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画作之魂

越明

<h3>端午节是一个十分难忘的节日,因为端午节也是父亲的诞辰日。</h3><h3>父亲的家乡在云南丽江石鼓镇,石鼓镇是一神奇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因镇上有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而得名。石鼓位于玉龙县北部V形的底部区域,在著名的长江第一弯地带。</h3><h3>登临石鼓镇之后的山顶,长江第一湾尽收眼底。石鼓小镇,面临江湾,背倚青山,一座座民宅依坡势层层叠叠地排列,田园、水色、山势,一派秀丽山水,农家景致。</h3><h3>父亲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昆明求学,以后参加了革命,解放后又忙于工作,一直没有回去过,一晃就是40年,我未曾谋面的爷爷奶奶早已过世,而父亲思乡的心绪与日俱增,于是我和大妹陪伴父亲决定回老家一趟,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回老家。</h3><h3>那是1986年4月。旅游还不盛行,交通也不便捷,从昆明到丽江要两天的车程,中途在大理过一夜。我们坐上开往丽江的长途汽车,一路上,父亲兴奋不已,不顾旅途疲劳,向我们讲述着记忆中的家乡和家人,以及父亲年轻时的经历,终于在第二天晚上到达丽江大研镇,下榻在父亲的堂妹家。这是一座新建的四合院,是我的姑妈姑父准备为儿子结婚建的新房,砖木结构的瓦房,坐北朝南、向阳而居。门窗雕刻,图案清晰,自然质朴、彰显了独具特色的纳西民族民居建筑风格。天井内种植了很多植物花草,显得宁静和谐。门前穿流而过的小桥流水,和院内宁静的花草树木融合在大自然之中,营造了小城静谧、古雅、和谐的氛围。</h3><h3>我们每天徜徉在大理石或鹅卵石铺垫的小道上,蓝天白云,皑皑玉龙雪山、潺潺流淌的泉水,正直春天,柳绿花红,花香鸟语,充满了诗情画意,呈现出一幅幅的画面感,让人深深地陶醉在这迷人的古镇和多姿的风情之中。这是父辈生长和梦魂萦绕的地方,我也由衷地理解了父亲为什么钟情和眷念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难以割舍的亲情。</h3><h3>走亲访友之中,深深感受了纳西族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在丽江,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纳西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氛围,“四合院,小桥、流水、人家”,身临其境,感受着生活的休闲,淳朴的亲情,由衷地感叹丽江美绝人寰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真是匠心独运,把丽江古城打造得别具一格。而对富有神奇色彩的东巴文化,洞经古乐为之震撼,也深深的吸引着我。</h3><h3> 在亲戚们的家中,多处可见周霖的真迹国画。周霖、纳西画魂,著名国画家,书法家、诗人。1960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山水巨制《金沙水拍云崖暖》《玉龙金川》两幅巨画作品。郭沫若赞其“诗、书、画三绝”,特题诗:“石鼓声闻到凤城,龙潭风物活生生。山水引自源头处,天外飞来有鹡鸰。60年代,周老先生赴北京举办个人画展,途经昆明曾到家中做客,荣幸地谋其一面。但那时小,知道是位画家,至今当时的情景仍印象深刻。可惜老画家已过世。</h3><h3> “丽江壁画”,是明代领主经济繁荣,纳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些壁画分布在白沙,大研镇,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镇的十多处寺庙中,是于明出至清乾隆年间陆续制作完成的。壁画融汉、藏、纳西文化,有幸领略了白沙、大研镇等处的浓郁特色的壁画。</h3><h3>纳西族是一个崇仰文化,思想开放、善于学习的民族,博采众长,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丽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熏陶了纳西人的人文精神。父亲自小在这种文化的耳渲目染中,热爱绘画艺术。然而参加革命后没有机会付之践行。</h3><h3>离休后的父亲拿起了画笔,自学国画。父亲的画倾注了他对家乡的一往情深和深深眷念。纳西族的基因在父亲身上得予显现,刚毅,不屈,执着,不懈地追求,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h3><h3>父亲离休后从事书画学习和书画工作近20年,作品多次在省内外书画报刊选载,并在北京等省内外举办的书画展选展、获奖和收藏,艺术成就载入《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辞典》等辞书。出版了《安朗与马丽书画选集》。曾任云南省老干部书画协会常务理事,昆明市老干部书画协会副会长,丽江地区老干部书画协会顾问,云南民族画院特邀画家。中国老年书画协会创作研究员等。</h3><h3>父亲虽然离我们而去,但留下的这些字画, 融于字画之中的灵魂是永恒的。</h3><h3><br></h3><h3><br></h3><h3><br></h3> <h3>长江第一湾,当年红军从此渡江北上抗日。现有红军渡江纪念碑。</h3> <h3>历尽沧桑青不休,几枝翠竹最可人,高风亮节春常在,清影堪作君子魂。</h3><h3>这是父亲一生的自我写照。</h3> <h3>人生自有胸中竹</h3> <h3>不可一日无此君</h3> <h3>展翅</h3> <h3>果满神州</h3> <h3>但求画中有花香</h3> <h5>  凌寒梅俏 春色动透月 馨香满神州</h5> <h3>紫霞生辉</h3> <h5>神州处处花如潮</h5> <h3>金沙天堑</h3> <h3>龄高欲清健 贵有岁寒心</h3> <h3>红梅競俏 遍地春光</h3> <h3>燕归正是春暖时</h3> <h3>空谷日有暗香飞</h3> <h3>西山龙门</h3> <h3>待到重阳日 时来就菊花</h3> <h3>闲情</h3> <h3>霞光万里 松鹤之舞</h3> <h3>  硕果</h3> <h3>硕果满架秋光艳 万紫千红玉满香</h3> <h3>巍巍玉龙春常在 雪映山花格外红</h3> <h3>稚月成展</h3> <h3>梅花争春</h3> <h3>荷花</h3> <h3>长寿蜜桃愿意天下老人共享</h3> <h3>田园情趣</h3> <h3>乐趣</h3> <h3>昆明湖上</h3> <h3>愿天下老人与松鹤同寿</h3> <h3>玉龙山寨</h3> <h3>母亲早年参加革命,离休后喜爱书法,喜欢隶书,楷书。母亲的字也有些招式,一笔一划,认真书写。实在是难能可贵。</h3> <h3>高风亮节</h3> <h3>我的父亲</h3> <h3>我的母亲</h3>