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苏联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当年的"红色帝国"可是威风八面的。那些个小国家本来就是冲着"沙俄","苏维埃"强大才走到一块的,"苏维埃"一旦解体,各加盟共和国作鸟兽散,纷纷独立,还好"老大"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主要版图和主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对中国人来说,北方邻国俄罗斯是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红色情节",曾几何时还兵刃相见,现在又挺热乎的,尤其俄罗斯旅游。"老驴"俄罗斯已经去过多次了,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等耳熟能详的地方自不在话下。去年这个时候的"俄罗斯世界杯",老驴还赶过去嗨了一把,把索契,喀山等也溜达了一圈。</h3> <h3>说起来我退休后这些个年头,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曾经去过几个,如波罗的海三小国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靠近北欧的这三个性格刚烈,经济繁荣,文化迥异的小民族国家是最先跟俄罗斯人闹独立的,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了。2014年秋天我走了一趟自由行的旅程,三小国人文历史,波罗的海风光留下深刻印象。</h3> <h3>这次要去的六个国家是外高加索三小国即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以及黑海北边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这趟行程走完,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就剩下中亚的几个"斯坦"没有去过,留待余兴光顾吧。</h3> <h3>6月4日(周二)出发了!</h3><h3>上海✈莫斯科✈巴库</h3><h3>(航班:SU207 01:15/05:35 转 SU1854 10:10/14:15 )浦东飞到莫斯科约九小时,转机等待四个小时,再飞行三个小时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领队邵先生带着我们办理入境手续。</h3> <h3>第一个到访的国家是阿塞拜疆。这个只有996万人口的小国,还不及苏州常住人口多。首都巴库有300多万人,却是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城市。据说在前苏联时期,15个加盟共和国中只有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是不需要联邦政府财政补贴的,可见相当富裕,石油是阿塞拜疆的主要财源。据悉20世纪初,巴库油田产量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1901年时它的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成为高加索地区的工业中心和前苏联石油基地。</h3> <h3>巴库机场</h3> <h3>当地导游是一个在南京大学留学过的阿塞拜疆姑娘名叫萨达,下机伊始,就带着我们游览巴库老城区。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国名意为“火的国家”,国徽中心就是火炬。</h3> <h3>在外高加索地区三小国中间,阿塞拜疆是跟俄罗斯关系最铁的,从阿塞拜疆国歌的歌词:"....英勇的俄罗斯友好人民是联盟的旗手...."就可以证明。</h3><h3>高加索山脉是欧亚分界线,山脉以南又称外高加索,属于亚洲地区。阿塞拜疆等三国处在东欧,西亚的“十字路口”。</h3><h3>阿塞拜疆国土面积只有8.66万平方公里(江苏省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却是外高加索三小国中面积最大的了。</h3> <h3>拜火教神庙(Arteshgyak)、(拜火教也称祆教,中东地区一种古老的教派)是我们看的第一古迹遗址。</h3><h3>拜火教因信徒在火前祷告而得名,如同十字架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一样,火是拜火教的宗教符号。拜火教信徒自辩并不崇拜火本身,但他们对火确实有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火是世界上最纯净的物质,代表光明、温暖和力量。在拜火教的神话里,火神是上帝之子,信徒注视火焰,集中注意力,便可能与上帝沟通,从而吸取力量,去恶从善,净化心灵。</h3><h3>不过巴库的拜火祠庙实际上是印度教湿婆派的圣地。它修建年代很早,但屡毁屡建。今天看到的城堡式建筑多为18世纪遗存。</h3> <h3>阿塞拜疆人对火的崇拜,是对这个国家认识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公元前6世纪,巴库就已经出现了"拜火教神庙",在公元前三世纪,更被立为国教。巴库一带盛产油气,很多天然气在地面露头,一遇火源即可能形成长明火。古代地质科学不发达时候,人们自然很容易认为这是神迹。也就有了祭祀圣火的传统。</h3> <h3>踩着拜火神庙前的"火井口"老曹夫妇跟阿塞拜疆国旗留影</h3> <h3></h3><h3>在巴库,代表人们对火崇拜的最新地标,莫过于遥望里海的火焰塔( Flame Towers),也是巴库总是被称作“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原因吧。 火焰塔由三束巨大火焰组成,周身被LED屏幕复盖。白天,周身倒映着蓝天白云;夜晚降临,会闪耀起不同的画面,如阿塞拜疆国旗等画面。</h3> <h3>巴库塔墙及希尔万沙宫殿与处女塔(英文名称Walled City of Baku with the Shirvanshah's Palace and Maiden Tower)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的目录。被称为阿塞拜疆“古建筑明珠”之称的巴库处女塔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也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风格建筑。巴库少女塔坐落在巴库老城区中心,比邻里海海滨,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这座塔每层都有防御设施,古代战争中这里是妇幼老人躲避战乱的地方。</h3> <h3>处女塔是巴库历史的象征。登上处女塔,巴库全景一览无余。当然爬上八层塔可不比爬八层楼房轻松,老夫还是一鼓作气上了塔顶。</h3> <h3>希尔万沙宫殿(阿塞拜疆文:Şirvanşahlar sarayı)是阿塞拜疆的一个著名古建筑,位于巴库内城,建于中世纪。希尔万沙是来自波斯帝国的王族后裔。</h3> <h3>世界文化遗产希尔万沙宫殿是波斯王室后裔希尔万沙家族建于 14-15 世纪的。建筑群由比比·赫巴特清真寺(Bibi-Heybat)、基万汗宫、灵庙等建筑组合而成,是巴库古城最著名的景点。</h3><h3>14-15世纪中国是元末至明朝时期吧!明朝(1368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相比起来,明朝留下的紫禁城要漂亮辉煌的多了。</h3> <h3>阿塞拜疆的宗教信仰与另外两个高加索国家不一样,这里以伊斯兰教为主,信真主,而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则信耶稣。</h3> <h3>比比赫巴特清真寺</h3> <h3>阿塞拜疆著名诗人</h3> <h3>阿塞拜疆音乐家</h3> <h3>阿塞拜疆的著名作家</h3> <h3>巴库市区观光旅游,感觉这座海滨城市的市容市貌值得称赞。主要街道干净整洁,建筑物外墙门槛尽然多数是欧洲巴洛克风格的装饰。</h3> <h3>巴库周围都是油田,近百年来源源不断产出高质量的原油,据说巴库的石油天然气品质是享誉全球的,给阿塞拜疆带来滚滚财源。据说,希特勒当年觊觎这块土地而不惜代价攻打高加索地区,错过了攻打莫斯科最佳时间,最后陷入冬季与苏联红军鏖战,兵败莫斯科城外。</h3><h3><br></h3><h3>采油机器(磕头机)林立</h3> <h3>离开巴库,参观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戈布斯坦国家公园(QOBUSTAN),爬上山岗进入洞穴欣赏自新石器时代至中世纪各个时期的古人类岩石画。一切都说明,里海一带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h3><h3><br></h3><h3><br></h3><h3></h3> <h3>几个印度游客主动搭讪,以为我也是印度人。留着胡须在国外行走还真是"入乡随俗"了!</h3> <h3>然后驱车约150公里来到沙马基市。这里曾经是古阿塞拜疆的故都。昨天在巴库参观的希尔万沙王宫应该是老希尔万沙王朝后代的建筑,随着巴库经济活动的日益繁荣迁都来到里海边。希尔万沙家族墓园遗址"耶帝••古玛别兹"(Yeddi Gumabez)是古代王朝的象征,墓地有七个古代君王的陵墓,看起来象个小堡垒。</h3><h3><br></h3><h3><br></h3> <h3>沙万基珠玛清真寺远远可见</h3> <h3>山坡上的沙万基城</h3> <h3>陵墓内部</h3> <h3>参观坐落于玛鄂泽村庄岩石上的迪里巴巴陵(Diri Baba),据说拜谒迪里巴巴陵可以祛病减灾。</h3> <h3>老夫手扶古兰经,迪里巴巴仙境坐禅,祈求心灵深处"祛病消灾"。</h3> <h3>沙万基珠玛大清真寺(Juma Cathedral Mosque)是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不过如此,因为另外两个高加索国家信奉耶稣,即天主教或东正教,只有阿塞拜疆是伊斯兰国家,而且语言跟土耳其基本一致,号称突厥人的后裔。</h3> <h3>从沙万基到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的边境古城舍基还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h3> <h3>高加索山脉</h3> <h3>远处高加索山脉的积雪依稀可见</h3> <h3>高加索大饼</h3> <h3>傍晚时分到达舍基,在VIP餐厅用餐。</h3><h3><br></h3> <h3>跟阿塞拜疆美女导游合唱"卡秋莎"为晚宴助兴</h3> <h3>舍基(Şəki 英文sheki)是阿塞拜疆西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南麓,百度显示人口只有62万,导游说舍基是阿塞拜疆第三大城市,人口应该近百万。值得一提是这里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被誉为阿塞拜疆的丝绸之都。</h3><h3></h3> <h3>舍基可汗宫内庭合影</h3> <h3>镶嵌无数精美彩色玻璃和精美壁画的舍基汗王宫殿和舍基汗王故居,可惜的是内部不允许拍照。</h3> <h3>地方志历史博物馆可以了解当地传统工艺和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况。</h3> <h3>在号称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丝绸之路"驿站"邂逅美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