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在端午节这天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赛龙舟、食粽子是普遍习俗。</h3> <h3>老师在给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h3> <h3>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他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汩罗江自尽殉国。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插艾草、菖蒲……</h3> <h3>赛龙舟</h3><h3>这一个是为了纪念华夏图腾龙,现在演变的是为了增加友谊,增加活跃气氛,增加生气,在这种热闹、活跃的气氛中,吸收一下华夏龙腾之气,给自己增加生气,增加好运。</h3> <h3>插艾草、菖蒲。</h3><h3>民俗中有句话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本身具有药用价值,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艾灸”,菖蒲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形如剑,因此也被赋予了驱邪、避凶的内涵,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干的艾草、菖蒲点燃之后驱除蚊虫、祛除阴邪之气,效果是很好的。由此可见,这个风俗,还是以驱邪、扶正、养生、祈福为主。</h3> <h3>包粽子,吃粽子。</h3><h3><h3>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h3></h3> <h3>给孩子们介绍了这么多端午的由来及风俗,为了烘托节日气氛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了解、体验端午的风俗,下午幼儿园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香糯的粽子。</h3> <h3>看,宝贝们认真观察着粽子的外形,细细品味粽子的糯香,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