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游(二)青羊宫:一座道教宫观让你牢记成都

山路如歌

<h3>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h3><h3>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h3><h3>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h3><h3>青羊宫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主要建筑有山门、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紫金台、降生台和说法台等。</h3> <h3>(一):山门</h3><h3>原山门建于明代,占地六百平方米,山门西侧为八字墙,长二十米、高四米。后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现已重建。</h3><h3>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生动活脱,煞是宏丽,展示了东方文明的古老与活力。</h3><h3>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正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一大文物。</h3><div><br></div><h3><br></h3> <h3>青羊宫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高约20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h3><h3>现在已与山门合为一体。</h3> <h3>这里有一个照壁,照壁上写有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间是一个太极图案,代表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的元气,那么这个二,则是指的世间万物两个对立面,可以说它是阴和阳,可以说它是男和女,可以说它是天和地等等。</h3> <h3>(二):混元殿</h3><h3>混元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内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混元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616平方米。有石柱26根,木柱2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在宋真宗时,真宗崇奉道教,上奉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帝。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混元祖师”,老君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着世界的本原还处于混沌状态,而老君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佛教称“观音大士”。</h3> <h3>太上老君</h3> <h3>混元殿的建筑装饰图案非常精美</h3> <h3>每根柱子上的雕刻图案都不一样,令人赞叹。</h3> <h3>(三):八卦台,也称为八卦亭</h3><h3>八卦台上牌匾书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这个成语于老子有关。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为道家开山巨著。</h3><h3>八卦台,屋檐高耸,石柱盘龙,是青羊宫保存最好、造型最为华贵的建筑。八卦亭高约20米,占地近300平方米。亭子分为三层,亭身为八角形,基座刻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卦形。</h3><h3>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是这里标志性的建筑物。它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整体建筑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h3> <h3>老子</h3> <h3><h3>八卦台柱子上雕刻着九九八十一条龙,象征老子有八十一化。</h3></h3><h3><br></h3> <h3>绿树掩映下,有两头威风的神兽默,默守卫着青羊宫。</h3> <h3>(四):三清殿</h3> <h3>三清殿,为青羊宫的主殿,里面供奉的是道教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三位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h3> <h3>道家特色的香炉:底下是鼎,上是三层八卦亭,顶端是鎏金葫芦。左边的这种怪兽,就是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六个儿子赑屃,又名霸下,它形似乌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h3> <h3><h3>端坐在三清殿前的两只青羊,是青羊宫的镇宫之宝。一只独角青羊,一只双角青羊,都是黄铜铸成。独角铜羊造型独特,身体各部位是十二生肖的化身——羊胡、马嘴、牛身、鸡眼、鼠耳、龙角、猴头、兔背、蛇尾、猪臀、狗肚、虎爪。</h3><h3>相传,抚摸神羊可以驱灾避邪,因此,来青羊宫摸铜羊在成都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很有乐趣。可以看到羊的全身都被摸的锃亮。当然这只是传说,并无科学依据,只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望。</h3></h3> <h3>一个老人摸摸羊的腿,再摸摸自己的腿,估计她的一腿可能有毛病了。</h3> <h3>我也来沾沾灵气</h3> <h3>大鼓</h3> <h3>大钟</h3> <h3>三清殿柱子上的雕刻图案也非常精美</h3> <h3>三清殿前台阶上的十二生肖</h3> <h3>(五):斗姥殿</h3><h3>斗姥殿内供奉的斗姥,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名紫光夫人。她共生了九个儿子(即九皇),分别是: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此外斗姥也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h3> <h3>这间斗姥殿,也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建筑物。</h3> <h3>(六):玉皇楼</h3><h3>玉皇楼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建于1995年,楼底式结构,楼上供奉玉皇大帝神像,楼下供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大帝:上元一品为赐福天官紫薇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h3> <h3><h3>三官又名福、禄、寿三星,故玉皇楼对面的照壁上书有“福、寿、禄”三个大字,“寿”字居中,表示道家追求长生不老。</h3></h3><h3>“福寿禄”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望。</h3> <h3>后苑三台——紫金台、降生台和说法台是青羊宫建筑群最后一组重要建筑,它们建于土坡之上,为中轴线对称格局。左为降生台,门上挂“太上无极圣母”牌匾,相传老君分身降化于此;右为说法台,门上方有“道法自然”牌匾,相传老子于此处为尹喜说法,塑有老子对关令尹喜说法之像。</h3> <h3>(七):唐王殿</h3><h3>唐王殿又名紫金台,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殿内供奉唐高祖李渊夫妇和唐太宗李世民,右侧供奉尉迟敬德、秦叔宝,左侧供奉魏征、李靖。</h3> <h3></h3><h3>成都的青羊宫凭什么是中国唯一供奉唐朝皇帝的道观</h3><h3>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李隆基逃往成都,正是在玄中观(现在的青羊宫)居住。唐末黄巢掀起兵祸,唐僖宗李儇逃亡成都仍是住在玄中观。在后来唐军取得胜利后,僖宗返回都城长安,便改“观”为“宫”,并建起了唐王殿,在青羊宫内祭祀李家的开国祖先,使青羊宫成了皇家的道教宫观。(也正是在这次逃亡中,一个年轻的将领—王建救了僖宗一命,之后开始展露头角,这个王建便是后来蜀国政权的开国皇帝)。</h3> <h3>二龙戏珠</h3> <h3>唐王殿柱子上的雕刻图案也很精美</h3> <h3>(八):降生台</h3><h3>降生台殿内塑有“太上无极圣母”,即太上老君之母神像和老君降生像。殿堂墙壁上有许多现代壁画,反映老子降生的题材。</h3> <h3>降生台</h3> <h3>降生堂</h3> <h3>太上无极圣母</h3> <h3>老子降生图壁画</h3> <h3>"紫气东来"图壁画</h3> <h3>廊柱上的雕刻图案精致漂亮</h3> <h3>(九):说法台</h3><h3>说法台殿内现塑有太上老君神像,殿堂墙壁上有许多现代壁画,反映老子说法的题材。</h3> <h3>太上老君</h3> <h3>廊柱上的雕刻图案同样精美漂亮</h3> <h3>五狮戏珠</h3> <h3>(十):二仙庵</h3><h3>二仙庵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原为青羊宫东边一花园,占地约七十亩,过去专门作接待达官贵人及知名人士之用。后成为全真龙门派碧洞宗的祖庭,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具有传戒条件的十方丛林。</h3><h3>现在的二仙庵,建筑大都是后来新建的,一条中轴线与青羊宫的中轴并列。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布局着山门、文昌殿、吕祖殿、二仙殿。后边还有藏经楼。</h3> <h3>1:山门</h3><h3>二仙庵山门,里面照壁上写有"道"字。</h3> <h3>2:吕祖殿</h3><h3>吕祖殿,是二仙庵中的正殿,殿内昔供奉纯阳祖师吕洞宾塑像,自清嘉庆十九年后,一直作为四川省专祀吕洞宾的祭祀场所。</h3> <h3>香炉</h3> <h3>壁画</h3> <h3>门上的木雕</h3> <h3>广场上两边有许多精美的石雕</h3> <h3>心血来潮,秀了一段太极。</h3> <h3>3:二仙殿</h3><h3>二仙殿,主祭吕洞宾、韩湘子。它是一高大雄伟的双重檐建筑,殿中塑有吕洞宾、韩湘子神像,左右两侧塑有张道陵天师、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神像。</h3> <h3>二仙殿前后门窗上都雕刻着精美图案</h3> <h3>4:元辰殿</h3><h3>元辰殿原来供奉六十甲子神,不过现在好像是展馆,没开放。</h3> <h3>5:藏经楼</h3><h3>藏经楼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重建于2006年。楼上存放完整版《道藏辑要》木刻经板,相当珍贵。</h3><h3>藏经楼二层,现在改成了老庄书院。</h3><h3>底层又做迎仙庐。</h3> <h3>藏经楼富丽堂皇,画面和雕刻图案精美。</h3> <h3>我原来以为开封山陕甘会馆雕刻图案非常精美,今天到青羊宫一看,真是大开眼界,值得一游。</h3><h3>一座青羊宫足矣让你牢记成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