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都西安</h3><h3> 当今的西安,是乎又回到最昌盛的隋唐时光,万邦来朝的盛世大唐,尤其大唐不夜城和大唐芙蓉园建好之后,一到入夜城市更加的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以钟楼为园点的中心区域彩灯广告灯箱霓虹灯和高楼映射灯火全开,走动变幻的大型广告,闪烁跳跃的七彩霓虹灯,这一带也成彩灯的海洋,照得通明透亮。西安的城市亮化灯火水平已经直追北京上海广州,甚至有超越一线大城市取而代之的趋势。</h3><h3>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名城名流大家数不胜数,西安人引以为豪的首推唐太宗李世民,高僧玄奘法师,当然还有秦始皇。</h3><h3> 西安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文化历史名城,好玩好吃好住的地方,以前到西安去过兵马俑/华青池/法门寺/…。此次专程绕道而来小住几日,就是想看看夜长安的盛世风情,掠影西安。</h3> <h3><br></h3><h3> </h3> <h3> 梦回大唐 </h3><h3> 西安的夜,热闹喧嚣,火树银花大红灯笼点燃了城市,在钟楼在鼓楼在东西南北大街中心区域,人声鼎沸人流湧动,在大雁塔南北广场,在大唐不夜城,在大唐芙蓉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尤如开会似的密集人流穿梭着拥挤着去看灯赏景,大雁塔北广场周边的高楼大厦映射灯全开,街道两旁的路灯亮了,挂在树上的大红灯笼亮了彤红彤红,缠绕在行道树上的彩灯链在树空中间串出两条绵延的光路。广场上的喷泉随着音乐起舞,随灯火跳跃摆动,时而温柔迂回时而热烈狂野。</h3><h3> 随大红灯笼光路前行,满满的一路密集人流,推搡着拥挤着流向大唐不夜城,湧进大唐芙蓉园。</h3><h3>从大雁塔南广场开始,连绵一公里有余的大唐不夜城,具有唐代风格的楼阁和宫殿建筑群上的大红主色调映射彩灯通明透亮,近看无比的富贵奢华,远着宛如天上宫阙,彤红彤红全透明似的一片宫殿阁楼,染红了大唐城夜空,沿途花众中的彩灯,塑像群的映射灯和地面上变幻闪烁的动态彩灯也争奇斗艳,路边几个开放式舞台正在表演杂技戏剧音乐独奏,游人如潮千人拍照万头攒动,好个姹红嫣紫不夜城,一个彩色灯幻的世界,一个流光飞舞的世界,夜夜笙歌夜夜醉,一帎黄梁回大唐。<br></h3> <h3>大雁塔</h3><h3> 大雁塔现已住位于西安市最繁华区域,当地人的周末休闲之地,毕竟是名城大府,十二朝的古都,名流大家信手拈来,玄奘法师!白居易!韩愈!药王孙恩邈!</h3><h3> 唐高宗李治为纪念母亲重修了大慈恩寺,礼请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玄奘三藏法师为首任主持方丈,资料上介绍现存的大慈恩寺仅为当年的西塔院。</h3><h3> 大雁塔西安的著名地标,是玄装三藏法师驻大慈恩寺译经专门修建的藏经楼,大雁塔身是采用印度式的方形建筑风格,佛塔七层,高近65米。</h3><h3> 印象中去过的许多佛塔都是七层,或许古远时建到七层也是技术和材料上的极限,也是体力上的极限了,才会有七级浮屠,七级已经是高山仰止,不可攀也。</h3> <h3>城墙</h3><h3> 入夜,以钟楼为中心的西安繁华区域,东西南北大街彩灯全开,沿街和大厦上的广告霓虹灯也亮了,闪烁跳跃灯火辉煌,彩灯映射下的钟楼鼓楼,就是一座晶莹剔透的美丽宫殿,钟楼是青顶红楼黄墙宫殿,鼓楼是红顶黄楼灰墙宫殿,远望近观都分外漂亮。</h3><h3> 西安的钟楼鼓楼紧邻而居,相距不过几百米,夜晚彩灯一亮两楼交相辉映,照亮了这一片街区,这儿就是西安城的中心。古有晨钟暮鼓之说,现在也不在呜钟击鼓,好奇若钟呜鼓响是否能传遍全城。</h3><h3> 四方城墙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彩灯全开,城墙上十几座阁楼也灯火一片灿烂,闷热的夏夜参观城墙,一路小风倒也舒服。城墙目测宽约二十米,算得上四车道公路。城墙太长,信步几里回家。</h3> <h3>西安美食</h3><h3> 回民街的知名度,那是相当牛了。我们此次住宿的酒店就在回民街旁,几乎每餐都在这里用餐。</h3><h3> 紧挨着鼓楼的回民街一到傍晚,那叫一个灯火辉煌,两旁店铺林立,通明透亮,烫金的大招牌加上央视访谈!湖南台访谈!…,等等大媒体名头的认证!中华烹饪协会的认证书!百年老店!…,那叫一个眼花缭乱,肉夾糢,水盆羊肉,红柳烤肉,石家包子,鲜榨果汁灬,更让人唾涎欲滴,热热火火嗨吃嗨喝的美食街天天人山人海,年年如此。</h3><h3> 九十年代初第一次来这儿是西安本地人带着来,那年头这儿是城郊结合部的一条偏僻公路,公路两侧没有房屋,商家们都是摆摊拉临时电照明营业,那时也不叫回民街,而是右边是回民摆摊,左边是汉族摆摊。那时最好吃的现煎牛肉馅饼现也没了综影,那年头,三元一碗牛肉泡模,四元一碗酸汤水饺,一元一碗糖水稀饭那叫一个爽!!</h3><h3> </h3> <h3>大明宫遗址</h3><h3> 坐落在西安城北的大明宫,是最大的中式宫殿,称之为千宫之宫,据称是北京故宫的4倍多,巴黎卢浮宫的三倍,占地面积高达3.2平方公里。</h3><h3> 大明宫是唐王朝的朝廷正宫殿,皇宫和朝廷的办公机构都设在大明宫,大名鼎鼎的玄武门就是大明宫的北门,唐代不到百年时间,玄武门就发生了四次政变。</h3><h3> 现今的大明宫早在唐朝就毁于一旦,只留下残墙断壁一片空旷,我们游走间居然连连惊起飞乌,正所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h3> <h3>碑林</h3><h3>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来过碑林,印象中碑刻展品是全开放式的,今天的精品碑刻展品前面全加了玻璃防护,游人身影和反光等固素叠加,不仅拍不了照片,室内光线不足也不容易看清,感觉多此一举。书法我本一窍不通,只是看个热闹,只是那些书法发烧友,又是直光文物电同筒,又是放大镜,颇费神的。</h3><h3> 碑林博物馆内藏品太多,皇帝老儿的御笔也入不了正展室,只能落脚在过道栏上,也没玻璃保护,反能一观康熙大帝御笔亲书,以我外行眼光,康熙写得一手好字,坊间传闻他曾改名乔装应试,取得进士第三名,可见也是学霸。</h3><h3> 碑林中还有两个石刻馆,藏品也年代久远,其实来参观碑林的游人,包括我等大多数都是门外汉,一是好奇心,二是附庸风雅罢了。嘿嘿哈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