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其中,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条件,教育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推动力,环境因素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h3><h3> </h3><h3> </h3> <h3> 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园环境呢?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空间具有教育‘内涵’,也就是包含教育性的讯息和对互动的经验以及建构式的东西产生刺激。”教育是否成功,有赖于环境中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做”的过程中的知识建构等等。所以说,环境绝不是装饰品,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它们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h3><h3> 因此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与幼儿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幼儿园,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幼儿园自身环境的创设方面,应不断追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结合的教育取向。</h3> <h3> 好的学习环境本身极具吸引力,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潜移默化的支持着孩子的发展。</h3><h3> 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有极好的佐证。<br></h3> <h3>晨间户外活动地点提示卡——让孩子们自主入园晨检后能直接去指定地点自主进行户外活动。</h3> <h3>思考一:小班的孩子,自己用餐、排队、午睡是个大难题,也是班级老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怎样的方式鼓励孩子自己很好的去做呢?</h3><h3><br></h3> <h3>环境创设:我们在教室里设置了“我们的约定”版面。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平时活动照片记录的形式,将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需要了解遵守的基本常规按照指示图的方式去直观呈现。 </h3><h3> 一个月以后孩子们都初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根据情况还可以一步步加上其它项目:饭后漱口、排队取餐、正确洗手等。</h3> <h3>思考二:为了引导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培养从小为他人服务的态度。附幼的劳动生活课程“小小值日生”正式开启。那么,如何让他们了解自己需要做那些事情呢?</h3><h3><br></h3><h3></h3> <h3>环境创设:我们生活课程理念是幼儿通过轮流当小值日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集体意识、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学习与发展。</h3><h3> 我们的每一位孩子都有当值日生的机会(幼儿投票每周选一次)做老师的小帮手,共同参与管理和服务班级的小伙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大家都能体会到为同伴服务是一件非常光荣和快乐的事情,在值日生工作中建立自信。</h3><h3> 因此,我们将小班年龄段的值日生职责在班级门上做了“值日生小任务”图片展示,让孩子们能清晰直观的了解值日生的具体工作内容。</h3> <h3> 班级学习环境的创设对积极学习品质的发展影响是随时存在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分析孩子不断调整策略去避免消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多用积极、正向的学习环境去引导孩子发展积极的学习品质。这不是那么简单,确是我们最该做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