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无意之过你包容了吗?灵武市第五小学一年级(3)班

敏敏

<h3><b><font color="#ed2308">  岁月匆匆,春去夏来,端午节悄然而至,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动手制作粽子终于实现咯!</font></b><br></h3><h1><b><font color="#39b54a"> 来看看宝贝们的表现吧!</font></b></h1> <h3>其实啊,宝贝们这么乖巧、懂事跟我们家长的包容息息相关!</h3> <h3>说起孩子啊,我们就来畅谈一下本次主题《孩子的无意之过你包容了吗》?</h3> <h3>  孩子的无意之过,常惹来父母的责备。然而,记忆中,我的父母却不曾为此苛责过我。父母的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对孩子的态度。从出生到现在,孩子无意中破坏过的物品不少:撕书无数、砸破玻璃球、玩光整瓶洗面奶、摔坏iPod……与物质损失相比,我更在乎孩子的心理感受。</h3><h1><b><font color="#ed2308">通常,我这样做……</font></b></h1><h3><b>1、控制情绪,以平和的态度面对</b></h3><h3>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他的天。妈妈笑了,天晴了;爸爸吼了,天塌了。家长若不够宽容,动辄发怒,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从而限制其思维能力、行动能力的发展。当父母气急败坏地训斥时,孩子会调动所有情绪来害怕和抵触,而不是平静地反思,这样非但不利于纠正错误,孩子还有可能因逆反而将无意之过演变为有意为之。保持冷静,理智地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才是重中之重。</h3><h3><b>2、理性区分“有意”和“无意”</b></h3><h3> 很多时候,孩子的“破坏”只是好奇、试探和自觉锻炼的结果。譬如,我们一家正准备享用晚餐时。孩子自己去拿碗自己盛饭,可是不小心把米饭洒落在地下,爷爷奶奶就开始不停的唠叨、斥责,导致孩子,埋头情绪低落,其实他就是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只是没想到却引来大家责骂;</h3><h3>其实这都属于无意破坏,不该受到责罚。我温和地告诉他,下次小心一点就是了,之后,慢慢的他还是会自己去盛饭哪怕是盛少一点也还是会小心不掉到地上。</h3><h3><b>3、事先提醒,防患于未然</b></h3><h3> 并非所有的失误都能预防,在可预见范围内,家长应及早提醒,这样不仅能避免失误的发生,孩子也会从中学到不少常识。</h3><h3>对孩子的无意破坏,我大多能包容,唯有一种状况,曾令我抓狂。小时候,孩子频频打翻汤水。饮料刚上桌就被他碰翻,熬好的红枣汤刚端到她手里,全撒在了地上……终于有一天,我没能忍住。一碗鸡汤,没喝几口就被他掀翻,再盛一碗,又重蹈覆辙,忍无可忍的我大声数落起孩子。</h3><h3> 在我怒气平息时,我母亲淡淡地说了句:“你该事先提醒她的。我努力回忆自己是否提醒过孩子,想到的却都是事发时我冲动的情绪。这以后,我改变了态度和方法,当孩子把杯子放在桌子边缘时,我示意孩子杯子要靠里放,否则会打破;当孩子把一碗汤放到离自己的手很近的地方时,我提示孩子放远点,这样不容易碰翻。我只是改变了一点点,孩子打翻汤水的情况却有了明显好转。</h3><h3><b><font color="#b04fbb"> 从父母与我,我与孩子的真实经历中,我感受到,大声训斥看起来似乎很威严,其实,真正强大的是包容的力量。父母的包容,让孩子在爱中完善自己,在爱中学会包容别人。</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nbsp; </font></b></h3><h3>&nbsp;</h3>

孩子

包容

无意

父母

自己

提醒

破坏

碰翻

家长

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