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之三--------从花莲到台东

沧浪

<h3>  花莲的日出似乎特别早。</h3><h3> 清晨,白天被云雾笼罩的中央山脉,露出了真容。</h3> <h3>此刻还很安静,街上只有几个上学的学生。</h3> <h3>7点以后,天空的层次开始分化,靠近太平洋一边依旧碧蓝,靠近中央山脉一边云层逐渐变厚。</h3> <h3>  从花莲到台东的成功,沿太平洋海岸修建的这条线路,是台湾著名的11号公路,一路可以看到蔚蓝的太平洋美景。</h3> <h3>  我们选择坐公交去台东。</h3><h3> 台湾东部以农业为主,就业机会不多,这里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去台湾的大城市发展。</h3><h3> 公交车上人很少,除了我俩,还有一个去三仙台徒步的歪果仁,六个去游乐场的学生和几个去寺庙烧香的老年人。</h3> <h3>  历史上先后有五批人来到台湾,第一批是原住民,来自菲律宾。第二批是跟随荷兰殖民者过来的传教士,第三批是郑成功和他的闽南军队,第四批是日本人,第五批是蒋介石的大陆军队。</h3><h3> 传教士给原住民带去先进的医疗条件和科学知识,也带去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因此这里的原住民大都信奉基督教。</h3> <h3>沿途有许多原住民部落。</h3> <h3>车站里等车的老人。</h3> <h3>  路边烤飞鱼的小摊。</h3><h3> 11号公路风景绝美。</h3> <h3>石梯坪</h3> <h3>  沿途的小渔港。</h3> <h3>成功的前一站三仙台,徒步看太平洋最好的地方,和我们一直同车的年轻老外在这里下了车,只有我俩坐到了终点。</h3> <h3>  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终于来到成功,一个不大的渔业小镇。</h3><h3> </h3> <h3> 找了家比较干净的面条店,门口放着红烧大肠、红烧猪肚。我们每人挑了一份大肠一份猪肚,等着吃猪肚面。切完上桌,才知道面条需要单点,这只是小菜。</h3> <h3>  饭后老板告诉我们,渔港有新鲜的鱼货拍卖,你们可以去看一看。</h3> <h3>  这是一个不大的渔港。海水很清,天很蓝。</h3> <h3>陆续回港的渔船。</h3> <h3>  修补网具的外来渔民。</h3><h3> 这里的渔民大都来自菲律宾,台湾本地人已经很少出门捕鱼。</h3> <h3>一条条旗鱼,被渔民装卸到码头。</h3> <h3>黄鳍金枪鱼,带鱼,还是认识的。</h3> <h3>  东海鱼类和南海鱼类有很大区别,很多鱼都不认识。</h3> <h3>从渔船上来的鱼货,先过秤贴上标记,然后进入拍卖程序。</h3> <h3>鱼货拍卖现场。</h3> <h3>卖到的鱼马上可以在市场旁边加工。</h3> <h3>市场边有很多小餐馆,刚才被猪肚面撑了,没尝一尝这么新鲜的鱼,真可惜😭😭😭。</h3> <h3>  从渔港出来,天开始下雨,我们匆匆跳上一辆开往台东的公交,直接来到台东火车站。</h3><h3> 本来打算坐区间车去池上逛一逛,实习售票员看错了车次时间,中间一折腾,错过了去池上的班车,只能直接回花莲。</h3> <h3> 台东火车站,年轻的妈妈是这样带孩子的。</h3> <h3>  台湾每一公顷水稻,有五万台币的补助,如果套种绿肥,另加5000台币。因此,台东看不到抛荒的土地,沿途看到的都是碧绿的田野。</h3> <h3>  从台东到花莲的铁路线,修建在中央山脉和沿海山脉之间的纵谷里。</h3><h3> 火车离开台东车站,天开始放晴。云雾如白色的飘带,环绕在中央山脉之间。</h3><h3> 火车在碧绿的稻田中间行驶,田间偶尔错落着几座民房,风景美极。</h3> <h3>  台东池上乡拥有大片绿油油稻田,景色优美,池上大米闻名台湾。我只能透过火车的车窗,匆匆看上一眼。</h3><h3><br></h3> <h3>  “ 池上的魅力,是春耕后的田,秧苗初初抽长拔尖,是一片耀眼的新绿翠亮,像蚕丝织锦,有着纤细的光,大山是主人,而云是慵懒的猫;是夏耘,除去稻田杂草,天上雨水落在田里,稻禾杂草,也无孰是孰非;是秋收大片大片金黄,饱满的稻禾使稻穗弯垂了头,有生命完成的气味,像一碗白米饭,踏实而满足。”蒋勋如画的文字,说出他对池上的喜欢。</h3> <h3>  池上,为了让稻谷“好眠”,所有道路不设路灯。<br></h3> <h3>  大片绿色的稻田,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老家。时隔二十年,居然在台湾,让我找到了童年的记忆,找到梦里经常出现的场景。</h3><h3> 台东,一个可以让人忘掉乡愁的地方。</h3><h3> 台东,一定还会再来。</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