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闯 关</h3><h3> 廖元龙 文</h3><h3> </h3><h3> 清晨,廖老汉一觉醒来,似见一神仙立于床前,说他闯过了人生第二关,抓紧去交关税。廖老汉一时眯糊,睜开眼一定神,神仙不见了,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h3><h3> 原来,祖先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程路。走完这程路也不容易,会遇上坎坎坷坷,这些坎坷就是生老病祸。一共要闯过五关才能成仙。</h3><h3> 54岁第一关,闯过了就能过甲子,属正常老死,过不了就是短命鬼。俗话说"过了五十四,活在世上你有戏。"66岁第二关,闯过了就到人生七十古来稀,算个行善积德之人。俗语说"过了六十六,你在世上再乐乐。"(用衢州话读)73岁第三关,闯过了就奔长寿人,是个有福气之人。古人说"过了七十三,随你啥时去上山。"84第四关,闯过了就是大福之人,前世修了心的。用现在话说就是学雷锋,好事做得多。古人言"过了/\十四,阎王叫你世上再嬉戏。"100岁第五关,闯过了就不是人了,是仙了。老古话"人过九十九,神仙世上悠。"民间有99岁做100岁生日的习惯。</h3><h3> 人生这些个关,卡在这几今年龄上,依据是什么呢?廖老汉也不得而知。问史书,问百度,一时也说不清楚。既然古人有传,总有一定道理。</h3><h3> 言归正传。闯过了第二关,廖老汉开心,吃过长寿面之后,靠在沙发上笑咪咪睡着了。忽然又有神仙相视而笑,告诉廖老汉,五关的年龄是根椐人类民族史上祖先死亡的年龄定的,原来如此。</h3><h3> 廖老汉又问神仙,怎么闯下一关呢?神仙给了四个字:行善积德!廖老汉听了不很明白,让神仙说清楚点。神仙说,当下的行善积德,就是要好好做一个文明市民。</h3><h3> 扫黑除恶,从我做起。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不乱吐痰,见天抽烟。文明养狗,不害他人。多做好事,扶贫帮困。衢州市有个市民20条,都做到了也就成文明市民了。</h3><h3> 廖老汉听了神仙一席话,晃然大悟,从纱发上跳了起来,马上戴上红帽子,穿上红背心,志愿者走起,人生下一关走起!</h3><h3>(神仙故事,存有虚构,不可全信,自取己用)</h3><h3> 2019年4月27日</h3> <h3>接过妈妈手里的热蒲包</h3><h3> 廖元龙 文</h3><h3> 蒲包,浙西农村祖袓辈辈使用的带饭用具,装上饭之后,俗称饭包。</h3><h3> 我当兵之前,九岁上山学砍柴,十四岁参加生产队劳动。如果遇上烧炭、高山种玉米、种萝卜等高山劳动,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就得带饭包。母亲手巧,特别爱护家里的劳动力。因此,只要我上高山,母亲就给做个重重的饭包。母亲打理的饭包,是世上最好吃的午餐!</h3><h3> 集体化年代,山里土地少,吃大米靠发粮票,吃定购粮。家里父母加上我弟妹有五口人,每餐也只能每人吃一碗白米饭,吃不够就吃马龄薯、玉米和蕃薯了,有时吃点高粱做的年糕。尽管白米饭少,母亲给我做的饭包呢,白米饭占多。饭包里的菜一般是酸菜或咸菜,浙西人叫醃菜、冬菜。—个饭包两三斤了,母亲担心我劳动吃不饱,还加蕃薯玉米饭等杂粮,这样饭包足足有三四斤重。</h3><h3> 母亲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农村妇女,因此,她也最爱外出劳动的人。她给我打了一个大饭包,也许她和我弟弟妹妹在家就吃糠咽菜了!但是,她每次把热蒲包递给我的时候,总是面带笑容。我呢,毎次从母亲手里接过热蒲包,总是信心满满,兴冲冲地扛着锄头、扁担等劳动工具,一点也不怕苦,一点也不畏难,什么也不怕。</h3><h3> 俗话说,做体力活是要用娘力的,也许这蒲包里就藏着娘力啊!</h3><h3> 其实,我用蒲包带饭吃,在参加生产队劳动之前就开始了。我的五六年级在邻村的七里排高小读,离家有5里地,上学毎天带饭包。冬天,冷饭不好直接吃,父亲就给我联系廖天贵家炒饭。读初中了,公社中学离家有10里地,上学也背饭包。学校有柴灶,老师让我们交柴火炒饭。</h3><h3> 大冷的冬季,吃着炒热的饭,尽管是酸酸的味道,也觉得好香。如果咸菜压肉炒饭,当吃到一块猪肉时,就觉得自己是人世间最幸福的孩子,富家子弟也许一生也无法体会其中之美妙!</h3><h3> 蒲包,见证着我长大成人;蒲包,充满着妈妈对子女的爱;蒲包,永远歌唱着原生态之美!</h3><h3> 蒲包用草编织而成,是一种原生态的装饭用具,湿水之后变得柔软。半个世纪过去了,蒲包逐步被塑料所代替,很少见了。孩子们从妈妈手里接过的是塑料袋、塑料饭盒等,有没有毒说不准,但比起原生态的蒲包是肯定不如。</h3><h3> 忘不了,草编的蒲包;忘不了,接过妈妈手中热蒲包的那一刻……</h3><h3> 2018年7月13日</h3> <h3>神秘的东门</h3><h3> 廖元龙 文</h3><h3> 当你穿透了步行街,就见到了大南门;当你走过了水亭街,就亲吻了大西门。北门,在历史中消失;东门呢?神秘地藏了起来。</h3><h3> 她的神秘,在于古城东门之外是军事禁区。</h3><h3> 昨天,我寻访城东之草才又见东门的。文化部门预告,这里将建设东门遗止公园,不久,市民就会撩开神秘的面纱,见到东门这个古美人了!</h3><h3> 说起东门,许多往事涌上心头。</h3><h3> 东门北侧有一道长长的古城墙,属机场部队的土地。1 9 8 5年2月,我从南京部队调入机场部队服兵役,组织上就安排我住在这堤坝(城墙)外家属院。</h3><h3> 我们部队家属院和东门村是一洼之隔。当年,部队和地方都工资低,生活挺贫苦的。我们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垦东门旧城墙边的荒地种菜补帖家用。东门村是菜业队,种蔬菜是他们的专业。我虽然是农民出身,可种菜还缺乏一些先进技术。比如打虫、西红柿整枝和点花等,便向东门菜农请教。一来二往,村里的老张和小邱成为我们家的老朋友。每季菜的秧苗、治虫等都靠他们帮忙。菜种到吃不完,屋门口毛竹架上一个冬瓜大64斤。后来,我转业地方搬了住处,他们也拆迁搬了徐家坞,就没有再联系了,非常想念他们,感谢他们!我们曾经都是东门的陪伴者。</h3><h3> 东门是一方有福之地,非常养人。讲个故事: 当年除了种菜,我们家属区还养鸡养鸭,补帖生活。我在门前空地上造了个鸡房,分内外两层,养了十几只母鸡,平均一天能收获十只鸡蛋。我爱人小楼是城里人,哪见过这丰硕的成果呀,开心呀。突然,有一天她告诉我鸡好几天不下蛋了。我不信,钻进鸡房查验,一次挖出一大脸盘鸡蛋。原来,鸡在内房挖了个大坑,把生下的蛋藏了起来,她城里大小姐不懂鸡的习性呀!在东门边住十多年,我的身体强棒了起来,女儿成为学霸,用我老婆话说都是鸡蛋养的。</h3><h3> 东门,是一个有仙气的地方。</h3><h3> 古人造城墙,表面是砖石,墙内是黄土。这种建筑,非常适合植物和动物生长。古城墙上的何首乌,蓬蓬勃勃,千年首乌何处寻,东门有啊!何首乌强壮筋骨,延年益寿,好东西!</h3><h3> 除了何首乌,东门城墙小动物非常多。</h3><h3> 一天傍晚,天还亮着,我带女儿上东门城墙上去捉蜗牛。"爸爸,爸爸,两条长虫!"我随着女儿的惊叫过去一看,两条毒蛇在交配。呵,好危险,我一把抱上女儿回了家。老百姓说,看见蛇交配,你一生的运气会非常好。是呀,打那之后,女儿读书非常顺利,一直读到北京大学,工作顺利,生下儿女成双对,这都是东门的仙气所致啊!</h3><h3> 古城双修将给东门带来新容,愿她的福气和仙气给市民带来幸福的明天!</h3><h3> 诗为证:</h3><h3>晨曦万缕照东门,古镇双修起雨云。</h3><h3>待到公园新貌亮,楼台赏景作仙君。</h3><h3> 2019年5月18日</h3> <h3>战友情永恒</h3><h3> 廖元龙 文</h3><h3> 昨天,我收获了一张年轻时的老照片。照片是战友老余发来的。</h3><h3> 照片的背景是南京中山陵,穿着冬服,应该是1 9 8 1年冬天拍的。那时,我在南京军区后勤部保卫科当干事。</h3><h3> 照片上我在中间,前边是战友邓金元,后边是战友余淑成,发我照片的正是余淑成。</h3><h3> 在南京时,我们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h3><h3> 邓金元,我们同年兵,航埠人,入伍在汽车团,当了志愿兵,所以他的军服是两个口袋,我们是四个口袋。别看他两个口袋,面貌不扬,可他对人热情,交际能力好,开着小车。那时,一个部队驾驶员比我们小干事吃香多了。接个人,出游一下,方向盘一动,非常叫得应。我在南京三年,他帮了我不少忙,终生不忘。志愿兵虽然不是军官,但也拿工资,邓金元没讨老婆呀,就被南京市里姑娘包围了。当时,嫁当兵的起码有一点好,可以解决住房。后来,邓金元被南京姑娘小王俘获,并永远关押在南京家庭集中营生活。几十年没见他了,想念他,还欠着他当年帮忙的人情呢!</h3><h3> 我身后这个四个口袋的干部,他就是余淑成,也是同年兵。不同的是他在军区船队,水兵身体条件入的伍。船队常年生活在长江里,特种兵呀,吃得好,穿得好,早就穿皮鞋了。当时,我和他还不是太熟,也是老乡介绍认识的。</h3><h3> 一天,余淑成打电话叫我去吃晚饭。我就去了下关码头船队营地,进门一看,咋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呢? 一问,说是来部队旅行结婚的。余淑成打电话叫吃饭也没讲有结婚这档事,结婚礼物也没备,穷当兵的口袋也没钱,搞得我心里不是个滋味。为这事,我总觉得对不起余淑成这个战友,快四十年过去,心里还记着。</h3><h3> 呵,当兵近二十年,陆军十年,空军十年,一路走来,每个战友都有故事,每到一地都是一首赞歌!</h3><h3> 今天发这张旧照,讲上述故事,我是要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要永持感恩之心!</h3><h3> 最后,愿邓金元和余淑成以及天下的战友平平安安,友情永恒!</h3><h3> 2019年5月1 5日</h3> <h3>龙 潭</h3><h3> 廖元龙 文</h3><h3> 话说浙西千里岗下有道岭叫黄土岭,岭下有个潭叫龙潭,潭下有户廖氏人家。</h3><h3> 那一年,廖家出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这可让全家上下乐得找不着北啊!过了好几天,有人突然问叫啥名呀?是啊,也不能总叫宝贝吧。这时,厅堂吹来一阵清风,来了一位算命先生。有了,这算命先生有文化,专干这取名之事的呀。喝了茶,吃了饭,先生说,这龙潭之下,就用一个龙字,加上廖氏元字辈,就叫元龙吧。</h3><h3> 元龙这名一直叫。过了多少年,元龙身体发生了问题,家里人便去给他问隐私。仙姑说了,这元龙啊,命里如果三条龙就好了,可他有四条龙,所以身体压不住。破解办法是有的,就是要遇上龙潭,跳下去找到龙王,讨一株仙草,吃了方能百病消散,长生不老。黄土岭下不是有龙潭吗,去找龙王呀?人家仙姑说了,本地不行,得东海之滨的龙潭,因为龙王在东海里办公呀,那是真龙王。如果就近找,说不定是假龙王,有理!</h3><h3> 呵,这多难呀,谁知道哪里有龙潭嘛!</h3><h3> 一天,机会突然来了,艺术团组织游东海之滨的天台山。元龙就跟着去了。</h3><h3> 天台山,琼峰高耸,石道崎岖,爬八百八十八级台阶才能登顶。爬呀爬,上气不接下气,汗湿衣衫。正想歇歇脚,一台头,忽见一帘瀑布凌空而降,沟下是百丈深潭。崖壁上书着龙潭两个大字。元龙大笑,这不是仙姑所指的龙潭嘛!</h3><h3> 元龙也不多想,一头就钻入龙潭,干啥?自尽呀,那不能,去找龙王求仙草呀。春游仙山之人慌了,这百丈高崖下去,还有命吗!</h3><h3> 过了半个时辰,元龙上来了,人们帮忙拉了一把。只见他手里抓着一把草,行中人认得那是诸葛菜。</h3><h3> 诸葛菜,莫非与孔明有关?是呀。传说诸葛孔明那年行军打仗,军中断粮了,他让军士吃一种野菜充饥,渡过了难关。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草叫诸葛菜,称为神仙草。</h3><h3> 得到龙王给的神仙草,元龙马上尝了一棵。呵,神力啊,脚底生风,飞步峻岭,一会儿就登上琼峰之巅了。</h3><h3> 得到诸葛草,元龙家人又去问仙姑。仙姑说了,你家元龙有了仙草,已经消灾,身体不会倒,生命不会倒,意志不会倒,信念不会倒,人如百草好,长生永不老!</h3><h3> (神话故事 纯属虚构 开心一笑 不信为真)</h3><h3> 2019年4月16日</h3> <h3>邂逅何首乌</h3><h3> 廖元龙 文</h3><h3> 都说有仙药,吃了长生不老,那是传说。吃了慢慢变老的药是有的,何首乌就是其中之一。</h3><h3> 上午天气不错,城郊转转,幸运地遇上了。</h3><h3> 在阳光的照射下,首乌藤蓬勃生长,一种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呵,好好地和她亲热一下。</h3><h3> 首乌对我切切私语: 廖大哥呀,人们都说吃了我就能长生不老,那是把俺仙化了。其实,世上万物,生长和生命自有活着的道理,要有平静之心态。生命的长与短,活着或者老去是一样的。小草一年枯萎,来年又绿。我呢,无非是个多年生植物。千年首乌,多经风霜,也有痛苦。世上需要我,也需要小草,这是自然法则。</h3><h3> 听了何首乌的忠告,我脸上露出了坦然的笑容。</h3><h3> 要告别首乌了,她从头上摘下一缕青丝,编成环帽让我戴上,祝愿我十年平安无患!我谢谢首乌。</h3><h3> 碰上首乌好事啊,拍上几张,开心一把。</h3><h3>2019年4月9日于府山脚下随笔</h3> <h3>红螃蟹</h3><h3> 廖元龙 文</h3><h3> 一天,世界召开颜色大会,研讨什么颜色漂亮,各地不同颜色的螃蟹与会。</h3><h3> 澳洲红螃蟹首先登台,显耀着身上的红衣说:"亲们,看我多漂亮哟!"台下响起了掌声。这时,非洲黑螃蟹坐不住了,一跃上台说:"红衣虽美,也少不了我黑衣搭配呀!"台下响起了掌声。呵,俄罗斯白螃蟹耐不住了,"哧"一声,不紧不慢走上了台问:"亲们,这下谁最漂亮啊?"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h3><h3> 感谢螃蟹们,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 颜色本身没什么美与不美,只有在互相搭配下才产生最美!</h3><h3> 踏春季节,亲们拍拍,也开个螃蟹大会吧。第一,团队成员互相搭配不同颜色的服装; 第二,看环境及时调整服装。百花争艳的环境,来点全色点缀会更美;青山绿水的环境,来点花色或红、白、黄会更美。呵,让我们来个五颜六色,将最美留给人间!</h3><h3> 2019年3月25日</h3> <h3>赏 柳</h3><h3> 廖元龙 文</h3><h3> 久雨初晴,气温上升,独步南湖之畔,去看看发芽的柳,还有那柳上的芽。</h3><h3> 柳芽让我看见早年的母亲,看见护我的大姐,还见到了我的童年。</h3><h3> 别不信,有柳为证。</h3><h3> 我们家住在溪边,屋后有两股清泉。大姐比我大十三岁,她小时候栽下一棵柳。等我有点知道事的时侯那柳树已经长得老大,而大姐离家进城工作也已多年。我们见到大姐栽的柳,如同见到大姐,非常亲切。一股清泉养成一棵柳树,也养成了一家亲情。</h3><h3> 那年春天,柳树吐出新芽,我砍下一支柳条在另一股清泉边插种。过了十多年,我种的柳树也长得又高又大,风一吹,柳条荡漾,美丽至极。村里人都知道我们家两棵柳是大姐和我栽的,由此,姐弟种柳的故事在村上流传开来。</h3><h3> 想到这些往事,我的热泪一滴滴扶摸着嫩嫩的柳芽。</h3><h3> 春是年的复始,柳芽是新生命的开始。</h3><h3> 柳树根系发达,不停地探求生命之水;柳芽质嫩可亲,不停地搏击生命长空。我轻轻地选下几根柳条,编织成冠,戴在头上,拍拍拍,让新春长留人间,同时也照明我生命的归途!</h3><h3> 2019年3月16日于衢州东南湖北岸随笔</h3> <h3>诸葛亮败走麦城</h3><h3> 廖元龙 文</h3><h3> 话说诸葛孔明江东一战,火烧赤壁大胜,先生神机妙算流传千古。</h3><h3> 老汉昨晚重读《三国演义》,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于是,高枕一梦,孔明再攻孙权,大败,带着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败回麦城。主公刘备大惊问:"军师昔胜,今何败?"孔明跪曰:"非吾不算,如今这江东雨水实在太多了!"</h3><h3> 原来,孔明为了取江东,用计三招。</h3><h3> 第一招舌战群儒,想攻心。结果,我尔等因下雨出不了门全用微信了,孔明根本就找不到儒生来战,攻心失策。江南全民一心抗阴雨,生活和生产两不误也!</h3><h3> 孔明的第二招草船借箭。当年靠大雾得手,这次,孔明令赵云开船40条,浩浩荡荡,从江面来到曹营附近。结果,大雨,非雾也,全体将士弄得个落汤鸡般,曹军根本就不上当。悲也!</h3><h3> 孔明的第三招借东风,哪里知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因久雨,江水大涨,漩涡丛横,刮的是龙卷风。张飞、黄忠的船被吹得乱转,根本没办法火烧曹营。</h3><h3> 刘备听罢,叹道:"原来如此!难怪孙权的军师叫周雨(瑜)也!。"</h3><h3> 唉,这江南久雨把孔明先生害苦了!我乃诸葛粉丝,出于对先生的叹惜,也厌久雨不晴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h3><h3> 2019年3月6日</h3> <h3>当兵第一次回乡探亲</h3><h3> 廖元龙 文</h3><h3> 昨天,在根香大姐家翻出一张老照片,一看,呵,是入伍满三年从大别山金寨第一次回乡探亲拍的,大姐保存得真好!</h3><h3> 那是1978年1月的事。排长决定让我过了春节退伍,所以安排我过了元旦探亲,春节前归队。</h3><h3> 图片前排是大姐俩儿子张真和张昇,第二排左右是我大姐和妹妹,中间是二哥的儿子文明,父亲和我在后排。那年我好瘦,才一百三十多一点,大别山部队施工太艰苦了。</h3><h3> 亲友家都转了一下,见到我都非常开心。父亲要求我当兵入个党,我也做到了。一般来说,探亲就是找对象,把婚姻大事搞定,可我个人前途未定,还不想找。</h3><h3> 说实话,当时心中有一个印象好的女生,那是学医的同学,可一打听,人家已经嫁人了。嗨,你慌什么呀!</h3><h3> 男儿从军报国,村上就没有喜爱的姑娘吗?有啊,三四个等着我呢!但我还是想等到退伍回乡再说。这些姑娘见我没找她们的意思,陆续嫁了人。唉,我不是好人,我欠她们一份大大的人情。</h3><h3> 几十年过去,我把村上当年的几个好姑娘当亲妹妹看。说实话,她们远嫁他乡,各奔东西,也不知多少年才能在她们回娘家时见上一面,难以报答她们的好。</h3><h3> 后来,我当了军官,看起来四个口袋,挺威武的,可口袋里没几个钱,真是穷当兵的,也帮不了人家大忙。一天,我回到村里,见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上一个姑娘家要帐。我一打听,原来是姑娘父亲住院欠了钱,让欠户一年还5元。姑娘父亲走了,母亲带着一大家子姐妹,5元也难还。我上前问请情况,让医院工作同志别逼了,剩下的款我还。回到城里,我马上去人民医院结了帐,共计30元。这事只有姑娘母亲和爷爷知道,我和妻子也没说。我们当兵学雷锋,做无名好事是应该的,何况是有恩人家呢!</h3><h3> 四十年回头看,当年想嫁我的几个姑娘生活都挺好,丈夫有退休工资,子孙满堂,我祝福她们!</h3><h3> 四十多年再看照片,我父亲已经不在了,几个小的也人到中年,相机闪光青春在,小伙流年已是翁啊!</h3><h3> 2019年6月4日</h3> <h3>军旅生活三首</h3><h3> 廖元龙 文</h3><h3> 夜 班 岗</h3><h3>夜静营安轮值岗,星移斗转我披霜。</h3><h3>思乡念国肩天职,守卫边疆硬汉郎。</h3><h3> 连队司务长</h3><h3>思前想后六毛多,算来盘去难下锅。</h3><h3>自产果蔬猪大壮,营区路上喊军歌。</h3><h3> 再上哨岗</h3><h3>男儿热血染戎装,再越丛林上哨岗。</h3><h3>你我今生不移志,终身报国绽芬芳。</h3><h3> 初稿作于2015年8月,2019年1月20日修正为绝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