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之思:在《离骚》的高古中振翅飞翔 ~~~写在高考时

紫慕

<h1><b><font color="#39b54a">棕香悠悠思悠悠。</font><br>今年的端午节较之以往的特别之处就是高考伊始与端午节精巧重叠。<br>又是一年高考时。<br>又是一年一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br>想想这说法在如今也不是很绝对了,但还是很正确的!现在虽说高等技术学校也是一些学子的选择目标,但高等学府更受人青睐!毕竟技术学院的出身和高等学府的出身在国人的心里定位是不同的:前者倾向于“工人”,而后者则被理所当然定位是“干部”!也许在工作中工资差别不会很明显,但这其中的意味不用想也知道。否则“山东大妞放弃二本选择上技校”的事就不会成为新闻,就因为这事不在国人”理所应当”的认知范围,而是一个”另类”,所以就成为了新闻!</b></h1> <h1><b><br></b><b>可以说,国人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上大学“就意味着今后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改变,例如上世纪人们常说的“跳出农门”由农村人变成城里人,由农民变身干部,从而显姓扬名,很完美地诠释着“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德建名立”这几千年来不变的定律!这确实激励了几代农村子弟和寒门学子的读书热忱!那时,高考真的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考定终身!高考决定命运。<br></b><b><br></b></h1><h1><b>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多元化的出现,择业多向性的需要,呼唤着众多职业技校的诞生。上大学似乎不再是莘莘学子们唯一的选择,但仍不减人们对高等学府的追逐热情。而上职业技校,或是那些家贫却急切想改变现状的学子们的无奈选择,或是那些与大学擦肩而过又不愿再待来年的学子们的遗憾的选择,又或是那些家境殷实而本就无望大学校门的学子们的明智选择,更或许是一些家长对子女成绩了如指掌从而降低要求”不得已”的选择。<br></b><b><br></b></h1><h1><b>不难看出,这样的选择,在心理上就将自己放在与正统大学毕业的人之下。这不是他们的错,不是学历的错,更不是职业的错,而是整个社会心理的倾斜!</b></h1><h1><b>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加之近代的历史,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定式在国人心底深深扎根,而这也不是几年或十几年能“校正”的。或许”高考状元”不再受人关注,“山东大妞选择高等技校”不再是新闻时,社会的倾斜心理才会回归天平的平衡的状态吧!</b><br></h1><h3><br></h3> <h1><b><br></b><b>多年前的燥热七月,现在清凉的六月,祝愿所有学子在考场里捧出自己耕耘十几年的果实,在棕香和艾草弥漫的时节,在低吟《离骚》的高古中金榜题名,振翅高飞!</b></h1><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文字:紫慕原创</b></h3><h3><b>图片:来源网络</b></h3><h3><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