,去了这回想下回。因为母亲说过,猪吃野菜长骨胳,骨架大猪就大,出的肉也多。所以每逢过年杀猪,吃着香喷喷的猪肉,心里总是甜甜的,觉得自己长大了,能为家出力了,骨子里充满了自信。</h1><h1>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高中没念完就文化大革命,上大学成了“一枕黄粱”,我便下乡插队当了“知青”。那年端午节,生产队给我们放了一天假。我的知青伙伴儿们都回家过节了,我觉得“劳民伤财”不划算,还不如就在村里自己找点儿乐,随便逍遥一下。于是我便到离村子不远的九拱桥下的小河边,一边洗褥单,一边聆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和桥上飞驰而过的火车轰鸣声。我把褥单晾在柳树毛子上,习惯地在田间地头和草甸子上东瞅瞅西看看。不经意间在田埂上发现几棵苣荬菜,只有两三片芽叶,绿中带紫,嫩嫩的,一棵又一棵我兴奋地用手扒拉着,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怎么也不忍心离去。于是我就到河边找一块巴掌大的薄薄的片儿石头,开始了我的挖野菜劳动。说实话,虽说下了乡,却也没挖过野菜。因为农活对我们来说很累,给谷子薅草时蹲久了站起来都不会走路了,只想坐下来休息,看到野菜也懒待挖,尽管正是青黄不接时</h1><h1>饭桌上没有菜。可这天,我还真有了兴致,虽说工具不应手,可也没少挖,回去都交给了对面屋的赵婶,赵婶留我在她家过节。饭桌上,洗干净的野菜,白白的梗,肥嫩嫩的叶,水凌凌的,外加一把小葱,一碗黄豆酱,一盘韭菜煎鸡蛋。这桌菜,当时在我眼里那就是上等席,是“绝配”!这顿饭,让我吃的踏实,嘴里香喷喷,心里甜滋滋。</h1><h1> 现如今,人们都在奔小康,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上愈发讲究科学、注重保健,野菜也堂而皇之地上了餐桌。每当我看到这再熟悉不过的野菜,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怎么和家人一起度过灾荒;就会想起童年的我是怎样和父母亲一起承担起家务,有了担当和自信;就会勾起我对蹉跎岁月给予的磨砺而心存感激和对青春的恋念。野菜,记录了我成长的过程,也书写着社会的变迁。每当我和老伴儿走在那野菜花盛开的草甸上,看到星罗棋布的小白花、小黄花、小紫花,就像看到了生命之源,看到了生命的延续和美好,看到了希望无限,让我底气十足。我想,我和它的情缘,这辈子是割舍不掉了。</h1><p> </p><p><br></p><p> 作者:毕淑贤,写于2020/6/10</p> <h3>开小黄花的苦麻菜</h3> <h3>开小紫花的紫花地丁,它可入药💊哦!</h3> <h3>不同品种的苦麻菜,有黄花,有白花,有宽叶,也有细叶的,都好吃。</h3> <h3>这是苣荬菜,有点儿老了。</h3> <h3>举着小黄伞的婆婆丁(蒲公英)它可不怕老哦,浑身都是宝。</h3> <h3>这就是车轮菜,嫩嫩的,橄榄型的叶片,叶脉特别清晰。</h3> <h3>车轱辘菜的种子叫车前子,可入药。多在路边石缝中钻出,生命力极强。</h3> <h3>摘净洗过的苣荬菜,嫩嫩的。</h3> <h3>对这片土地的爱恋,犹如鲜花对绿叶的依恋。</h3> <h3>出去游玩时,见到野菜也迈不动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