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千年抗震灾——研学第6天

黄辉南

<h1>  今天是个端午节,又是高考的第一天。我们42位师生在成都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端午节,就叫“研学端午节”吧,这是很难得的。今天研学行程是都江堰和四川映秀。</h1><h3></h3> <h3>美美的研学端午节</h3> 都江堰造福千年 <h1>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1400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h1><h3></h3> <h3>都江堰全景</h3> <h3>都江堰工程沙盘</h3> <h1> 导师在巴士课堂全面介绍了都江堰的历史和现状,接着在都江堰的沙盘模型上详细的介绍工作原理。尤其是对自动分流(分水鱼嘴,宝壶口),自动排沙(飞沙堰),限量控水(宝壶口)进行了浅而易懂的讲解,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然后带领大家实地对每一个工程部位认真的观察和思考。望着眼前这清澈的岷江水,二千多年来,浩浩荡荡又规规距距地奔向成都平原,哺育着这片大地,心中满满的是震撼,满满的是折服!</h1><h3></h3> <h3>鱼嘴,飞沙堰,宝壶口</h3> <h3>都江堰工作原理演示</h3> <h3>鱼嘴留影</h3> 汶川映秀抗震灾 <h1>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的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人民没有被自然灾难打倒,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重建了美丽的家园。</h1><h1> 同学们在参观了映秀中学地震遗址,行走在一片片破墙残垣之中,不由会想像当时的惨烈,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力量的巨大和生命的渺小,更加对大自然起了敬畏之心,唯有认识自然,尊重科学,努力学习,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坟川地震的原因,重建家园的过程,深深被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所感动。最后,同学们自觉的献上鲜花,表示悼念。</h1> <h3>图片映秀</h3> <h3>地震遗址壁画</h3> <h3>献花悼念</h3> <h3>重建家园“带劲”生活</h3> <h1>  在返程途中,梁校长结合今天的高考作文题总结了今天的研学行程,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思辨关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应当敬畏;而同样,人类也可以用智慧来认识和改造自然造福子孙。给同学们今天的研学作业提出了很好的思考方向。</h1> <h3>总策划:梁伟新 副总策划:陈建国 黄俊广</h3><h3>总编辑:黄辉南 供稿:彭家衍 邓红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